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青衫指的是谁:司马青衫出自哪里的成语?

我是嘉道文流司马青衫指的是谁!

司马青衫指的是谁:司马青衫出自哪里的成语?

文章插图
司马青衫出自于白居易的《琵琶行》
司马青衫指的是谁:司马青衫出自哪里的成语?

文章插图
释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极度悲伤 。
司马青衫指的是谁:司马青衫出自哪里的成语?

文章插图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当时白居易因为写诗讽刺当权者,最终有人诽谤白居易 。他们说白居易母亲因看花而坠井身亡了,但是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和“新井”的诗,因此朝廷以此为借口,将白居易贬为了江州司马,所以这个司马就是指白居易自己 。而青衫是说白居易身穿的青色衣衫,当时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演奏以后,感时伤怀,故泣涕连连,竟打湿了衣衫 。所以后世用这个成语形容人极度的悲伤!
嘉道文流,一个文史知识的原创作者,欢迎关注,欢迎点赞!
九江是《水浒传》中大闹的江州吗?据了解,《水浒传》中宋江刺配江州,这个江州就是如今的江西九江啦 。在古代行政区划东晋置江州,辖境为江西大部,后南朝多次分割,使江州辖境变小 。江州,唐朝、宋朝的行政区划之一,而后一直到宋代和元代 。南梁湘东王萧绎即后来的梁元帝就担任过江州刺史 。唐代诗人白居易作品《琵琶行》中的名句“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江州就是指如今的江西九江,《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当时白居易左迁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白居易送客于浔阳江,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一句的意思就是:曲罢,台下的听众们全部被琵琶女的身世及表演所打动,不少人都因感动而泪流满面,尤其是白居易本人,通过听琵琶女的弹唱,联想到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面对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的同时,联想到自身失意的感慨,使得原本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被激发出来,”下面坐着的听众都感动的流泪了,其中谁的泪水更多,谁最动情呢?当然就是白居易自己,就连衣服都被眼泪浸湿了” 。此外,《水浒传》中“江州”也是指如今的江西九江 。说到《水浒传》,不得不说浔阳楼,在经过几次大的改造后,九江还保存有完整的“浔阳楼”,为宋江题反诗之地,及诗作宋江反诗全文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话说宋江来到浔阳楼自饮自吃,吟反诗两首 。无为军通判黄文炳于浔阳楼上发现宋江反诗,蔡九知府下令捉拿 。宋江装疯 。蔡九知府闻知是近疯,把宋江下到死囚中,派戴宗去东京报告蔡太师 。戴宗被朱贵领上梁山泊,吴用教戴宗赚萧让(书法家)金大坚(雕刻家)上山,假造蔡京回书 。宋江的这一诗一词都是发泄不满并借以咏志之作 。如今的浔阳楼坐落在九江的滨江路,如果是在市内坐公交的话,5路、12路、23路到浔阳楼站下车就可以了,交通非常方便 。
宋江为什么执意要打江州?宋江执意打江州,这件事发生在众好汉劫法场救出宋江和戴宗之后 。
司马青衫指的是谁:司马青衫出自哪里的成语?

文章插图

司马青衫指的是谁:司马青衫出自哪里的成语?

文章插图

司马青衫指的是谁:司马青衫出自哪里的成语?

文章插图

司马青衫指的是谁:司马青衫出自哪里的成语?

文章插图

司马青衫指的是谁:司马青衫出自哪里的成语?

文章插图
众人齐聚在白龙庙时,晁盖觉得既然救出了宋江,他们也就可以回梁山了:
“我们众人偷营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贼已有堤备,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队人马,一发和学究,公孙二先生并林冲,秦明,都来报雠,也未为晚 。”
但是宋江去执意要杀回江州报仇,
宋江为何这么执意着要杀回江州报仇呢?
我觉得原因有这些:
其一,报仇要知道,宋江是宁愿坐牢也不远当土匪的,他到江州坐牢,就是为了遇赦 。
说不定等宋江遇赦之后,再活动一下,又可以当官了呢 。从宋江的诗中也可以看出,宋江还是很喜欢当官的 。
然而因为宋江喝醉了写了首诗,就被黄文炳冤枉成了反贼,还要把宋江给斩了,宋江能不恨他吗?
黄文炳是真的把宋江逼上了梁山,让宋江绝了当官的心,宋江是恨死他了 。
其二,路远也就是宋江所说的:
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彀得来:一者山遥路远;
江州在如今的江西省九江市,梁山则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梁山县境内 。
全程有多远,看看这张图就知道了 。
书中也说过,从梁山到九江,需要五天时间,确实是有些远了 。
其三,怕江州知府有准备梁山好汉这次大闹了江州,江州知府绝对会有所准备 。准备越充分,越不容易取胜,所以宋江也说:
“二乃江州必然申开明文,各处谨守,不要痴想 。只是趁这个机会,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准备 。”
所以宋江觉得趁着此时江州大乱,直接攻打江州,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
【司马青衫指的是谁:司马青衫出自哪里的成语?】结果也证实了宋江的决策是正确的,所以他们最后他们很轻松的活捉到了黄文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