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为何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一生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当然也有人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形容韩信 。为什么韩信可以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总结呢?要想知道为什么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还得看看韩信的生平事迹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为何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文章插图
韩信被称为中国古代兵仙,中国古代最会打仗的将军之一 。韩信也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比如战无不胜、国士无双、一饭千金、多多益善、十面埋伏、背水一战、拔旗易帜、置之死地而后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胯下之辱、解衣推食、居常鞅鞅、功高震主、勋冠三杰、伪游云梦、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人心难测、钟室之祸、独当一面、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推陈出新、不赏之功等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为何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文章插图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为何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文章插图
韩信虽然充满军事才华,但是时运却十分不济,韩信始终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 。韩信在淮阴期间,就是一个有名的跨夫,今天在东家蹭一顿饭,明天在西家蹭一顿饭 。韩信甚至跟着一位漂母混吃混喝了一段时间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之后,韩信投到了项羽帐下 。但是项羽根本不重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韩信 。韩信在项羽阵营中官职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郎中 。韩信提出种种有建设性的意见,项羽也没有采纳 。韩信在项羽帐下完全看不到任何希望,最后韩信只得前往汉中投奔刘邦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为何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文章插图
韩信到达汉中之后,不知道犯了什么法,按照法律要被斩首,幸亏被经过法场的夏侯婴遇见 。夏侯婴跟韩信交流一番之后,发现韩信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夏侯婴便把韩信推荐给了刘邦 。刘邦却不认为韩信有什么过人之处,只封了韩信一个管理粮草的小官——治粟都尉 。但是韩信的志向远远不是一个小小的治粟都尉 。韩信担任治粟都尉期间除了发明推陈出新之法外,还结识了萧何等人 。韩信经常和萧何等人讨论兵事和国家大事,萧何在一次次交谈中认识到了韩信的能力 。萧何从韩信的言谈举止中发现,韩信绝不是等闲之辈,韩信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奇才 。萧何应该多次向刘邦举荐过韩信,可能刘邦一直没有意识到韩信的才能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为何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的经历:为何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文章插图
韩信也猜测萧何应该多次推荐过自己,认为刘邦也看不上自己,于是便有了逃亡的意思 。于是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韩信加入逃亡大军 。萧何听说韩信逃亡的消息之后非常震惊 。萧何知道韩信这样的人才只有一个,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萧何来不及多做请示,便连夜追赶韩信,以至于有人认为萧何也已经逃亡 。萧何追了一两天才追上韩信 。刘邦听到萧何回来的消息之后的表现是且怒且喜,大骂萧何说:“若亡,何也?”萧何连忙解释道:“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当刘邦听说萧何所追的是韩信这个跨夫的时候,非常愤怒,再一次骂道:“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萧何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萧何说:“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这时候,刘邦才意识到韩信的能力 。在萧何的一再请求之下,刘邦终于同意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
萧何知道韩信出身低微,名声不好,而且没有尺寸之功 。如果刘邦只是因为自己的举荐而封韩信为大将军,众多将领势必不服气 。萧何为了树立韩信的威信,对刘邦说:“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刘邦最终接受萧何的建议,封坛拜将,册封韩信为大将军 。正是由于萧何的举荐,韩信成为汉军最高统帅,成为我们所熟知的战神韩信 。
韩信率领汉军击败三秦,和刘邦一起重返关中 。彭城大战期间,韩信在荥阳一带成功阻击楚追兵,大败楚军 。接着韩信奇袭魏都安邑一举消灭西魏国,并且俘虏了魏豹 。井陉之战中韩信消灭了二十万赵军,杀死了陈余,活捉了赵歇,一举灭掉了代国和赵国 。韩信灭赵之后,大军陈兵燕赵边境,用政治手段逼迫燕国投降,成功占领了燕国 。韩信又在齐国打败了龙且的二十万楚军,并杀死龙且,灭掉了齐国 。最后韩信在垓下围困项羽,成功将项羽逼死 。楚汉之争期间,韩信先后灭掉了三秦、西魏国、代国、赵国、燕国、齐国、楚国等九个国家,堪称大汉第一功臣 。
韩信能取得如此战果,能够在楚汉之争期间名扬天下,能够成为我们熟知的兵仙,一切都要感谢萧何 。所以才会有成也萧何之说 。
刘邦建立大汉之后,他已经不需要兵仙韩信,他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天下 。这时候刘邦和韩信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韩信已经成了刘邦心中的假想敌,刘邦只有拔除韩信这个最大的功臣,才能安心做皇帝 。所以刘邦在陈平的建议下伪游云梦,趁机将韩信拿下,押解到了长安 。韩信也由楚王被贬为淮阴侯 。刘邦虽然已经解除了韩信的兵权,但是刘邦内心依然忌惮韩信 。不光刘邦忌惮韩信,吕后更是忌惮韩信 。吕后害怕刘邦去世之后,自己和刘盈镇不住韩信,所以想在刘邦活着的时候解决韩信 。
公元前197年,刘邦率领军队平定陈豨 。就在此时,韩信的家臣揭发韩信谋反,吕后便加紧部署擒拿韩信 。虽然此时的韩信已经失去了兵权,但是吕后还是有所忌惮 。吕后虽然手中拥有军队,她还是担心韩信的军事才能 。所以吕后想到了韩信的恩人萧何 。萧何意识到只有坚定地和吕后站在一起才是自己的出路,于是萧何决定出卖韩信以换取国家安定和自己的荣华富贵 。萧何和吕后认为:韩信已经上过一次当,如果直接以行政命令召唤韩信的话,韩信有可能不走出府门 。所以他们最终商议的结果是让萧何前去韩信府上诓骗他 。史称: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韩信虽然对萧何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但是萧何却欺骗韩信说:“虽疾,彊入贺 。”
韩信觉得萧何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而且韩信相信萧何是一个厚道之人 。韩信出于对萧何的信任,跟着萧何来到了皇宫 。韩信到了皇宫之后没有发现祝贺的群臣和刘邦,只见到了吕后 。这时候他才明白自己又被骗了,上一次被刘邦和陈平骗了,这一次被吕后和萧何骗了 。韩信幼小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伤害,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受到伤害 。吕后可比刘邦要狠得多,他不像刘邦还讲点情面,这个女人是一点情面都不讲 。吕后知道韩信不仅是他最大的威胁,将来也会是她儿子最大的威胁,所以要趁着这机会除掉韩信 。吕后根本没有征求刘邦的建议,直接杀了韩信 。韩信也真是可怜又可悲,被知音出卖,被一个女人所杀 。
如果不是韩信信任萧何,他绝对不会轻易离开淮阴侯府,也不会轻而易举地被吕后处死 。萧何在韩信最困难的时候举荐了他,让韩信有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 。但也是萧何亲手将韩信推进了火坑,直接将韩信送上了断头台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