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曾经一部火爆全网的综艺《爸爸去哪儿》带火了这个小岛的旅游,海草房也是第一次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不少游客也是慕名而来体验,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极具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呢?接下来我们一步步来给大家剖析 。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位于山东威海的范家村,是海草房古民居村落的聚集地,近年来在“百里海岸线,一条风景链”的政策指导下,海岸线附近的基础建设正在大刀阔斧的推进中,传统的民房基本消失殆尽,取而带之的是行列式的住宅楼和别墅区 。针对这种情况,对古村落的保护与改造也被提上了日程 。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如何留住乡愁,让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共存是做古村落保护与改造的出发点 。第一,原有的村落肌理特征和海草房的遗产要保留;第二,土地节约和院落层次要改进 。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改造后的海草房村落
海草房作为胶东具有代表性的民居,是环境与气候影响的结果 。因为地处沿海地区夏季潮湿、冬季寒冷,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老百姓想要的无非就是一间冬天保暖驱寒、夏天遮雨防晒的民宅,因此当地的工匠便已石头砌筑、用晒干的海草做顶,打造出了海草房 。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海草房的建造共分五个步骤(檐头、苫屋坡、封顶、洒水、平实),70多道工序,全部都是手工制作 。也只有当地的老工匠才熟悉这些工艺,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门手艺可能会渐渐地失传 。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海草房的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草,一种是石头,在材料的选择上,屋顶的海草是5-10米长的浅海野生藻类,因为海草中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因此有防蛀虫、防霉烂和不易燃烧的特点,石头则是采用当地的石岛红 。工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缝一种是乱缝,因为是纯手工的工艺所以工期很长,一个人一天也只能砌筑2平方 。这种做法主要是希望传统的建造技艺能够得到传承 。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为了保护环境(开山劈石现在已经不允许了)节约材料,同时起到改造的目的,本次采用下部石头上部砌砖的工艺,然后在砖体上采用生态泥抹面(白灰和泥土2:1混合)还原古旧泥墙的建筑肌理 。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在院落规划上还是采取了传统的北方的形式,按照进落式的特点来布局 。并且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配套功能 。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文章插图

【地域文化的建筑到底是如何建成的 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以上就是海草房的建设工艺,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传统古民居被保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