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赤壁之战”故事内容是什么

赤壁之战是一个重大决策错误 , 战略冒进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 。

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赤壁之战”故事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谋略者 , 当于步步为营 , 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 。曹操占领荆州襄阳后 , 这几本上已经夺得天下 , 荆州襄阳是鱼米之乡 ,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 可以在荆州襄阳休战 , 发展经济、广积粮扩大军事基地 , 为夺取江东做好准备 。
西边益州政府腐败 , 派一大将征伐 , 再通过政治攻势就可以让益州投降 , 刘备也是这样得到益州的 。如此以来 , 天下只剩下东吴孙权了 。孙权无心称帝 , 赤壁之战时就想归降曹操 , 被诸葛亮舌战群儒劝战 。所以 , 如果曹操大军不贪功心切 , 不会出现赤壁之战的惨痛败仗 。
真正的战略策略是在荆州襄阳以战养战 , 休养生息 , 先夺取益州 , 再以武力威胁加上政治攻势 , 东吴也可夺取 , 则天下归一矣!
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赤壁之战”故事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 , 赤壁之战被后世屡屡提及 , 几乎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 。
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赤壁之战”故事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旦提起三国历史 , 很少有人会不知道这场战役的 。尤其是 , 罗贯中通过在《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的生动刻画 , 使得这场鏖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故事 。
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赤壁之战”故事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场赤壁之战 , 不仅结束了曹操一家独大的局面 , 终结了他如火如荼的统一趋势 , 初步确立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
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赤壁之战”故事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可以这么说 , 如果没有赤壁之战 , 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国历史 。而且 ,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发生在长江流域的大型水战 , 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进 , 政治和军事的影响力开始向南大幅扩展 , 由黄河流域移动到了长江流域 。
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赤壁之战”故事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但是 , 后世对于赤壁之战的各种争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比如 , 关于此战的背景、规模、指挥、地点、起因和结果等方面 , 都存在着许多争议之处 。
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赤壁之战”故事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接下来 , 我们一起走近赤壁之战 , 努力探究这场战役方方面面 , 努力还原真实的赤壁之战 。
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赤壁之战”故事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战争的背景随着一系列的征伐 , 曹操逐渐崛起 。他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 掌握了正统地位的话语权;军事上秣马强兵 , 尤其是官渡之战中击败了袁绍 , 接着平定了北方的少数民族乌桓 , 基本统一了黄河流域 。
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赤壁之战”故事内容是什么

文章插图
基本上 , 除了西北的马腾以外 , 曹操在北方再无敌手 。而且 , 随着战乱的逐渐结束 , 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口规模逐步恢复 , 曹操将下一个目标选定为长江流域的刘表 。
208年 , 也就是建安十三年 , 曹操在准备妥当后亲率大军南下 , 准备大举攻击刘表的荆州 。结果 , 曹操的大军还没到达荆州地界 , 刘表就病逝了 。于是 , 荆州开始由刘表的幼子刘琮执掌 。
刘琮自然不是曹操的敌手 , 在蔡氏的主导下 , 很快就选择开城投降 , 将富庶肥沃的战略要地荆州拱手让给了曹操 。
此次举兵南下 , 曹操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毕竟 , 兵精粮足而且依托天堑长江 , 荆州之战无论如何都会僵持半年以上的时间 。可是!随着刘表的过世和刘琮的投降 , 荆州之地竟然唾手可得 。
面对战场形势的空前利好 , 面对战役目标的轻易实现 , 曹操一时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是继续南下 , 消灭刘备和刘琦的残余 , 进而威逼江东的孙权?还是选择就此止步 , 先行安定荆州后再图南下?
