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婆婆和媳妇总是合不来 媳妇和婆婆为什么合不来

为什么婆婆和媳妇总是合不来 媳妇和婆婆为什么合不来

文|晨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婆媳矛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大难题,即便是在古代,婆媳矛盾也常常发生 。
在《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自杀的悲剧,就是源于最常见的婆媳矛盾 。
焦仲卿是庐州府的一名小吏,就是地方政府中的公务人员,在当时的地位不算很高,但是在他母亲眼里,他无疑是最优秀的 。
而刘兰芝,“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智慧能干,诗书礼仪无所不知 。
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在焦母看来依旧是不值一提 。她越看刘兰芝越不顺眼,甚至觉得是刘兰芝把她的儿子夺走了 。
【为什么婆婆和媳妇总是合不来 媳妇和婆婆为什么合不来】于是,在生活中,她处处为难刘兰芝,直到让儿子把刘兰芝休掉才肯罢休 。
那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为什么婆媳矛盾会成为千百年来的难题?
代沟心理婆婆和媳妇本来就是两代人,在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上存难免会存在差异,碰到这种情况,假如婆媳之间调节不好,很轻易引发家庭矛盾 。
尤其在生活方式上,因为婚姻关系的建立,导致两家人不得不生活在一起,要想让一方改变自己的脾气秉性,生活习惯来适应另一方,几乎是一个很难的过程 。
人际心理婆媳关系其实是一种很复杂的关系,假如说里面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还掺杂了一丝亲情在里面 。所以,当婆媳发生矛盾的时候,既不能像亲子关系那样,矛盾及时消失,又不能像生疏人一样完全撕破脸,还是要顾及丈夫的心理 。包括在以后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要一起共事 。
补偿心理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当惯了媳妇的女人,一旦成为婆婆,难免会有“补偿心理”产生,往往会以自己的婆婆曾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儿媳 。
嫉妒心理嫉妒心理大多出现在一些单亲家庭中,母亲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好不轻易等到儿子回报自己的时候,现在却冷不丁地出来一个比自己年轻的女人把儿子“抢走了” 。
婆婆想心里肯定会有极大的失落感,从而对儿媳产生一种嫉妒的心理 。虽然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但是一旦控制不好,很轻易引发家庭矛盾 。
就像焦母之所以厌恶刘兰芝,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出于嫉妒的心理 。
如何调节婆媳矛盾
婆媳之间固然有矛盾,但是只要方法准确,一般来说还是可以解决的 。
婆媳之间的心里调适从新媳妇进门的那一刻开始,婆媳二人的角色就发生了变化 。母亲变成了婆婆,姑娘变成了儿媳,假如一开始不适应这种角色的变化,很轻易产生婆媳矛盾 。所以,适当的心理调适是还是很有必要的 。
降低对对方的期望值这也是婆媳矛盾的根本原因 。
决定人情绪感受的主要因素是人原来对某事物所抱的期望值,就是说,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突越大 。
在婆媳关系中很轻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婆婆期望儿媳像亲闺女一样听话,儿媳期望婆婆像亲妈一样对自己好 。
于是就陷入了一个误区中,假如儿媳和婆婆没有做到自己心目中期待的那样,婆媳矛盾就会越攒越多,到最后一触即发 。
所以,婆媳之间要想维持好最基本的关系,前提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明白一点,婆婆不是妈,儿媳也不是闺女 。少一点期望,也就能少一点失望 。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索问题婆媳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不能换位思索 。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只想到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