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许就不会被精神病折磨致死 情绪失控大吼大叫是精神病吗

她也许就不会被精神病折磨致死 情绪失控大吼大叫是精神病吗

1951年4月,一部反映上海解放的电影《和平鸽》正在紧张的拍摄中 。在进行到一场抽血的戏份时,扮演护士的女演员忽然情绪失控,大喊大叫 。经医生诊断她是精神病复发 。
此人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电影皇后——周璇 。
周璇是我国最早的两栖明星,横跨歌唱与电影两大领域,一生共参演43部电影,演唱200多首歌曲,《五月的花》、《马路天使》等影片妇孺皆知 。
不过,璀璨背后的周璇命运凄凉,在事业巅峰时,37岁便撒手人寰,再次印证了红颜薄命的道理 。
张爱玲曾说才女的爱情是“一个漂亮而苍凉的手势” 。漂亮是给别人看的,苍凉是自己的 。
周璇一生想追求幸福,拥有名气和财富,唯独不能收获一份真挚的感情 。先后出现在生命之中的三个男人,一次次将她伤害,直至毁灭 。
01周璇曾在一家杂志上公开过自己的身世:“我一个凄凉的女子,我不知道我的诞生之地,只知道是常熟,不知道我的父母,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姓氏 。”
1920年,常熟一户苏姓家中诞下一个女孩,取名苏璞,家人希望她能像璞玉一般天然纯真 。3岁那年,她被抽大烟的舅舅拐卖给王氏,改名王小红,不料王氏夫妇去世,她又被辗转送给上海一户周姓人家,成了周小红 。
8岁时险些被养父卖到妓院,多亏养母拦下才没有被毁掉 。
王尔德说“生活在阴沟里,依然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
周小红有一副被天使吻过的嗓子,常在水果摊前随着留声机哼唱 。清脆嘹亮的嗓音刚一出口,总会引起围观 。
在人群中有个人一直盯着周小红,频频点头 。他是明月歌舞团的钢琴师张锦文,敏锐地察觉这是一个唱歌的好苗子,回去便向歌舞团汇报 。团长黎锦晖相信张锦文的专业眼光,又听说周小红凄惨的现状,便收下了 。
12岁的周小红没有其他选择,这是一条使她迷惘而又为之神往的道路 。然而,除了娘胎带来的天赋,其他还是一张白纸 。进入专业团体,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黎锦晖安排了许多有经验的老师带她,发声、台词、舞台技巧……周小红聪慧,爱好加用心,让她进步飞快 。
1932年,团里安排周小红参演救国进步歌剧《野玫瑰》,并演唱主题曲《民族之光》,没想到一炮而红 。恰好词曲作者是团长黎锦晖,歌词中有一句“与敌人周旋在沙场之上”被周小红演绎的高亢激昂 。黎锦晖便给周小红改名周璇,为了体现女性的优雅,选取“璇”,意味圆形美玉 。
02团里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再精心打磨,周璇很快会绽放出更刺眼的光线 。然而,“一二八事变”爆发打乱了所有的计划 。日寇的铁蹄让上海社会秩序混乱,明月歌舞团也未能幸免,演员人心浮动,纷纷出逃,歌舞团竟走到了关门的边缘 。
正当稚嫩的周璇不知道何去何从时,一个磁性的男中音告诉她:“别怕,我来带你跑场子 。”周璇认得他是团里的作曲老师严华,平日里很合得来 。
严华成了周璇的灯塔,他一点点教周璇如何唱的更好 。周璇这块璞玉能够变成美玉,离不开严华的精心雕琢 。
两年之后,周璇在上海各大电台联合举办的上海歌星比赛中,一举夺得亚军,并获得“金嗓子”美誉 。从此,在上海七大歌星名单中,有了周璇的位置,风姿绰约的上海滩开始迎来“金嗓子周璇”时代 。
周璇在当时火到什么程度?
闻名作家白先勇在《上海童年》中写道:“当时霞飞路上霓虹灯通宵不灭,上海滩到处都在播放周璇的歌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人人口中哼唱的也都是周璇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