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含义历史发展背景实质内容 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的精神


基本含义历史发展背景实质内容 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的精神

文章插图

基本信息编辑
中文名
奥林匹克精神
类型
奥林匹克
体现
体育、民族和国际主义精神
内容
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
范畴
精神文明
奥林匹克精神编辑
体育、民族和国际主义精神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 , 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 , 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 也称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
【基本含义历史发展背景实质内容 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的精神】目录
1基本含义2历史发展3提出背景4实质内容
5活动形式6精神内涵7指导作用8精神回应
9具体实例10精神文化北京奥运会中国文化
11精神事迹
基本含义
编辑
在奥林匹克运动语境中 , “奥林匹克精神”有专门的含义显然 , 《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 。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项原则 。
奥运会是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级运动盛会 , 象征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 。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 。[1]
历史发展
编辑
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是古代希腊文明 , 古代希腊对人的体格力量与健康的崇尚是奥林匹克运动竞技比赛的基础 。古代奥运中对人的体能、技巧的挑战体现着古希腊人竞争与开拓意识 。古代奥林匹克神圣休战既是对和平的渴望 , 也体现出希腊人对神和自然的敬畏 。在古代奥运会文化背景中 , 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 那就是极其重视个人价值 , 捍卫个人的独立性 。古代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的这些价值观念都已成为现代奥运的核心价值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 , 奥林匹克精神经历了从挑战自我、追求人的身心协调和全面发展到追求运动竞技的人性化、人类文化的多元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历史演变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上 , 曾经有“永远争取第一 , 永远超过别人”的口号 。今天 ,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仅仅提倡“更快、更高、更强”是远远不够的 , 我们必须提倡一种更为人性化的 , 更为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 。用19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主持讲道时的一句话来说 , 那就是:“参与比获胜更重要” 。
现代奥林匹克兴起之时 , 也正是人类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之时 。一个多世纪以来 , 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革 , 也从各个方面深刻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演变 , 为奥林匹克精神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方面 , 西方文化中民主、自由、竞争、拼搏、开拓、进取、重视个体、尊重科学等要素构成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与核心 , 这使奥林匹克运动染上了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 。另一方面 ,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全球的开展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 , 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各国文明与文化集萃、对话与交往的论坛 , 成为全球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互补共存的平台 , 尤其是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与互动的平台 。在当代科技、人文 , 生态伦理的交互影响下 , 奥林匹克运动的这种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对话主义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从奥林匹克文化的生产与消费情况来看 , 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超国家、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百姓的巨型狂欢节 , 成为一种由国家主义、消费主义、商业主义共同主宰的泛文化 。
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化、滥用兴奋剂、职业性腐败等问题 。黑分、黑哨、假体育、假比赛、假球 , 使奥林匹克运动失去魅力和价值 , 危及了奥林匹克理想 , 玷污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些都与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核心价值的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文化有着根本的内在联系 。
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仅靠西方文化去解决 , 需要从其它文化形态 , 特别是东方文化中寻求有益的启示 。[1]
提出背景
编辑
奥林匹克精神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 。
为了把一种充满活力的新教育体系介绍给祖国 , 顾拜旦从青少年时期起 , 就潜心钻研同时代的不同教育体系和古希腊的历史 。他希望法国青年能接受一种新的教育体系 , 即在加强道德修养和增强信心的同时 , 锻炼身体 , 培养勇敢精神和坚强的个性 。
通过对古奥运会的考察 , 顾拜旦认识到 , 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 , 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壮观场面 , 而且是为了教育人 。他认为 , 体育竞赛活动能磨炼人的意志 , 培养人的个性 , 同时又能锻炼身体 。
顾拜旦一直致力于古代历史和奥运会研究 。当他听到希腊的伊文格罗斯-瑞卜斯愿为当地举办奥运会慷慨解囊的消息后 , 一个复兴古奥运会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了——要像古希腊人那样 , 通过体育竞赛教育青年 。从此 , 他便周游世界 , 到处宣传自己的主张 。
顾拜旦提出复兴奥运会的主张并不复古 。他建议恢复奥运会的组织形式和庆典仪式 , 但又认为有必要注人新的成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运动会的国际性 , 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 运动员的业余性 , 以及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 , 将使世界和平得到巩固和加强 , 种族歧视也将会被废除 , 这便是奥林匹克精神 。
1894年 , 顾拜旦召集了第一次国际体育大会 , 会上提出了复兴奥运会的建议并得到赞同 , 于是 , 成立了国际奥委会 。