很快 , 曹操选择了继续南下 。不过 , 他南下的目的仅限于消灭刘备和刘琦所部 。对于江东的孙权 , 曹操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其开战 。据《三国志·贾诩传》记载:
太祖破荆州 , 欲顺江东下而追 。
其中 , 这个“追”字用的特别准确 , 充分说明此时的曹操并没有一举消灭孙权的图谋 。假如孙权与刘备没有结盟的话 , 个人判断曹操在短期内不会攻击江东 。
所以 , 赤壁之战的爆发完全就是一次偶然事件 , 是一次不期而遇的遭遇战 , 绝非蓄谋已久的大型战争 。
二、战争的规模关于赤壁之战的规模 , 历来就是最被人争议之处 。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讲述 , 曹操占据荆州后 , 所俘获的原荆州水军和陆军 , 联同自己原先所带的北方兵马 , 号称有八十万之众 。这个数字太过夸张 , 没有人会真正相信 。
那么问题来了 , 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
彼所率之众 , 不过十五六万 。
笔者个人认为 , 这个数字大致应该是可信的 。因为 , 曹操在基本平定北方后 , 他的总兵力大致应该在二十万以上 。南征荆州时 , 曹操必须在后方留出足够的兵力防备大本营 , 同时 , 还要考虑当时的粮草和军需等后勤补给能力 , 因此出征荆州的军队应该不会超出十万人 。
本以为的一场相持战 , 却因为刘琮的不战而降落幕 。于是 , 曹操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获取了荆州 , 以及大量的荆州兵马 。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
曹公入荆州 , 刘琮举众降 , 曹得其水军 , 步军十万 。
在占领荆州后 , 曹操一共所统辖的兵力应该增加到了二十万的规模 。他对现有全部兵力进行了重新部署 , 命徐晃亲率三万人马驻扎于樊城 , 因为此地新得 , 没有民意基础 , 安排大将徐晃分兵留守是绝对有必要的;命曹仁亲率三万人马镇守江陵 , 作为荆州中南郡的首府 , 江陵战略位置突出 , 南连长沙等郡 , 西接刘璋的地盘 , 派曹仁坐镇也是必不可少的 。
此外 , 曹操远来作战 , 荆州各郡皆新得 , 必须分兵去驻守 。这样算下来 , 大致又得分出两三万兵马 。
于是 , 能够继续随曹操攻击赤壁的兵马 , 最多也就十万出头而已 。而且 , 在这十万兵马中 , 多数都是荆州的降兵 , 缺乏战斗力 。因为一向疑人的曹操 , 断不会使用刚投降的荆州兵留守后方 , 只有带在身边战前消耗才是上策 。
说完了曹操一方的参战人数 , 再来分析孙权和刘备的参战兵马 。据《资治通鉴》记载:
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 , 今拒曹公 , 战卒有几?瑜答曰:三万 。
另据《三国志·吴主传》也有记载:
瑜、普为左右督 , 各领万余人 , 与备俱进 , 大破曹军 。
根据以上记载大致可以推断出 , 孙权的参战兵力应该在三万左右 。而刘备和刘琦方面 , 据《三国志·蜀书》的记载:
曹亲率精骑五千 , 日行三百里追赶 , 先主不足万人 , 退走夏口 。
也就是说 , 在曹操的追击下 , 刘备残部已经不足一万 。逃到夏口后 , 加上之前刘琦的一万人马 , 夏口的驻军总计不会超过两万 , 再加上孙权的三万人 , 孙刘联盟合计不足五万人 。
整个赤壁之战 , 孙刘联军以五万的军力 , 对抗曹操的十万人马 ,  虽没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绘得那么夸张 , 可也绝对算得上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
三、战役的指挥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太过于“崇刘抑曹” , 将赤壁之战的首功归到诸葛亮名下 , 又是舌战群儒 , 又是说服孙权 , 又是鼓励周瑜 , 又是草船借箭 , 甚至还要借东风…… 。
事实上 , 这里几乎都是杜撰的桥段 , 因为诸葛亮压根没有参加过赤壁大战 。或者说 , 诸葛亮只进行了结盟的构想和外交接洽 , 正式的战役没有参加过 。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赤壁之战的故事详细,“赤壁之战”故事内容是什么】先主至於夏口 , 亮曰 , 事急矣 , 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 , 遂允之 。
可见 , 联合孙权共同抵挡曹操的构想的确是诸葛亮最先提出并接洽的 , 这是诸葛亮的一件大功 。不过 , 随着孙刘联盟的形成 , 诸葛亮就到后方去搞后勤保障工作去了 。
