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十日太阳历法 一旬等于多少天

《史记》:“太皞庖牺氏 , 风姓 。代燧人氏 , 继天而王” 。“有圣德 , 仰则观象于天 , 俯则观法于地 , 旁观鸟兽之文 , 与地之宜 , 近取诸身 , 远取诸物 。始画八卦 , 以通神明之德 , 以类万物之情 。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 “有龙瑞 , 以龙纪官 , 号曰龙师 。”
数九和用九
数九 , 又称冬九九 , 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节气 。数九从每年冬至后逢壬日开始 。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 , 没有确切的资料 。不过 , 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 , 为寒尽 。” 数九寒天 , 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 , 每九天算一”九” , 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 , ”九尽桃花开” , 天气就暖和了 。实际上 , 是”九九又一九 , 耕牛遍地走” , 整整90天 , 以数九计日 。民间除了有“冬九九” , 还有“夏九九”的民谣 。一是用 “九”计日 , 二是以九讲气候 。
我国地域广阔 , 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 , 但大同小异 。有一首较通俗的中国民谣是这样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 。
三九四九冰上走 。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
七九河开 , 八九燕来 。
九九加一九 , 犁牛遍地走 。
中国传统文化中 , 九为极数 , 有最大、最多、长久的概念 。九九即八十一 , 是”最大不过”之数 。古代先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 , 春天到来 。
甲骨文中的“数” , 它的右边表示一只右手 , 左边则是一根打了许多绳结的木棍 , “数”者 , 结绳而记之也 。结绳计数方法之后的另一种记数方法 , 就是书契了 。书契 , 就是刻、划 , 在竹、木、龟甲或者骨头、泥版上留下刻痕 , 留下“记”号 。《释名》:“契 , 刻也 , 刻识其数也 。” 意思是在物件上刻划一些符号 , 用来记数 。书契最早也是用来计数的 。
【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十日太阳历法 一旬等于多少天】结绳计数 , 后来演变为计数工具算盘;契刻计数 , 后来演变为文字——书契 。这就是中华文化数学和文字的起源 , 远早于西方的基督和伊斯兰文化 , 中华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真正源头 。

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十日太阳历法 一旬等于多少天

文章插图

洛书和数九的关系
把洛书(龙书)图一上的圆点排列成图二形式 , 外圈中有一三七九四个阳数和二四六八四个阴数 , 八个数字的总和为40 , 其中阴阳数和各20 。以一个圆点作为计数单元(旬) , 代表9天 , 合计一年360度天 , 其中阴阳各180天 。

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十日太阳历法 一旬等于多少天

文章插图

洛书就是华夏先民最早以9天为一旬的十日(月)八节阴阳历法 。一年共10月 , 一月4旬(36天) , 一年共40旬 , 一旬9天 , 旬的古音就是“gou” , 与九的白话“gou”同音 , 合计360天 , 缺失的5天用洛书中间的五天来补 。现在的农历一旬是10天 。
“洛书”是阴阳历法(道) , 为体;“数九”是术 , 为用 。民众“用九”来计数和实际使用历法 , 而产生“冬九九”的民谣和民歌 , 指导民众的农耕生产和日常生活 。《易经》乾卦中的“用九”就是这个意思 , 由于“翌射日”后 , 失传了十日历法 , 后人都在瞎解 , 致使我们的文化开始偏离正道 。但在民间一直还保留有远古十日历法的残痕 , 这些民谣《数九歌》就是实证 。
还原一下古代先民是如何依据“洛书”和用“数九”结绳 , 而产生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十日太阳历法:
一、 用立杆测影确定一年的冬至日 , 即洛书中五颗石头组成的神“十” 。
二、 找八根绳子 , 分成四组(每组两根) , 把四组绳子挂在树上 , 用一组绳子九个结(用九)来计数 , 从冬至后的第一天开始 , 在第一组绳子打一个结(阳) , 过一天 , 再打个结 , 一直到第九天 , 共九个结 , 然后用一根短杆(算筹)插在洛书冬至日后的第一个圆点位置 。再在第二组绳子打结 , 过一天打一个结 , 直到四组绳子打完九个结 。合计36天 , 即十日太阳历第一个日(阳木) 。
三、 接下来给每组绳子解结(阴) , 过一天解开一个结 , 一直到第九天 , 解完一组绳子的结 , 每解完一组 , 就在洛书相应的圆点位置插根短杆 , 一直解完四组绳子;共36天 , 即十日太阳历的第二个日(阴木) 。
四、 余此类推 , 一年共十个日 , 每个日四个数九(36天) , 一年共40个“九” , 过了一年360天 , 即下一年的冬至前的5或6日 , 就到了过年日;在5天过年日期间再立杆测影确定来年的冬至日 , 补缺的5或6天 , 一年是365或366天(闰年) 。
古人这种计数方式 , 后来演变为算盘 , 石头或者短杆成为后来的算筹 , 这也是十进制的起源 。注意:打一个结连在一起为阳“—” , 解开一个结分开为阴“——” , 结为单数阳 , 解为双数阴 , 这是八卦中爻的阴阳表达最初的原型 。伏羲以书契刻画符号的方式取代了更早的结绳计数的方式 , 是开天辟地的一画 。阴阳(解结)是现代计算机二进制01的原型 。

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十日太阳历法 一旬等于多少天

文章插图

十日太阳历法(洛书)是用4组“数九”来计日 , 一日36天 , 一年十日360天;伏羲得到女娲部落的洛书后 , 则之 , 用5组“数九”计数绳来纪日 , 画三横(卦爻)而创立先天八卦 , 一组结绳计数9天 , 5组共45天 , 每45天一节 , 画一卦记事;再解绳 , 一天解一个结 , 解完45个结 , 又是一节(卦);两卦一季90天 。八卦共一年360天 , 用八个卦象代表一年 , 周而复始而形成四季八节历法(先天八卦) 。
先天八卦比较简单 , 用卦象记事(四季八节) , 用九计数的历法 。用九的历法都是太阳历法 。五行和八卦都是来自于“用九”的太阳历法 。华夏先民既有“用九”计数的历法——太阳历法 , 也有“用六”计数的历法 , 也就是十二月太阴历法 , 五六(五组绳 , 每组绳子打六个结)30天为一个月 , 二六12个月为一年 。
《易经》:“保世滋大 , 概群藉而罗万有者 , 悉在此一画开天 , 人文肇始之 。”
“有谓之天根者 , 以其混沌世界 , 黑暗无光 , 忽焉一画开天 , 而阴阳动静迭为升降 , 天地定位 , 日月运行 , 万物之生生不息 。伏羲一画开天 , 岂非以一拟太极哉?则凡卦爻 , 莫非自此一来 , 固莫非太极之象 。”伏羲以一画开天 , 人文肇始之 , 伏羲这一画为何如此之重要?

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十日太阳历法 一旬等于多少天

文章插图

在伏羲画卦之前 , 洛书河图是个无字天书 , 先民仅仅用结绳或者数石子的“数九”计数方法 , 来纪旬、纪月和纪年 , 并指导农耕生产 。伏羲是第一个以书契的方式开启了这一画 , 先以契刻计数 , 再象形记事 , 而产生人类史上第一个记事的文字 。时空中万物的人文观念和认知 , 就诞生和记录在这开天辟地的一画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