基本含义历史发展背景实质内容 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的精神

文章插图

奥林匹克精神
1896年 ,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获得极大成功 。奥林匹克精神诞生了 。奥林匹克精神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的精神发展 , 以此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它的意图是教育人 , 锻炼人的性格 , 培养人 的道德 , 发展古希腊人的理想——“美丽、健康” 。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对象不只是那些参加体育运动的人 , 还包括人民大众 。
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大奇迹 。它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 , 培养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承认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的公平竞争 , 为人们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树立了一个独特而光辉的榜样 。
顾拜旦认为 ,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国际体系 。它是完全独立的 。因此 , 他从一开始就不允许任何来自政治、经济或社会的因素对其进行干涉 。他还为此创建了一个独立的国际奥委会 , 规定了国际奥委会的主要职责是 , 用其忠诚和献身精神来保证奥林匹克理想和原则的实现 。通过这种方式奥林匹克精神的自主独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保证 。[1]
实质内容
编辑
《奥林匹克精神》是顾拜旦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庆祝奥林匹克运动恢复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 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 , 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
在简要回顾五年的历史后 , 顾拜旦说明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 。他认为 , 纯粹的竞技精神只能带给运动员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悦乐感 , 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将是美感、荣誉感 。这正是顾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 , 在《体育颂》中 , 他也曾热情地讴歌 , 赞美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 。
顾拜旦是一位教育家 , 教育思想是他体育思想的核心 。在演说中他阐释了“敲响重开奥林匹克时代钟声的原因”:基于改革教育的愿望 。他不满“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 , 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的现状 , 希望通过复兴奥运会来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与内容 , 从而促进青少年全面、均衡、协调地发展 。顾拜旦曾经考察研究过希腊雅典古代奥运会的遗址 , 认为“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 , 不仅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 , 更是为了教育人” 。可以说 , 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根本宗旨就是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 。因此 , 他决心“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主义同古希腊留传下来的高尚、强烈的观念结合起来 , 开辟奥林匹克新时代” 。
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顾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大众”参与 , 即使“地位最低下的公民’’也应该能够“享受”这种精神 。顾拜旦的一句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也有翻译为“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 , 同样强调了这一奥林匹克思想的精髓 。在另一次演讲中 , 他曾指出:“先生们 , 请牢记这铿锵有力的名言 。这个论点可以扩展到诸多领域 。对人生而言 , 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 。传播这些格言 , 是为了造就更加健壮的人类——从而使人类更加严谨审慎而又勇敢高贵 。”可以看出 , 顾拜旦提倡和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有着非常广阔的胸怀 , 是以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为出发点 , 绝非号召人们单纯为夺取桂冠和金牌而拼搏 。
那么 , 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在第5段中 , 顾拜旦作了具体的阐述 。他认为 , 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 , 这种力量体现在: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 , 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 , 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 , 但仍可促进教育 。和平、公平性、教育性 , 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
活动形式
编辑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普遍的概念 。所有能使人变得更好的原则 , 都包容它明亮的光环里 。
奥林匹克精神的初级活动形式是奥林匹克运动 , 它是永恒的 。它不分男、女、老、少 , 不分运动水平高低 , 面向所有的社会阶层 , 包括一切运动和竞技项目 , 旨在参与 。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们学习奥林匹克宗旨、骑士精神、理想主义及奥林匹克精神的永恒的学校 。人们将它视为生活的原则 , 并进一步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
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组成部分 。奥林匹克运动是对大众而言的 , 它的目标不是让少数人去挑选金牌 , 而是为所有的人提供机会 , 让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们都去进行体育锻炼 。它的口号是“体育为大众” 。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另一种活动形式 。
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保证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现 , 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不能分割 。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内容 ,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 ,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通常它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 。
“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项原则 , 参与是基础 , 没有参与 , 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宗旨等等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格言最早是美国一位主教提出来的 。1908年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时 , 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 。后来 , 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也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 , 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 , 而是奋斗 。”这一原则已被世界各国运动员和广大群众所广泛接受 。竞争原则表明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倡导挑战与竞争的社会活动 。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形式 , 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 。人类在竞争中 , 勇于向世界强手和先进水平挑战 , 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 , 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公正原则是参与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 。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 , 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 , 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公正原则使奥林匹克精神具有了极大魅力 。友谊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 , 其最高目标 , 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 , 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 , 使大家相互交往 , 增进了解和友谊 , 进而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 。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 。奋斗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重要品质 , 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 。赛场的奋斗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 。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
体育运动是人类文化现象之一 。萨马兰奇主席说奥林匹克运动就是文化加体育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 。人类的各项竞技运动成绩和运动记录 , 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在这部分社会文化的积累、更新和创造过程中 , 奥林匹克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 众多凝聚着人类智慧和体能的历史记载 , 多半是经过奥运会确立的 。奥林匹克运动属于全人类 , 只有真正了解奥林匹克精神 , 人类才能真正拥有它 。[1]
精神内涵
编辑
自从2000多年前 , 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种健康向上的体育竞技在神圣的奥林匹克兴起 , 它就成为古代希腊人奉献给人类的一种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今天 , 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体育竞技的范畴 , 它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盛会和文明遗产 , 它的丰富内涵和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 。关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 我想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奥林匹克是一种竞技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更快、更强、更高”的自我挑战精神 , 同时它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体育竞技精神 。奥林匹克包含的这种自我挑战精神和公平竞争精神构成了当代人类自我完善和社会交往的基石 。
奥林匹克是一种生活态度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人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这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我们拥有完全自信和战胜一切挑战强大动力 。
奥林匹克是一种人生哲学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 , “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 , 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 。”奥林匹克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 , 使人们身体与心灵 , 精神与品质得到完满的和谐 , 使人类的潜能与美德得到充分的开发 , 它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优良、最完善的生活哲学 。
奥林匹克是一种和谐 , 自由 , 健康 , 积极的现代伦理 。奥林匹克主义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奋斗中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基本推崇为基础的 。奥林匹克精神中的伦理价值是对人的潜能与自由创造、人类的文明与优良秩序的最大尊重与倡导 , 是对人类一切优良道德价值与伦理规范的继承与发扬 。它引导人们追求一种最为优化的生存与发展的伦理观念 , 这种伦理观念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共处、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证 。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热烈兴奋的比赛、青年志愿者的培训、体育场馆的兴建、城市规划的构思、精彩纷呈的艺术表演、覆盖全球的赛事转播与收看都成为宝贵的奥运遗产 。在全球化时代 , 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各国文明与文化共同进行精神创造的盛会 。
今天 , 奥林匹克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愿望、一种共同的期待 , 一种共同的祝愿 。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丰富 , 不断增添新的内涵 , 成为人类不断创新、不断增长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 。[2]
指导作用
编辑
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

