一味奇妙的中药,可以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用对百病少

一味奇妙的中药,可以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用对百病少

文章图片

一味奇妙的中药,可以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用对百病少

要说 , 在花花世界 , 被历代文人墨客称颂的那些花儿 , 荷花一定能够榜上有名 , 尤其是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 , 将荷花的位置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 自此之后 , 荷花在花界声名远播 。 然而 , 对于莲这种植物 , 除了有好看的荷花之外 , 还有美味可口的莲藕 , 不仅如此 , 更有中药里的奇妙良药——莲子 。
在中医领域 , 莲子是一味极为奇特的中药 , 虽然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并没有直接介绍莲子 , 但是却记载了“藕实茎” , 对此历代医家有不同的看法 , 有的医家认为“藕实茎”指的是莲藕的全草 , 既包括了莲子 , 也包括了藕;但是也有医家认为藕实茎就是藕 。 《神农本草经》中指出 , “藕实茎”具有“补中养神 , 益气力 , 除百疾”的妙用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不管藕实茎是莲还是藕 , 不可否认的是 , 这个莲藕真是浑身是宝?。 〔唤鋈绱?, 《神农本草经》还说 , “久服 , 轻身耐老 , 不饥延年” , 更是将莲藕抗衰老的天机在几千年前就泄露了 。

《神农本草经》中的表述 , 还未曾明确这“藕实茎”所指究竟是莲子还是藕 , 但是唐代孟诜在《食疗本草》中是明确的点明莲子“主五脏不足 , 伤中气绝 , 利益十二经脉血气”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就算《神农本草经》所说的莲藕全株 , 但依然不影响后世医家对莲子药用功效的探索 。 而在后来的《日华子本草》中则是对莲子的妙用有了新进展 , 首先肯定了莲子具有“益气 , 止渴 , 助心 , 止痢”四大妙用 , 并提到了莲子在临床上的两大主要应用 , 那就是“治腰痛 , 泄精” 。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莲子的妙用作了一些补充 , 首先表明莲子在“交心肾 , 厚肠胃 , 固精气 , 强筋骨 , 补虚损 , 利耳目 , 除寒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同时还对它在临床上的几个特色效用作了补充 , 认为莲子可以用来治疗“脾泄久痢 , 赤白浊”以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 李时珍对莲子作用的表述 , 大大推动了莲子在临床中的广泛运用 。
清代医学家汪绂还指出了莲子的一种特殊使用方法 , 那就是“去心连皮生嚼” , 这种方法与现代生嚼枸杞有点类似 。 清代医学家汪绂认为 , 这种生嚼莲子“最益人” ,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有人说“荷莲一身宝 , 吃藕最养人”的了 。 汪绂认为莲子 , “能除烦、止渴、涩精、和血、止梦遗、调寒热” , 作用不是一般的强 , 真是“莲子是个宝 , 用对百病少” 。 而清代名医王孟英 , 十分的重视食疗的作用 , 而他对莲子也是赞不绝口 , 认为莲子“最补胃气而镇虚逆” , 而且也赞同清代医学家汪绂的说法 , 认为如果出现“反胃由于胃虚 , 而气冲不纳”的情况 , 可以用“干莲子细嚼而咽之” , 效果“胜于他药多矣” 。 因此 , 清宫流传的八珍糕(八珍粉)里就有莲子的身影 。
对于莲子在临床中的应用 , 其实《本草纲目》中在讲述莲子时 , 列了附方 , 从附方中可以看出 , 莲子可以用于治疗“服食不饥 , 清心宁神 , 补中强志 , 补虚益损 , 小便频数 , 白浊遗精 , 心虚赤浊 , 久痢噤口 , 脾泄肠滑 , 哕逆不止 , 产后咳逆 , 眼赤作痛 , 小儿热渴 , 反胃吐食”等疾患 。 这也与现代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的主要作用是吻合的 。 一般来说 , 莲子的用量大致为二钱至四钱(也就是6~12g) , 如无特殊把握以及特殊情况 , 原则上不要超量使用 。 莲子的作用多多 , 但是也有一些人是不便于使用莲子的 , 一般来说 , 中满痞胀及大便燥结的 , 不适合使用莲子 。 而清代名医王孟英认为 , “凡外感前后” , 以及疟疾、黄疸、疳疾、痔漏等疾病 , 则不适合使用莲子 。 不仅如此 , 如果是“气郁痞胀 , 溺赤便秘 , 食不运化” , 以及“新产后” , 也不适合使用莲子 。
【一味奇妙的中药,可以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用对百病少】【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 。 作者神希子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