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用法出处相传典故 清圣浊贤是什么的别称


成语解释用法出处相传典故 清圣浊贤是什么的别称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清圣浊贤
释义
称酒之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
拼音
qīng shèng zhuó xián
出处
《三国志·魏志·徐邈传》
注音
ㄑㄧㄥ ㄕㄥˋ ㄓㄨㄛˊ ㄒㄧㄢˊ
清圣浊贤,汉语成语,拼音是qīng shèng zhuó xián,意思是汉代末年因饥荒严禁酿酒,饮者讳言酒,称酒之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用来指酒 。出自《三国志·魏志·徐邈传》 。
目录
1成语解释2成语用法3成语出处
4相传典故
成语解释
编辑
【解释】汉代末年因饥荒严禁酿酒,饮者讳言酒,称酒之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用来指酒 。
成语用法
编辑
作宾语、定语;指酒 。
示例
宋·陆游《泝溪》诗:“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
成语出处
编辑
《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棜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
宋·李新《怀酒》:“清圣浊贤莫区分,一入愁肠功等伦 。石炉三日不举火,麴车过门齿生津 。松窗草玄亦已勤,好事勿谓秦无人 。”
相传典故
编辑
版本一
三国魏初建时,曹操严厉禁酒,人们只好私下偷着饮酒,但讳言酒字,故用“贤人”作为“白酒”(或“浊酒”)的隐语,用“圣人”作为“清酒”的隐语 。清圣浊贤演变成一个典故 。还有一个“青州从事,平原督邮”的成语,也是美酒和恶酒的隐语 。南朝人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桓温手下的一个助手善于辨别酒的好坏,他则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青州是一个地名,青州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齐郡,“齐”喻“肚脐”,好酒叫做“青州从事”,是因为好酒喝下去后,酒气可以通到脐部;他把坏酒称做“平原督邮”,是因为平原的辖境内有个地方叫鬲县,“鬲”喻“膈”,意思是说坏酒喝下去,酒气只能通到膈部 。
版本二
【成语解释用法出处相传典故 清圣浊贤是什么的别称】汉末因饥荒禁酿酒 。饮酒者讳言酒,谓酒清为圣人,酒浊为贤人(见《三国志·魏志·徐邈传》) 。后遂以“清圣浊贤”为酒之别称 。陆游《溯溪》诗:“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莫北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