基本含义历史发展背景实质内容 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的精神

文章插图

奥运圣火的传递图片
首先 ,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公正对待和理解 。奥林匹克运动是 国际性的运动 , 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世界上文化间的各种差异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 。来自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以及观众生有不同的肤色 , 穿着不同的服装 , 说着不同的语言 , 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 进行不同的宗教仪式 , 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些种族的和文化的差异 , 又常常由于各国间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而强化 。从一定意义上讲 ,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世界上所有的体育文化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 , 于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尤为引人注目 。差异就是矛盾 , 矛盾就可能引发冲突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 , 就是要形成一种精神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 , 人们可以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偏见 , 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 , 看到的不是矛盾与冲突 , 而是人类社会百花齐放、千姿万态的文化图景 , 从而使文化差异成为促进人们互相交流的动因 , 而不是各自封闭的藩篱;使矛盾成为互相学习的动力 , 而不是互相轻视的诱因 。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 , 人们才能打破各自狭窄的眼界 , 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 , 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 , 领悟到各个民族都有着神奇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 , 学会尊敬其他民族 , 以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和自己 , 虚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 , 不断丰富自己 , 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真正得以开始 。
其次 ,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 。奥林匹克运动以竞技运动为其主要活动内容 , 竞技运动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比赛与对抗 。在直接而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 , 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 , 观众也得到感官上的娱乐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但是 , 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的基本前提是公平竞争 。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竞争才有意义 , 各国运动员才能保持和加强团结、友谊的关系 , 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实现它的神圣目标 。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 , 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 , 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1]
精神回应
编辑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即将举办的时候 , 有必要厘清奥林匹克精神这一核心概念 。
在奥林匹克运动语境中 , “奥林匹克精神”有专门的含义 。国际奥委会在其《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 , 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 , 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显然 , 《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 。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性的运动 , 这种空前规模的大聚会 , 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各种社会背景的差异 。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工作人员和大量的观众 , 有不同的肤色 , 穿不同的服装 , 操不同的语言 , 持不同的生活方式 , 进行不同的宗教仪式 , 呈现出鲜明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如果处理不妥 , 就有可能产生文化摩擦甚至冲突 , 这样 ,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不能实现其促进世界和平的神圣目的 , 反而会妨碍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 , 加深民族之间的隔阂 。这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 , 营造一种包容的文化氛围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 来消除文化差异的负作用 , 使差异成为人们互相学习的动力 , 而不是互相轻视的诱因 。[2]
至于“公平竞争”则与体育运动的特点有直接关系 。如果奥运会上假球、黑哨充斥 , 兴奋剂泛滥 , 这样的比赛只能瓦解奥运的道德基础 , 无法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崇高目标 。
综上所述 , 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是:人们怀着友谊的动机 , 通过友好的体育比赛 , 增进相互间的理解 , 达到团结的目的 。
奥林匹克精神作为当代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由于奥林匹克精神以西方文明为根基 , 它面临的这些问题与挑战已经无法仅靠西方文明自身提供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哲学智慧对奥林匹克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给予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回应 , 为奥林匹克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1]
具体实例
编辑

