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宦官,宦官在古代是什么,是否误国,举例说明?

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宦官,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宦官,它是怎么形成的?

什么是宦官,宦官在古代是什么,是否误国,举例说明?

文章插图
宦是星座的名字,四星在帝王座之西,拱绕帝王星,古代人很有智慧,把那些帝王周围的人称之为宦,实际上是帝王的近臣 。
什么是宦官,宦官在古代是什么,是否误国,举例说明?

文章插图
宦官最早的史书记载是在《礼》、《易》,因而它的形成远在于周朝以前,应该有着3000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宦官组织也在不断变化,到秦始皇时,宦官己形成了一定的势力,甚至左右了朝庭的政策,代表人物则是赵高,他能指鹿为马,足见在当朝的地位 。刘邦建立汉朝时,汲取了秦始皇的教训,对宦官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压,但外戚的迅速发展与壮大,又不得不用宦官来加以权力平衡,实际上整个汉王朝,包括东汉,朝庭中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一直是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主体,东汉末年的十常侍与外戚何进间的争斗,直接导致着皇权的衰败 。
什么是宦官,宦官在古代是什么,是否误国,举例说明?

文章插图
宦官,从现有的史书看,绝大部分是误国的,从秦朝到明后期的一千多年时间来看,每一次社会的变革,都基本上是宦官引起的,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明王朝,宦官的权力己经豋上了顶峰,每次外出打仗,宦官都持天子剑督军,这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的军事思想明显相违备 。明朝的宦官王振,为了显摆,竞然劝说皇帝在亲征时改变行军路线,到自己的家乡去看看,结果被围土木堡,直接导致明朝大军的失败 。明崇祯时期,宦官魏忠贤居然以九千岁自称,一方面镇压东林党人,另一个方面又打击朝中的大臣,包括军事将领,其结果直接导致明王的灭亡 。(图片源于网络)
“太监”和“宦官”有什么不同?“宦官”和“大监”,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指的是在东方专制王朝体制的国家中,经过阉割、在皇宫里伺候皇帝及其家族的男人 。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准确,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宦官”和“太监”是有区别的:
什么是宦官,宦官在古代是什么,是否误国,举例说明?

文章插图
第一,最初的宦官不都是阉人,第二,“宦官”和“太监”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同一概念 。
什么是宦官,宦官在古代是什么,是否误国,举例说明?

文章插图

什么是宦官,宦官在古代是什么,是否误国,举例说明?

文章插图

什么是宦官,宦官在古代是什么,是否误国,举例说明?

文章插图

什么是宦官,宦官在古代是什么,是否误国,举例说明?

文章插图

什么是宦官,宦官在古代是什么,是否误国,举例说明?

文章插图
“宦官”之称,据文献记载,西周就有,是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的总称 。成书于唐代的典志体史书《通典》在其《职官·内侍省》中对内廷机构做历史性梳理的时候,曾提到宦官起源:“天文有宦者四星,在帝座之西 。《周官》有宫正、宫伯、宫人、内宰、阍人、寺人 。”
哇塞!宦,原是星座之名,宦官不哭,你们原来是天上的小星星!因其在帝星之侧,故用来称呼皇帝周围的亲幸之人 。
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并非都是阉人,也就是说咱们没有阉割的普通男人也是可以充当宦官的!所以说秦朝的赵高也未必就是阉人,战国时代赵国蔺相如的老领导宦者令缪贤也未必没有鸡鸡 。
东汉建立之后,大约是刘秀太爱阴丽华,害怕后宫有宋喆,所以做了宦官制度改革 。据《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 。据此可知,“悉用阉人”,是在东汉之后的事情 。
辣么,“太监”又是怎么回事呢?“太监”一词,最早出现于契丹人所建的辽代,是辽代政府机构中的官员 。《续文献通考·职官考六》中记载,辽代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皆设有“太监”一官 。
与辽并立的北宋,以及日后崛起的金朝都有借鉴这种官制 。后来一统的元朝反而隔代继承了辽朝的太监官制,所设各监也有“太监”一官 。如利用监有太监五员,章佩监有太监四员,典用监、典牧监、秘书监、度支监、中尚监各有太监二员 。
在元代,太监是上述各监中的二级官吏,他们并非尽是被阉割之人,大部分是同其他部门官吏一样的健全人,所以在元朝当太监,大部分是有下面命根子的!
据《续文献通考·职官六》记载:
“至元十五年置尚用监,二十年罢,二十四年改置中尚监,……至大元年升为院,四年复为监,参用宦者三人 。”
“元秘书监…至元九年置,其监、丞皆用大臣奏荐选世家名臣子弟为之 。”
从上面的记载可见,元代各监中的官吏不是或多数不是宦者,否则史书上就不会有“参用宦者”的记载了,所谓“参用”即为少数 。《元史·许国枕传》载,礼部尚书许扆后来成为“尚医太监” 。礼部尚书肯定不会是被阉割过的人!可见,元代确实有非宦者为太监之例 。
到了明代,太监才和宦官发生较固定的关系,或者说二者才变成一个概念 。《明史·职官三》记,朱元璋在至正十七年,也就是明王朝尚未建立的吴王时代,就更定内官诸监,设立了内官监、神宫监等专掌宫廷奉侍的九监,其成员“皆于内官内选用 。”至正二十八年,将内官诸监增至十一个,各监皆设太监一人统领 。朱元璋称帝后,建立明朝之后,设置了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组成的二十四衙门 。其中十二监为:
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
这十二监的头目称作太监,都是由宦宫充任 。如著名宦官王振、魏忠贤就分别是英宗朝和熹宗朝的司礼监太监,汪直是宪宗时的御马监太监,王瑾是宣宗时的御用监太监,李芳是穆宗时内官监太监 。在明代,充当太监者必是宦者,但明代的宦官却不尽是太监 。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
可见,太监地位很高,一般的宦官是没有资格称为太监的!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 。
【什么是宦官,宦官在古代是什么,是否误国,举例说明?】清顺治十一年,成立十三衙门掌宫中事,在衙门中行事的人都是宦官,他们还被封为职称不同的各种太监,设“总管太监”为其首领,共分六级,隶属于“内务府” 。因为清将奉侍皇帝及皇族的宦官都冠以太监之称,所以,宦官便同太监混为一谈 。太监也失去了在宦官体系中比较高级的那种地位了,所以后世也就不知道宦官和太监的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