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时间叫法是什么

时间是的物质永恒不变健身运动、变动的延续性、顺序性表现,包括时时刻刻和时间段两个概念 。时间是我们用于叙述化学物质运动时或事情发生全过程的一个主要参数,明确时间,是依靠不受外界影响物质周期变化规律 。那样古代时间叫法是什么 。

古代时间叫法是什么

古时候一般12时间的称呼各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并且在古时候把晚间分成五更,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深夜11点到1点为三更,零晨1点到3点为四更,零晨3点到5点为五更 。
【古代时间叫法是什么】子时:也被称作夜深,指的是北京市时间23时至01时 。
丑时:也被称作鸡啼,指的是北京市时间01时至03时 。
寅时:也被称作平旦,指的是北京市时间03时至05时 。
卯时:也被称作日出,指的是北京市时间05时至07时 。
辰时:也被称作食时,指的是北京市时间07时至09时 。
巳时:也被称作隅中,指的是北京市时间09时至11时 。
午时:也被称作日中,指的是北京市时间11时至13时 。
未时:也被称作日昳,指的是北京市时间13时至15时 。
申时:也被称作哺时,指的是北京市时间15食至17时 。
酉时:也被称作日入,指的是北京市时间17是至19时 。
戌时:也被称作傍晚,指的是北京市时间19时至21时 。
亥时:也被称作人定,指的是北京市时间21时至23时 。
以上便是关于古代时间叫法是什么内容阐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