基本含义历史发展背景实质内容 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的精神

文章插图

参与奥运会的人们
这里举两个实例就可以说明奥林匹克精神超越性的具体体现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的惊人表现 , 使全世界的人们为之一振 。但是由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局限性 , 杰西·欧文斯无论是在比赛期间还是在他回到祖国以后 , 其境遇的糟糕远远超出今天善良人们的想象 。但是 , 44年后的1980年他被欧洲、美国的采访人员们评为20世纪最佳运动员 。并且为了纪念黑人杰西·欧文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贡献 , 美国人以他的名字设立了“杰西·欧文斯奖” , 每年评选一次 。今天这个奖项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 崇高荣誉;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和1948年伦敦奥运会分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及物质废墟上矗立的人类跨文化丰碑 。她们本着奥林匹克追求人类共同文明进步的崇高理想 , 化干戈为玉帛 。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人类共同的邪恶进行鞭笞 , 对人类共同的美好追求进行呼唤 , 疗治人类自我伤残所落下的疮疤 , 超越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桎梏 。
2008北京奥运 , 很好地践行了《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 。
8月20日晚上 , 牙买加巨人博尔特以19秒19的惊人成绩 , 打破已经保持了12年之久的200米世界纪录 。鸟巢里飘出的“生日歌”注定是令世人难以忘记的一幕 , 9万多名现场观众共同为博尔特祝福 。世界在见证博尔特冲破12年世界纪录的同时 , 也见证了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真正践行!
女子赛艇选手、奥运冠军金紫薇 , 担任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 , 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中性别平等原则 。中国自1974年参加亚运会以来 , 历届旗手都由男运动员担任 , 而中国女选手在赛场上斩获无数金牌 , 于情于理都配得上这样的荣誉 。
精神文化
编辑
北京奥运会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 , 不仅有选手们挣金夺银的激动场面 , 更有感人至深的故事 , 将奥运精神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丘索维金娜:为儿子而战
“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 , 多参加比赛为了多得奖金” , 这就是德国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以33岁“高龄”还活跃在比赛场上的原因 。不是为了祖国 , 不是为了荣誉 , 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 , 在这看似“功利”的目的背后却包含着一位伟大母亲让世界为之感动的母爱 。这位经历了5届奥运会 , 以北京奥运会最年长的体操运动员身份出征的德国运动员 , 完全是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挣医疗费 。
为了儿子选择复出

