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利用方法 益虫益鸟有哪些

七星瓢虫
这个应该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益虫了 。
1捕食昆虫

功能利用方法 益虫益鸟有哪些

文章插图

成虫和幼虫捕食蚜虫(棉蚜、麦蚜、豆蚜、菜蚜、玉米蚜、高粱蚜)叶螨、白粉虱、、玉米螟、棉铃虫、介壳虫等害虫的幼虫和卵 。
2利用方法
七星瓢虫,在田间散放时边走边放,为求散放均匀 。
(1) 掌握好散放时间,以傍晚时散放为宜 。因为傍晚气温较低,光线较暗,七星瓢虫活动性较弱,不易迁飞 。
(2) 采用成虫和幼虫混放 。因为幼虫没有迁飞能力,不会逃逸,而它也有吃蚜虫的本领 。
(3) 散发前一天停止喂食,再进行散放,可以降低七星瓢虫迁飞活动能力 。
散放后两天内,不进行中耕和其他田间管理,以免使七星瓢虫受惊迁逃 。

功能利用方法 益虫益鸟有哪些

文章插图

3具体应用
七星瓢虫在大田和保护地均可使用 。
释放虫期一般为成虫和蛹期,在适宜气候条件下,也可释放大龄幼虫 。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也可释放卵液 。
(1) 释放成虫
释放成虫的数量,一般是每亩放 200-250 头 。
释放后及时进行田间调查,以瓢蚜比为 1:200 时为宜,高于200 倍时,则应补放一定数量成虫,降低瓢蚜比,以保证防效 。
注意:在田间,七星瓢虫释放后,易受麻雀、小鸟等捕食,可适当增加释放虫量 。在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按 1 头瓢虫控制 200 头蚜虫释放成虫 。
(2) 释放蛹 。
一般在蚜虫高峰期前 3-5 天释放 。
将七星瓢虫化蛹的纸筒或刨花挂在田间植物中、上部位,10 天内不宜耕作活动,以保证若虫生长和捕食,提高防效 。
(3) 释放幼虫 。
在气温高的条件下,如气温在20-27℃,夜间大于10℃时,释放幼虫效果好 。方法是将带有幼虫的纸筒或刨花,采点悬挂在植株中、上部即可 。
可在田间适量喷洒 1%-5%蔗糖水,或将蘸有蔗糖水的棉球,同幼虫一起放于田间,供给营养,提高成活和捕食力 。
(4) 释放卵 。
在大田或保护地,气温不低于 20℃条件下,可以释放卵 。
释放时将卵块用温开水浸渍,使卵散于水中,然后补充适量不低于 20℃的温水,再用喷壶或摘下喷头的喷雾器,将卵液喷到植株中、上部叶片上 。
喷洒卵液后 10 天内不宜在垄间进行农事活动,以保证卵孵出幼虫,并提高成活率 。释放的瓢蚜比应适当降低,一般为 1:10~20 为宜 。
螳螂
1捕食害虫

功能利用方法 益虫益鸟有哪些

文章插图

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 。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

功能利用方法 益虫益鸟有哪些

文章插图

2利用方法
螳螂饲养释放,将2 龄若虫,于释放前停食 1~2 天 。在释放前一天晚上,将其诱集在纱布上 。次日清晨,每亩按10~15 个点投放100 头左右,并根据害虫发展情况,随时补充投放 。
在释放前,田边要挖深沟,防止蝗螂扩散外逃 。
在 6 月上中旬分三次释放,每次间隔10 天,使田间虫态龄期相差3一4 龄,错开脱皮时间,始终保持蝗螂对害虫的控制能力 。
草蛉
1捕食害虫
捕食主要是在幼虫和成虫时期,以幼虫期捕食量大 。
可捕食蚜虫(松蚜、 柳蚜、桃蚜、梨蚜等各类蚜虫)、介壳虫、木虱、粉虱、红蜘蛛等昆虫 。
捕食多种昆虫的卵和蛾类的幼虫,还可捕食昆虫排泄的蜜露、植物蜜腺的分泌物和花粉 。
但也捕食一小部分益虫,如食蚜蝇 。它们同类之间也会互相残杀 。

功能利用方法 益虫益鸟有哪些

文章插图

2释放条件
草蛉卵:释放条件,温度15-28℃,湿度60-80%左右 。
应用范围:大棚及大田茄果类 。
防治对象:蚜虫、红蜘蛛、棉铃虫卵等 。
草蛉 3-4 龄幼虫:释放条件,温度 15-28℃,湿度 40-60%左右 。
应用范围:叶菜及果树 。
防治对象:蚜虫、红蜘蛛、棉铃虫卵等 。
草蛉成虫:释放条件,温度15-28℃,湿度20-70%左右 。
应用范围:大田作物、果园果树等 。
防治对象:果园多种蚜虫、叶螨、介壳虫、叶蝉、蓟马以及蛾蝶类小幼虫和昆虫的卵 。
3具体应用
(1) 投放成虫
温室一般按益害比:1:~1:20 投放,或每株放3~5 头15 幼虫 。连续或间隔一周释放,共释放2~4 次 。投放时间以早晨为宜 。
(2) 投放幼虫
【功能利用方法 益虫益鸟有哪些】方法有单头投放和多头投放 。
单头投放:将刚孵化的幼虫,用毛笔挑起放到发生害虫的植株上 。
多头投放:将快孵化的灰卵用刀片刮下,另用果酱瓶装入定量无味 62 锯末,每50 克锯末可接入草蛉灰卵 500~1000 粒,并加入适量米蛾卵(1:~1:10 的比例) 作饲料,然后用纱布扎紧口,放5 在25℃左右的室内,待其孵化,当有80%的卵孵化时,即可投放 。
食蚜蝇
是常见的天敌昆虫,以幼虫捕食蚜虫而著称 。但实际上,还有不少食蚜蝇种类,它们的幼虫并不捕食蚜虫,而是植食性或是腐食性的 。
1捕食类型

功能利用方法 益虫益鸟有哪些

文章插图

捕食性种类则以捕食蚜虫为主,是蚜虫、介壳虫、粉虱、木虱、叶蝉、蓟马、鳞翅目小幼虫等的有效天敌 。

功能利用方法 益虫益鸟有哪些

文章插图

成虫体小型到大型 。体宽或纤细,体色单一暗色或常具黄、橙、灰白等鲜艳色彩的斑纹,某些种类则有蓝、绿、铜等金属色,外观似蜂 。头部大 。雄性眼合生,雌性眼离生,也有两性均离生 。
和蜂的区别:
食蚜蝇属于双翅目,即体上只有一对翅膀,而蜂类属膜翅目,体上有二对翅膀;食蚜蝇的触角短,而蜂类触角较长;食蚜蝇的后足纤细,而常见的蜜蜂等蜂类有比较宽阔的后足,用以收集花粉 。
2应用
人工饲养释放
有实例大灰后食蚜蝇经人工饲养后放入温室中,在防治黄瓜和西葫芦上的蚜虫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
传粉作用
食蚜蝇成虫早春出现,春夏季盛发,性喜阳光,常飞舞花间草丛或芳香植物上,取食花粉、花蜜,并传播花粉,其重要性仅次于蜜蜂,对个别作物而言其作用大于蜜蜂 。

功能利用方法 益虫益鸟有哪些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