结合当时双方的实力 , 刘备被曹操追得丢盔弃甲 , 几无立锥之地;而孙权据守江东 , 虽谈不上兵精粮足 , 可也是武备齐全 , 在孙刘联盟中孙权一方必然处于主导地位 。
加之 , 孙权的参战兵力远胜过刘备 , 所以联军的统帅只能是孙权的大将周瑜 。关于这点 , 是毫无疑问的 。
难怪 , 北宋大文豪苏轼会在《念奴娇》中对周瑜有这样的感慨: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 , 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
四、战役的经过整个赤壁之战 , 以曹操获得荆州后继续追击刘备为序幕 。
在曹操的追击中 , 刘备没有能够抵达江陵 , 只得转道前往夏口投靠刘琦 。但是 , 由于追击非常仓促 , 曹操只亲率了五千精锐 , 自己的大部队没有及时跟上 。
最关键的一点 , 曹操所率的精锐骑兵都不善于水战 , 因而被刘备军小胜一场 , 在江上烧毁了一部分战船 。
刘备成功渡江抵达长江南岸后 , 终于在夏口和刘琦合兵一处 , 准备据江而守;曹操虽追至长江北岸 , 但刚小败一场 , 战船部分被烧 , 只得在此休整 , 等待后续部队到来 。
这样 , 双方形成了暂时的相持局面 。利用这段期间 , 刘备安排诸葛亮出使江东 , 终于说动孙权参战 , 并派遣周瑜率领三万人马抵达抗曹前线 , 促成了孙、刘两家联盟的形成 。
而曹操的大部队也终于陆续抵达 , 由荆州赶到了长江北岸 。不过 , 由于北方士兵水土不服 , 荆州降兵积极性不高 , 而且短期内没有筹集到渡江战船 。
就在这段空挡期 , 曹军中爆发了大范围的疾病 , 尤其是北方的士兵 , 减员非常严重 。这种情形 , 严重影响到了曹军的战力和稳定 。
利用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良机 , 周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 迅速发起水战 , 向对岸的曹操发起进攻 , 并且利用风势烧毁了曹军在江面上的大部分战船 。
当曹操发现自己士兵患病且减员严重后 , 已经萌发了主动退兵的打算 。而当周瑜主动发起攻击后 , 曹操便立即下决心后撤 。于是 , 历史上关于赤壁之战最大的悬念产生了 。
赤壁之战中火烧战船不假 , 但究竟是周瑜引燃了曹操的战船?还是曹操主动烧毁自己的战船?如果是周瑜烧毁曹操的战船 , 那么曹军必定损失惨重 , 而如果是曹操主动烧船后撤的话 , 那他的兵力损失就没有多少 。
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
士卒饥疫 , 死者大半 , 曹公遂烧其余船引退 。
而另据《三国志·郭嘉传》记载:
后太祖征荆州还 , 于巴丘遇疾疫 , 烧船 。
综上 , 笔者个人认为是曹操眼见战况不力而主动烧船北撤 , 他的战场牺牲并不算大 。虽然赤壁之战的确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 但曹操的伤亡和损失并没有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么惨重 , 并没有伤筋动骨 。
六、战役的结果在赤壁之战前 , 东汉的割据势力已经所剩不多 , 大都已经被曹操逐一消灭 。尤其是北方的黄河流域 , 基本已经被曹操完成了统一 。说白了 , 曹操南下攻击荆州 , 也是为了完成国家的大一统 。
但是 , 经过赤壁一役的失败 , 曹操的统一进程遭到了重大的挫折 , 给孙权和刘备以及西川、汉中等地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当然 , 也为最后三国格局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虽然说 , 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 应该被载入史册 。不过 , 从推动国家统一和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 , 这场战役不仅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 反而起到了极大的消极作用 。因为 , 此役延缓了国家完成大一统的趋势 , 更为日后中国的长期大分裂 , 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
三国格局正式形成后 , 各自相互攻讦战乱 , 造成了国家的内耗不断 。
三国之间倾尽全力对抗 , 使得周边的少数民族崛起 , 以至于完成统一后的西晋朝根本就无力阻挡北方胡人的攻势 , 造成了中国的长期南北朝分裂局面 。
回答完毕 。
欢迎您点击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