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质 原子核的密度大概是多少


简介本质 原子核的密度大概是多少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原子核
外文名
atomic nucleus
别名

发现者
欧内斯特·卢瑟福
组成
质子和中子
所属学科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发现时间
1912年
应用范围
航空航天、原子能、显微镜等
衰变方式
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等
原子核(atomic nucleus)简称“核” 。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 , 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 。而质子又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 , 中子又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
原子核极小 , 它的直径在10-15m~10-14m之间 , 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 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的密度极大 , 核密度约为1017kg/m3 , 即1m3的体积如装满原子核 , 其质量将达到101?t , 即1百万亿吨 。原子核的能量极大 , 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吸引力 , 能克服质子之间所带正电荷的斥力而结合成原子核 , 使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分裂 。
当一些原子核发生裂变(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的核)或聚变(轻原子核相遇时结合成为重核)时 , 会释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 , 即原子能(例如核能发电) 。原子核与围绕原子核的电子共同组成原子 , 因为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电子所带负电荷数量相同 , 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 呈中性 。
目录
EMC效应7形态探索简述重离子核物理重离子研究实验尝试
奇异核8历史9未来发展
简介
编辑
原子核(atomic nucleus)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 , 占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 , 与周围围绕的电子组成原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而质子又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 , 中子是则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原子核极小 , 它的直径在10 至10 公分之间 , 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 如果将原子比作地球 , 那么原子核相当于棒球场大小 , 而核内的夸克及电子只相当于棒球大小 。原子核的密度极大 , 约为10 克/立方公分 , 原子核内有核壳层结构 , 称为幻核 。
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存在介子 , 以传递原子核内巨大的吸引力-强力 , 强力比电磁力强137倍 , 故能克服质子之间所带正电荷的电磁斥力而结合成原子核 。原子核的能量极大 , 当原子核发生裂变(重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更多的核)或聚变(轻原子核相遇时结合成为重核)时 , 会释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 , 即原子能(例如核能发电) 。质子和中子及介子由价夸克(组分夸克)及诲夸克(流夸克)组成 , 夸克亦有层层(壳)结构 , 外层为横向连接的价夸克 , 内层为纵向叠加的诲夸克 , 而外层为3个横向连接的束缚态价夸克 。价夸克按比例(2个上型夸克帯+2/3电荷,1个下型夸克帯-1/3电荷)分掉质子(或3夸克超子)内的整数电荷 , 故夸克带分数电荷 。纵向叠加的诲夸克正负电荷相抵=零 , 原子内带正电荷的质子与带负电荷的电子数量相同 , 故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
本质
编辑
【简介本质 原子核的密度大概是多少】1912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 , 绝大多数α粒子仍沿原方向前进 , 少数α粒子由于撞击到了电子发生较大偏转 , 个别α粒子偏转超过了90° , 有的α粒子由于撞上原子核所以偏转方向甚至接近180° 。该试验事实确认了:原子内含有一个体积小而质量大的带正电的中心 , 这就是原子核模型的来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