基本含义历史发展背景实质内容 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的精神

文章插图

丘索维金娜
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跳马比赛中 , 33岁的德国选手奥克萨娜·丘索维金娜是那样引人注目:为血癌儿子而战的她夺得银牌 , 这个伟大的母亲让人肃然起敬 。在苏联解体后 , 丘索维金娜 除了1992年代表独联体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外 , 基本上都是代表乌兹别克斯坦比赛 , 而在参加完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 , 她同摔跤运动员克帕诺夫结婚 , 然后安心相夫教子 。但是变故发生在2002年——— 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廖沙被诊断患上白血病 , 为了支付高昂的费用 , 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 , 不停地参加各种体操比赛 , 奔波于世界各地的赛场 。她说:“如果我不参加比赛 , 阿廖沙就活不了 ,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 我根本没有选择 。”
这位妈妈级选手最终夺得了北京奥运会跳马比赛的银牌 。四年后的伦敦奥运会是否还能看到她的身影 , 对此丘索维金娜说:“如果观众们还希望看到我的话 , 我一定会参加伦敦奥运会 。”
获得李宁基金会帮助
李宁基金会负责人听说此事后 , 向丘索维金娜捐赠了2万欧元 , 用以阿廖沙的白血病康复治疗 。由于白血病的治疗费用昂贵 , 并不富裕的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卖掉了房子和汽车 , 但高昂的医疗费依然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由于乌兹别克斯坦医疗条件一般 , 而且政府的补贴也不够 , 2002年底 , 丘索维金娜与丈夫、孩子一起搬到了德国科隆 , 阿廖沙也进入科隆大学的医院进行治疗 。
伊拉克运动员:穿旧衣服参赛
北京奥运会期间 , 一组在网上热传的图片让众多网友热泪盈眶 。图片上 , 两位伊拉克的赛艇运动员连比赛服都没有 , 穿着自己的旧衣服在比赛;美丽的女运动员脚上穿的是一双自己从二手市场上淘回来的跑鞋……他们怀着坚强的信念 , 来到了北京 , 来到了奥林匹克的殿堂 。
穿旧衣参赛感动网友
2008年8月17日下午 , 伊拉克赛艇队出现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 。此时的海德尔·努扎德和哈姆扎·侯赛因·杰布尔已经用上了中国为他们提供的比赛服和赛艇 。就在几天前 , 他们还穿着自己的旧衣服参加比赛 。十几天前 ,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参加奥运会 , 直到2008年7月29日 , 国际奥委会才与伊拉克政府达成协议 , 允许伊拉克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此次北京奥运会 , 伊拉克仅有4名运动员 , 分别参加田径和赛艇比赛 。
海德尔·努扎德和哈姆扎·侯赛因·杰布尔一定会牢记这次北京奥运之旅 , 因为他们在这里受到了主场般的待遇 。在赛艇比赛男子双人双桨复赛中 , 尽管其他对手早已抵达终点 , 但来自伊拉克的海德尔和哈姆扎仍然拼命地划动着船桨 , 在场的数千名观众毫不吝啬地把掌声给了他们 。“能参加北京奥运会我太高兴了 , 这对我们太重要了 , 我们要感谢很多人 。”海德尔激动地说 。由于直到最后一刻才被通知可以参加北京奥运会 , 海德尔和哈姆扎甚至来不及准备自己的赛艇 , 于是 , 北京奥组委特别为他们提供了比赛用的赛艇以及参赛队服 。
让网友想起百年中国
“看到他们为参加北京奥运会所做出的努力 , 我想到了100年前中国的体育健儿 , 那心酸经历让人动容 。”网友们纷纷在网上鼓励伊拉克运动员 , 为他们祈福 。“伊拉克运动员好样的 , 中国人民支持你们”的呼声在网上此起彼伏 。
娜塔莉:单腿美人鱼感动北京
来自南非的残疾运动员娜塔莉·杜托伊特 , 无疑是游泳比赛中最感人的一位运动员 。8月20日 , 在女子10公里游泳比赛中 , 尽管娜塔莉只有一条腿 , 但她仍然完成了比赛 , 并在24名选手中名列第16名 。尽管没有拿到奖牌 , 也没有完成自己定下的争取前5名的目标 , 但娜塔莉开心地说:“参加奥运会的梦想终于成真了 , 我想今天的每一刻都值得纪念 。”
单腿游完10公里赛程
2008年8月20日上午 , 当娜塔莉·杜托伊特带着第16名的成绩从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河道中爬出来的时候 , 她显然对自己的成绩非常不满意 。“第16名不算好 , 我本来有希望进入前5名的 。”
1984年 , 娜塔莉出生在南非 , 游泳天赋极佳的她走上了劈波斩浪的运动之路 , 1998年在马来西亚举办的英联邦运动会上 , 当时才15岁的娜塔莉就进入了800米自由泳的B组决赛 。但是这个女孩的游泳冠军梦因2001年2月的一场车祸被改变 , 她失去了自己的左小腿 。但娜塔莉却在3个月后重新跳进了水中 , 她很快就选择参加残疾人运动会 , 同时也没有放弃和普通人一起比赛 。
一年后 , 娜塔莉就在英联邦运动会上闯进女子800米自由泳决赛 , 被评为杰出运动员;2007年非洲运动会上 , 她夺得女子800米自由泳金牌;2008年5月 , 她在世锦赛上夺得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第4名 , 一举游进北京奥运会 。她说 , “即使只有一条腿 , 我依然能游很远” 。
勇敢地游玩10公里后 , 这位24岁的南非女孩娜塔莉成为首个参加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残疾人运动员 , 而2008奶奶是马拉松游泳首次进入奥运会 , 这项运动的首次奥运之旅因为娜塔莉而显得更有意义 。
许多人都不会忘记 ,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 , 娜塔莉举着南非国旗 , 引领着自己祖国的代表团走进运动场 , 没有人知道她的左腿安的是假肢 , 她像常人一样笑容满面地步入场内 。
罗比娜:冒着生命危险奔跑
2008年8月16日 , 当裹着头巾、身着运动短袖T恤、运动长裤的阿富汗短跑选手罗比娜·穆基亚尔努力冲过100米跑道的终点时 , 整个鸟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虽然最后一个冲过终点 , 但她是以自己的生命作赌注来参赛的 , 她是临时顶替自己的队友阿哈德娅来参赛的 , 而阿哈德娅因赛前接到了极端分子的恐吓信而失踪 。
冒着生命危险来参赛

