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的适婚青年有婚姻恐惧症的原因

76%的适婚青年有婚姻恐惧症的原因


一份《8090中国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显示,76%的适婚青年有恐婚心理 。那么76%的适婚青年有婚姻恐惧症的原因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心理压力 。
该报告还称,82%的单身青年因为缺少勇气而不去恋爱 。少男少女怀春本是正常规律,恋爱是人人所需并跟随内心去主动获得的,怎么会缺乏“勇气”呢?
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是耍流氓,但话说回来,在当前的婚姻体制面前,不是每个年轻人都有资格可以以婚姻为目的去谈恋爱的,于是,十个人中会有八个人缺少勇气而不去恋爱了,这是婚姻的念头在脑中做怪而已 。
婚姻对于恋爱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压力不仅仅有婚前的房子,车子,职业,薪酬,相貌,衣着……,还有婚后的生存,人际,责任,相处……,凡此种种,让渴望恋爱的男青年心理压力剧增,让女青年对恋爱成本追求过高,大家都望而却步,于是,“恋爱”的事儿还是少碰为妙 。
二、社会现实 。
恋爱需要好感即可,但婚姻却不仅限于此,生存现实更重要 。此报告还显示,有63%的青年男女认为物质条件满足是结婚的重要前提,稳定的感情不再是结婚的最重要因素 。所以,大家都明白,在婚姻面前,钱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买来感情,但可以有婚姻;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基本上与恋爱绝缘,更别提婚姻了 。
另一方面,婚姻更像是社会契约而非情感保证,它调整,制约并重新分配着男女的家庭关系和财富归属 。如果婚姻失败,感情破裂反而成了牵扯个人精力最少的一部分了 。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的“恋爱”如果转正为“婚姻”,所有的无形都会变成有形,包括情感 。
三、个人素质 。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年轻男女恐婚跟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有关系 。这种情况的产生更多源于社会的影响,家庭的教育和自我心理状态的调适 。
社会物质丰富了,年轻男女的身体成熟期越来越早,但社会和家庭过度保护和溺爱现象的增多,让孩子们的心理成熟期却越来越晚,很多孩子从小只关心“别人给予我的”却很少在乎“我应该给予别人的”,责任感越来越少,爱无能越来越多,缺乏自我抗压和自我奋斗意识……而凡此种种,等到了婚恋问题上,会变得或太以自我为中心,或缺乏热情和动力,或害怕拒绝和伤害……等也会导致大量剩男剩女 。
【76%的适婚青年有婚姻恐惧症的原因】上面介绍的76%的适婚青年有婚姻恐惧症的原因,你是不是这76%中的一份子呢?不算怎样,恐婚都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一定要找准原因,好好调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