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怎么读 ??这个字怎么读( 二 )


传说中古蜀的第二任国王是柏灌 。柏 , 是树木 。三星堆发掘中 , 神树、树叶 , 均茂盛华滋 。灌 , 是否与大洪水有关?未知 。但 , 灌字所从之“雚”字 , 当是本字 。戴金面罩的头像 。是否那位“天线宝宝”?聊作遐想 。
甲骨文“雚”字
甲骨文中 , “凫”字颇为难解 。主要因为 , 不知道“鸟”字下面的“人”字何意 。根据字形 , 尤其是金文中变异的“人”形 , 或以为此“人”是俯伏的 , 由此而根据讹变的、拓扑变形的图象来作阐说 。
【凫怎么读 ??这个字怎么读】甲骨文“凫”字
金文“凫”字
蚕丛之下的鱼凫之“凫” , 在鸟崇拜的三星堆中 , 可以找到吗?我想 , 最新发现的塑像 , 或许就是“鱼凫”之“凫” 。在有限的图像中 , 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抱持着鸟儿的铜人好像面目模糊 , 鸟儿自然地超出了人 。凫 , 《山海经》:“鹿台山有鸟 , 状如雄鸡 , 人面 , 曰凫徯 。”又官名 , 《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锺 。”《正字通》:“凫入水不溺 , 以名锺工 , 取虚浮之义 。”
为官名 , 可能与原为具有神性相关 。神性王国变为政治王国 , 其中介或许是艺术、美学 , 可以使原来的神性精神无缝对接到现实心灵 。神所司职事 , 与神之名号往往为一 。恰如现代的“编辑”、“教授” , 名目与其所从事的职事在汉语中是相同的 。“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的重要性 , 从古至今 , 均是如此 。那么 , 如何体现在身心姿态 , 即形状的塑造上?尤其是 , 神话中的“操蛇之神” , 铜像中的这位“持鸟”或“操鸟”之神 , 如何命名 , 恐怕相称重要 。
三星堆许多塑像均是规模化制造出来的 。如眼形器、如“若”、“臣”、“相” 形人 。他们的名 , 即“字” , 后世相沿不绝 。
那么 , “隹”、“鸟” , “人”、“大” , “手”、“足”等字 , 怎么成为偏旁 , 为什么有着不同的组合?毕加索如何遇上了夏加尔?汉字图象的构成 , 如何具有特定的“语法”?我想 , 这不仅与汉字和远古神性世界具有的深邃根源相关 , 而且更与中国思维的图象性相关 。
这里 , 我们不妨从这个小人来看 。或曰 , 根据此人与三星堆大青铜立人像颇为相似 , 不过是大小不同 。暂且存疑 。
但是 , 手的形态 , 乃至双手的形态变化 , 却产生出不同的表意后果 。如 , 单手的方向 , 左、右;双手相交的不同形态变化等 。
人 , 与手持之物发生关系 , 而生新名 。如汉字“年” , 甲骨文是:
许慎曰:“榖孰也 。从禾 , 千声 。”甲骨文卜辞中的此字 , 许慎没有见过 , 解释有误 。当代学者从甲骨文、金文中观其字形 , 认为 , 其上部为“禾”不误 , 其下则是“人” 。甲骨卜辞中的“年”字 , 也与祭奠有关 , 与神有关 。或曰 , 此字是人的头上带着“禾” 。我想 , “人”为侧面图象 , 字中的短画 , 表示的是人的手臂 , 所以 , 表现的应当是手持禾榖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