基本含义历史发展背景实质内容 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的精神

文章插图

罗比娜
虽然罗比娜才19岁 , 但她已是奥运赛场上的“两朝元老” ,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 , 罗比娜与柔道选手弗里巴·拉萨耶成为阿富汗历史上第一批参加奥运会的女运动员 , 对于生命仍受战火威胁 , 妇女参加社会活动仍被视为“行为不端”的阿富汗来说 , 不论结果如何 , 罗比娜和她的队友能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 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
之后的4年里 , 罗比娜一边训练 , 一边还要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我们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地 , 专业的塑胶跑道对我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谭 。”罗比娜说 。
对于阿富汗女运动员来说 , 比艰苦的训练条件更困难的是还得面对落后的观念 , 因为阿富汗男人还不习惯去崇拜一名女英雄 , 阿哈德娅不但被恶言冷语包围 , 甚至还收到过自称来自塔利班武装的死亡通知 , 最终阿哈德娅不得不以“失踪”的方式放弃比赛 。
阿哈德娅的“失踪”并没有让罗比娜畏惧 。她说 , 她拿出每周工作之余的三天时间 , 在自己家附近找块稍微平坦的水泥地开始恢复训练 , 虽然这样很容易受伤 , 但罗比娜说:“这是在阿富汗 , 我们别无选择 。”
为阿富汗妇女“领跑”
对罗比娜来说 , 回家也许比出国需要更大的勇气 。她的教练担心 , 如果电视画面被某些人看到 , 她可能有生命危险 。为了赛场上十几秒钟的尽情奔跑 , 她要以自己的生命作赌注 。可是罗比娜说:“我不在乎 , 我是为阿富汗妇女的权利和自由而来的 。我之所以要跑步 , 之所以要参加奥运会 , 就是希望能为阿富汗妇女开辟一条道路 。”
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和谐、“神人以和” , 从不过分强调人对自然、对自身的挑战 , 也不孤立地、片面地强调 人对自然、天地的超越 , 而是讲究“象天法地” , 向“天”与“地”来学习合乎自然 , 遵循自身限度的立身处世原则 。“天行健 , 君子自强不息 。地势坤 , 君子厚德载物” , 就是讲人要不断进取 , 承担对个体存在的责任 , 但又要有所警惕 , 不要一味强调进取 , 要保持个人、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协调 。这对于主张“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回应与补充 。
中国礼乐文化主张万物和谐 , 阴阳协调 , 以中和、和谐、协调为美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代有所谓“六艺” , 即“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强调的不是技艺的竞赛 , 而是通过技艺的修养来完善人格 , 达到内心的和谐 , 促进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 。这与奥林匹克精神旨在推动人的体育与心灵的和谐发展的理想有着巨大的契合 , 对于当今奥林匹克比赛过度强调比赛成绩 , 忽视心灵提升的现象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主张和 , 而且提倡和而不同 , 强调统一之中的差异、和谐之中的多样 , 在寻求一致的同时包容个别 。对于奥林匹克精神中西方文化对世界其它地区弱势文化的强势压迫与侵犯 , 这是一个很好的回应与补充 。今天 , 奥林匹克文化更应强调不同文化的和谐交流与对话 , 尊重文化身份、文化个性、文化多元化 。这在全球化时代有着重大意义 。
