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柏怎么读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柏怎么读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释义
常绿乔木;姓
拼音
bǎi,bó,bò
同音字
百、博
组词
柏树、柏林
偏旁部首

笔画顺序
横、竖、撇、点、撇 、竖、横折、横、横
笔画数
9笔
结构
左右结构
五笔
srg
繁体

仓颉码
dha
郑码
fnk
四角号码
46902
部首笔画
4笔、
“柏”,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bǎi,bó,bò,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柏”的基本含义为常绿乔木,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引申含义为姓[1] 。
在现代汉语中,“柏”常用于外国语音译,如柏林、柏拉图[1] 。
目录
1字源演变2详细释义
字源演变
编辑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柏怎么读

文章插图

柏的字源演变图
“柏”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下部为木,上部为柏树的球果 。后来逐渐见于小篆和隶书中,最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简化版的“柏”,其字源演变如图所示[2]:
详细释义
编辑
拼音

词性

释义

英译

例词

例句


bǎi

名词

柏科柏木属植物的通称

cypress

柏,鞠也 。——《说文》


柏叶

cypress leaf

柏酒(以柏树叶浸泡的酒)


古国名 。故地在今河南省西平县

Bai state

于是江、 黄、 道、 柏方睦于 齐 。——《左传》





用于外国语音译


柏林;柏拉图





黄柏





参考资料[1]



【字源演变详细释义 柏怎么读】
古籍释义
编辑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博陌切,音百 。【说文】椈也 。【六书精蕴】柏,隂木也 。木皆属阳,而柏向隂指西,盖木之有贞德者,故字从白 。白,西方正色也 。
又【春秋纬】诸侯墓树柏 。【前汉·东方朔传】柏者,鬼之廷也 。
又大也 。与伯通 。【释名】柏车,大车也 。
又逼也 。与廹同 。【周礼·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纯 。【郑注】柏席,廹地之席 。【史记·汉高纪】柏人者,廹于人也 。【汉·武瓠子歌】鱼弗鬰兮柏冬日 。
又国名 。在河南西平县 。
又山名 。【书·禹贡】导淮自桐柏 。
又【前汉·武帝纪】起柏梁台 。
又姓 。【姓谱】战国柏直,汉柏英 。
又叶卜各切,音搏 。【楚辞·九歌】山中人兮芳杜若,飮石泉兮荫松柏 。
又叶壁益切,音必 。【陶潜·经钱溪诗】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从木白声 。俗作栢,非[1] 。
说文解字
鞠也 。从木白声 。博陌切[1] 。
说文解字注
(柏)鞠也 。释木曰:柏,椈 。襍记:畅臼以椈 。郑曰:椈,柏也 。按椈者鞠之俗 。柏,古多假借爲伯仲之伯,促迫之迫 。从木 。白声 。博陌切 。古音在五部张参曰 。经典相承亦作栢[1] 。
字形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