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 甲骨文的由来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 甲骨文的由来】甲骨文以龟甲和兽骨的雕刻和书写命名,是殷商流传的书写;内容是记录盘庚迁殷至纣王270年的卜辞,是最早的书写 。殷商有信史、饮酒、敬鬼三大特点;正因为如此,这些决定钓鱼、征伐、农业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汉字的重要材料 。商代笔墨精良,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有刀锋的趣味 。受文风兴衰的影响,可分为五期,下面分别介绍 。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到商纣王约273年,经历了8世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该有早晚之分 。关于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很多说法 。现在主要采用董作宾按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林辛、康丁;第四期:、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