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来源人物形象 孔雀大明王菩萨


人物来源人物形象 孔雀大明王菩萨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孔雀明王
外文名
Mahā-mayūrī-vidyā-rāj?ī
别名
摩诃摩瑜利罗阎、大孔雀咒王、孔雀多罗菩萨、孔雀度母
所属教派
佛教诸神
神话体系
佛教
居所
天界
司掌
灭一切诸毒怖畏灾恼、摄受覆育一切有情获得安乐
象征
孔雀
孔雀明王(梵名Mahā-mayūrī-vidyā-rāj?ī)汉译有摩诃摩瑜利罗阇、佛母大孔雀明王等 。此尊相传为毗卢遮那佛或释迦牟尼佛的等流身 。密号为佛母金刚、护世金刚 。
在密教修法中,以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者,称为孔雀明王经法,又称孔雀经法 。为密教四大法之一 。
根据《孔雀明王经》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一位莎底比丘遭到毒蛇咬螫,不胜其苦,当阿难向佛陀禀告之后,佛陀于是教导一个可以消除鬼魅、毒害、恶疾的修持法门,这就是《孔雀明王经》的主要内容 。
目录
1人物来源2人物形象
人物来源
编辑

人物来源人物形象 孔雀大明王菩萨

文章插图

孔雀明王
在这部经典中,也记载佛陀在过去久远前的本生中,曾经修持过孔雀明王的法门 。当时佛陀本生是雪山南方名为“金曜”(或译“金光明”)的孔雀王,每天早晨读诵孔雀明王法门,总是非常安稳,有一次,由于贪爱逸乐,导致忘了读诵,因此被猎人捕捉,然而在被系缚之际,恢复正念,如以前一样的读诵,终于解脱系缚、获得安稳 。可见孔雀明王的法门,不是第一次由佛陀宣说,早在比佛陀本生更早之前就已经有了 。
在印度古代各地,不管大小二乘、僧俗二众,都非常盛行孔雀明王的修持文化 。在藏传佛教是非常重要的本尊修法之一 。在日本真言宗的东密和台密两大系统中,孔雀明王都不在男性五大明王之内(因为属于佛教的女性五大明王之一),但以孔雀明王为本尊的修法,是东密四大法之一 。在汉传佛教因见如长老等法师的推广下,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非常盛行 。在当代,孔雀明王的信仰文化,与重视医疗、环保等议题息息相关 。
孔雀明王一头四臂,为菩萨形,驾孔雀,故曰孔雀明王(明王非忿怒尊),具名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密教本尊之一 。依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所载,孔雀明王呈一面四臂之相,手持莲花、俱缘果、吉祥果、孔雀尾,跨乘金色孔雀王 。所持四物中,莲花表敬爱,俱缘果表调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灾 。此明王为毗卢遮那如来之等流身,具有摄取、折伏二德,故有二种座,白莲座表示摄取慈悲之本誓,青莲座表示降伏之意 。又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孔雀明王位于苏悉地院南端第六位,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莲花,坐赤莲花座 。密号佛母金刚,三昧耶形为孔雀羽 。
人物形象
编辑
孔雀明王的经典主要是《孔雀明王经》,有许多不同译本,包括:失译者名的《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佛说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一卷、梁代僧伽婆罗三藏法师译的《孔雀王咒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三藏法师译的《孔雀王咒经》一卷、唐代不空三藏法师译的《佛母大王经》三卷、唐代义净三藏法师译的《佛说大孔雀咒王经》三卷 。其中不空三藏法师译本与义净三藏法师译本的两个译本,经文比较完整,也都非常通畅达意 。
另外还有《孔雀经等真言梵本》、唐代不空三藏法师译的《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
孔雀明王有许多不同的形象,主要除了三面六臂的形象,还有依《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所载一面四臂的形象︰“于莲华胎上画佛母大孔雀明王菩萨 。头向东方,白色,着白缯轻衣 。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种种庄严,乘金色孔雀王,结跏趺坐白莲华上或青绿花上,住慈悲相 。有四臂,右边第一手执开敷莲华,第二手持俱缘果,左边第一手当心掌持吉祥果,第二手执三、五茎孔雀尾 。”在胎藏界曼荼罗中,此尊被安置于苏悉地院南端的第六位 。

