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1.“冷锋过境 , 回忆冻结成冰” , 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2.热力环流中 , 先有大气的水平运动还是垂直运动?
3.上升气流容易降水 , 还是下沉气流容易降水?
4.垂直方向运动的气流 , 可以算作风吗?
答案分别是:对(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阴雨 , 降水集中在锋后 , 锋前也有);垂直(热力因素是热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 , 大气受热先有垂直运动);上升(水蒸气遇冷凝结);不可以(空气的水平运动才叫作风) 。
之前在地理里面我们有提到锋面系统 , 以及学习过气旋、反气旋 。今天我们再把大气环流与气候撸一遍 , 继而对“地球上的大气”这部分囊括的考点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 。
温 度 带 及 风 带
首先要记忆下面两张图!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图1.地球上的五带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图2.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示意图
可以试着结合上面的两张图琢磨气压分布的规律 , 也可以配合顺口溜记忆↓
「气压带」
高气压带四 , 低气压带三:
南北五度间 , 高温气上翻 , 
赤道低气压 , 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 , 气流下偏转 , 
副热高气压 , 少雨常干旱;
极地气压低 , 靠近两极点;
南北六十度 , 副极低压然 。
「风带」
气压带相隔 。风带共有六:
信风赤道搂 , 东风两极出 , 
南北西风带 , 四十、六十度 。
如果觉得自己还是记不住风带的风向 , 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原创!应该没有雷同吧) 。
第一步:只需记住南北半球的西风带里西风的走向(如下图) 。选西风是因为知道西风从西边出就行了 。信风就比较迷糊(会分东南、东北两种信风不太好记) , 非要记东风带也可以 , 但是首推西风带!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图3.西风带风向记忆图
第二步:“屁股对屁股 , 尖尖对尖尖” , 画满前后的信风及东风就行 。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图4.风带记忆图
大 气 环 流 的 成 因
高低纬度间因为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 , 会产生热量的差异 。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图5.大气环流
这里要解释一下热力环流:
热 力 环 流
它到底是个啥意思?
简单来说 , 就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A大气膨胀上升 , 近地面形成低气压 , 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B、C相反 , 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 , 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 , 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 。(想想热气球)
可以把上面的大气环流图和下图结合在一起辅助记忆 。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图6.热力环流
B=副热带高气压带
A=副极低低气压带
C=极低高气压带
(赤道和A类似)
得出: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p.s.虽赤道与副极低低气压带的热力环流类似 , 但也有一些小区别 。赤道热 , 气体轻 , 上浮 , 形成低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来自极地地高压的冷空气和来自副热带高压的暖空气在纬度60°附近相遇 , 冷空气在下 , 暖空气被迫向上爬升形成的 。
继而又可以作推论:
降 水
一、规律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同为气流上升 , 上升过程气温变低 , 水汽遇冷容易凝结 , 所以降水较多 。反之成立 , 副热带高气压带 , 极地高气压带 , 气流下沉 , 气温上升 , 水汽不易凝结 , 降水较少 。
西风带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易 , 气温降低 , 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反之成立 , 极地东风带、信风带 , 高纬度吹向低纬度不易形成降水 。
夏季风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 , 水汽充足 , 容易凝结形成降水 。反之成立 , 冬季风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 , 水汽较少 , 不易凝结成降水 。
总结:赤道地区、中纬度地区沿海、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 , 两极地区、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附近的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
二、类型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图7.降雨类型
①对流雨 , 由于湿热空气强烈上升 , 主要分布在赤道及两侧 , 夏季的中纬度地区 。
②地形雨 , 暖湿空气前进 , 遇到地形阻挡上升 , 主要分布在山地迎风坡 。
③锋面雨 , 冷暖气流相遇 , 暖气流被抬升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如我国东部夏季降水)
④台风雨 , 暖湿气流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 。主要分布在低纬大陆东部南部 。
关于几种降水的类型 , 可以做道题自测一下:
例1(2015重庆文综)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 , 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 。上图所示区域降水类型为( )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答案:A , 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地区 ,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盛行上升气流 , 多对流雨 。
例2(2014课标Ⅱ)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 , 主要是因为( ) 。
①盛行西风 ②地形抬升
③暖流增湿 ④反气旋活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答案:A ,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岛位于南半球盛行西风带内 , 该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 盛行西风 , 受地形抬升 , 西南部降水丰沛 , 故A正确 。该岛附近西风漂流为寒流性质 , 故③错误;西风带内多锋面气旋活动 , 降水多 , 反气旋控制降水少 , 故④说法错误 。
气 温
一、规律
热带-终年高温、寒带-终年严寒、亚热带-冬暖夏热、温带-冬冷夏热 。
一天中陆地的最高气温是正午过后的14时(地方时) ,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
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出现在7月 , 最低在1月;海洋气温最高出现在8月 , 最低在2月);反之 , 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出现在1月 , 最低在7月;海洋气温最高出现在2月 , 最低出现在8月)
气温的空间分布 , 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 , 冬季相反;山区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
有上面的规律就有形成此规律的因素 。
二、影响气温的因素:
纬度(参看图1):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
大气环流(参看图5):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 气温低;受来自高纬的气流影响 , 气温低;)
地形(高度、地势、坡向):(1)海拔越高 , 气温越低 。(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 , 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 , 如:高大山脉阻挡 , 冬季风难以入侵;盆地地形 , 冬季不易散热) 。(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 。
海陆位置: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洋性气候(海洋、湖泊、湿地) , 冬温夏凉 , 温差小 , 降水丰富;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 温差大 , 降水稀少 。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
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
注:气温规律和影响气温的因素一定要结合起来理解性记忆 。
三、等温线判读规律(必须掌握!)
判读内容

等温线特征


数值大小及变化

等温线向北递减——北半球;
等温线向南递减——南半球 。


延伸走向

与纬线平行(受太阳辐射影响);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等高线平行(受地形、地势影响)


疏密程度

判断温差大小:密大疏小 。


弯曲状况

高高低低规律:等温线凸向高纬 , 气温高;凸向低纬 , 气温低 。
1.局部区域:
(1)陆地等温线发生弯曲 , 影响因素为地形 。等温线凸向高纬 , 为平原或盆地;等温线凸向低纬 , 为山地 。
(2)海洋上等温线发生弯曲 , 影响因素为洋流 。等温线凸向低值(较高纬度) , 为暖流;凸向高值(较低纬度) , 为寒流 。
2.海陆间大范围:
1月陆向南凸 , 7月陆向北凸;反之 , 1月海向北凸 , 7月海向南凸 。如下图: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局部闭合等温线

表示局部区域内气温出现特殊值 , 如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 , 判读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




表8.等温线图的判读
关于等温线的命题热度较高 , 一定要灵活掌握啊!做道题自测一下吧:
例3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 回答下列问题 。
①甲地温度范围是____ ,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
②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乙、丙两地冬季气温高低 , 并分析原因 。
③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

文章插图

【冷锋过境回忆冻结成冰这句歌词是对是错 我国海洋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几月份】答案:①26~28℃ , 武夷山地势高 , 气温低 , 相邻等温线温度差为2℃;②丙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 。和乙地比 , 丙地离海近 , 受海洋影响 , 气温偏高;武夷山对冬季风(西北风)起阻挡(削弱)作用 , 故丙地受冬季风营销小 。③丁为河谷地形 , 海拔低 , 气温较同纬度的两侧高 , 所以丁处等温线向西北(西)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