贵生、达生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维度 。中国古代认为 , 人是“天地之心” , “天地之性人为贵” , “天地人之才等耳 , 人岂可轻 , 人字又岂可轻 。”从这种观念出发 , 中国古代文化中不是把对物的追求和占有作为人生的目标 , 而是把提高人的德行修养 , 完善人的内在德性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这对于当代奥林匹克运动中过度商业化、过度竞争化和相应的体育腐败是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回应与补充 。[2]
中国传统自然伦理观念认为天地宇宙间人与万物是都和谐共处的 , 主张克己复礼 , 把人的作用与行为限制在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宇宙秩序之中 。中国古代社会提倡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 , 反对对生命的无度消费和对外物的无度占有 。这种伦理观念对于奥林匹克文化中的过度商业化和兴奋剂丑闻都是有力的回应 , 它从东方哲学和智慧的角度回应了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奥林匹克精神 。同时 , 它对于回答当代人类文明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许多重大挑战提供了启迪 。[1]
精神事迹
编辑
昨晨羽毛球女双小组赛最后一轮 , 上演了两场“不为争胜 , 只想输球”的奇怪比赛 , 让中国体育的颜面荡然无存 。对这种伤害球迷感情更伤害奥运精神的行为 , 世界羽联昨晚重拳“打假” , 宣布取消包括中国选手于洋/王晓理在内的8名“涉假”运动员的参赛资格 。据最新消息 , 中国代表团已经放弃上诉 , 接受处罚 。
两队选手不为争胜只想输
2012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比赛进入小组赛最后一轮 。在女双比赛中 , 被视作是夺冠最大热门的中国一号种子于洋/王晓理 , 以0:2不敌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 , 吃到一场“意外”的败仗 。
让人惊奇的是 , 比赛一开始 , 双方就根本毫无真刀真枪较量的意思 , 而是比谁失误更多 。中国想输球是因为不想在淘汰赛让中国队选手“内战” 。对韩国队来说 , 她们也想输掉这场比赛 , 目的就是让中国选手提前相遇 。因此 , 他们也是一早就打好了输掉比赛的算盘 。双方在场上失误频频丑态百出 , 要么故意发球下网 , 要么回球故意出界 。
更让球迷感到莫名其妙的是 , 出现失误的于洋在失误后非但不感到沮丧 , 反而露出诡异的笑容 。除了这场中韩对抗 , 随后登场的另一对韩国组合河贞恩/金旼贞和印尼组合波利/焦哈利的比赛 , 为了不想在1/4决赛和于洋/王晓理交锋 , 同样消极比赛 , 试图输给对方 。最终河贞恩/金旼贞1:2不敌波利/焦哈利 。
中、韩、印尼8人被认定消极比赛
虽然奥运会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 虽然运动员们都说希望能够在四年一届的盛会上 , 展现出自己最高的竞技水准 。但包括中国选手于洋/王晓理在内的 , 中、韩、印尼共计4对8名选手却集体在温布利体育馆“假打” 。比赛结束后 , 世界羽联很快发表声明 , 宣布对8名选手展开调查和指控 , 指控的理由为“没有尽全力赢得比赛”和“比赛行为严重违反体育比赛精神” 。世界羽联署理会长派山表示 , 这是一件令人深感羞耻的事 , 他非常不喜欢看到这种事发生 , 这有失体育精神的作风 , “这种事发生在奥运会 , 我公开向每一位人士诚意地道歉 , 我感到很不高兴 。”
最终 , 国际奥委会和世界羽联认定:4对选手“未尽全力争取胜利” , 即消极比赛成立 , 取消奥运会接下去的参赛资格 。于洋/王晓理国羽女双头号组合 , 其中于洋曾夺得北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双的冠军 。中国队选择在小组赛最后一轮“挑”对手 , 就是为了保证两队选手都要力争进决赛 , 以确保这枚金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