人物来源人物形象 孔雀大明王菩萨

文章插图

孔雀明王心
据《孔雀明王经》所载,佛世时,有一位比丘遭毒蛇所螫,不胜其苦 。当阿难向释尊禀告之后,释尊乃说出一种可供袪除鬼魅、毒害、恶疾的陀罗尼,此即孔雀明王咒 。此外,在久远以前,雪山有一金色大孔雀王,平素持诵该咒甚勤,因此恒得安稳 。有一次,由于贪爱逸乐,与众多孔雀女到远地山中嬉游,而未诵该咒,因此为猎人捕获 。他在被缚之时,恢复正念,持诵该咒,终于解脱系缚,得到自由 。释尊的这些开示,是孔雀明王及其陀罗尼为世人所知的开始 。
孔雀明王的形像,一般都是白色,穿白缯轻衣 。有头冠、璎珞、耳珰、臂钏等装饰,乘坐金色孔雀 。现慈悲相,有四臂,分别持有吉祥果及孔雀尾等物 。其形像,《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云(大正19·440a)︰
孔雀明王四种持物中,莲华表敬爱,俱缘果表调伏,吉祥果表增益,孔雀尾表息灾 。白莲座表摄取慈悲的本誓,青莲座表降伏之意 。据密教相传,此明王是毗卢遮那如来的等流身,具摄取、折伏二德,故有上述二种莲座 。此莲座谓之为‘孔雀座’(mayūrāsana) 。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将此尊安置于苏悉地院南端第六位,形像呈肉色,二臂,右手持孔雀尾,左手持莲华,坐赤莲华 。密号是佛母金刚或护世金刚,三昧耶形是孔雀羽 。西藏流传的形像则呈三面八臂,坐莲华座,不乘孔雀 。

人物来源人物形象 孔雀大明王菩萨

文章插图

孔雀明王
又,密教有以此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之法,称之为孔雀经法或孔雀明王经法 。此法之主要作用为息灾、祈雨或止雨、安产等事 。日本传此修法甚早,九世纪时修验道创始人役小角即曾修孔雀咒法而得大灵验 。平安时代,自空海强调《孔雀明王经》之护国性以来,即为东密所特别重视,尤其广泽流以之为无双大秘法 。至十一世纪,孔雀经法扩及现世利益,以祈祷消除天灾、除病延命、安产等功效而盛行 。
日本现存最古的孔雀明王像,(日本的佛教多为密宗,中国国内却只有西藏地区信奉密宗)系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平安后期的画像 。此外,智积院、松尾寺、法隆寺、仁和寺等,亦收藏有此明王的画像 。另外,金刚峰寺有快庆所作的雕像 。
孔雀明王的法门,对于护国、息灾、祈雨、除病延寿安产等世间利益,都极有效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以此尊作为出世间修行的依怙,袪除我们心中贪、瞋、痴、慢、疑等各种烦恼毒害,使我们能圆满智慧、慈悲的菩提,速成无上佛果 。
在《佛说大孔雀咒王经》、《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经》诸经典里,释迦牟尼佛开示:“于往昔时,雪山南面有孔雀王,名金光明在彼而住……金光明孔雀王者,勿为异见,即我身是 。”
“往昔之时,雪山南面 。有金曜孔雀王于彼而住……金曜孔雀王者岂异人乎?即我身是 。”
手印和真言
“次结佛母大孔雀明王印 。
二手右押左内相叉 。二大指二小指 。各直竖头相拄即成 。结印当心诵真言七遍 。如前以印加持四处顶上散印 。
真言曰:
【人物来源人物形象 孔雀大明王菩萨】唵么庾(引)啰(引)讫兰(二合引)帝(引)娑嚩(二合引)诃 。”——《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