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亲弟弟突然去世了怎么办?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
这个伤感的话题,本人还真遇上了弟弟 。
九年前,我三弟因脑溢血突然死亡 。
噩耗传来,我几乎崩溃 。
父母一共育有四子一女,三弟排行老四 。三弟从小很淘气,读书不认真,仅混了个小学毕业 。因为没有文化,注定了这一生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困难 。但三弟人很聪明,又勤快,心地又善良,这为以后生计创造了条件 。
跟随打工潮,三弟南下去了广州 。从事的建筑业 。
三弟很帅,虽然文化低,但头脑灵活,又能吃苦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不仅挣了钱,还成了家、立了业,娶了个漂亮的弟媳,并添了一儿一女,小日子还算幸福满满 。
就在人丁兴旺、事业有成之时,老天爷很不长眼,故意跟三弟过不去 。这一年,三弟年仅三十八岁 。
得知三弟病逝噩耗,我与其他三位弟弟相约急飞广州,为三弟处理后事 。
家庭的突然变故,我这个长兄压力也大了起来 。
我向单位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专门回老父老母身边,陪陪他们,怕两老有个三长两短 。
【弟弟:亲弟弟突然去世了怎么办?】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老爸老妈很难接受的 。除了以泪洗面,夜不能寐,别无他法 。这一个星期,在煎熬与痛苦中总算挺过去了 。
因为要上班,临走时再三向老爸老妈承诺“三弟的孩子以后我会照看好的”,两老信任的点点头 。
九年过去了,大侄子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小侄女也有了心怡的工作 。
唯独老爸老妈有时候会问“老三什么时候回来?”
我告诉他们“七月十五” 。
鲁迅弟弟周作人的文学造诣怎么样?周作人成名比鲁迅更早,是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也是当时那批作家中艺术创作成就最高者之一,其文学造诣可称一时无两 。

弟弟:亲弟弟突然去世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首先,新文学运动初期创作荒芜
弟弟:亲弟弟突然去世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新文学运动初期只是在理念上有更新,但手法和技术上缺乏足够的积累,作者多是大学生,除了表达小情小绪之外,视野不广,题材不足,不过是用白话文进占古文中风月文章这么一小片领地 。
弟弟:亲弟弟突然去世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弟弟:亲弟弟突然去世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图片说明:今天我们看《新青年》,能读的东西非常少,许多文章枪法凌乱、过于直白,完全不能视为艺术创作 。
弟弟:亲弟弟突然去世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以白话文学初期的代表作家胡适为例,他的欣赏水平就很成问题,比如他不喜欢莎士比亚,且认为《红楼梦》不如《儒林外史》,受徐玉诺影响,又去推崇李渔,可见他根本就没形成比较成熟的审美体系,阅读量太小,体现在创作中,不过是古话新说,谈不上有艺术美 。
弟弟:亲弟弟突然去世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弟弟:亲弟弟突然去世了怎么办?

文章插图
图片说明:胡适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自由主义者,是一位开创者,但坦率说,他的审美水平让人不敢恭维,学问根底不牢,导致名实不副,这也是先生生前遭遇较多批评的一个重要原因 。
胡适力挺的徐志摩出现要相对晚一点,徐志摩的优点是贯通中西,将英国诗歌的韵律融入到白话诗中,这就显得相对成熟一点 。境界如何不提,至少作品是比较完整、有结构了 。
今天再看《新青年》,其中创作水准整体偏低,也就是鲁迅、周作人的东西尚能一读 。
其次,为什么周作人与鲁迅能领先时代
鲁迅在日本学医,第一年平均分也只有60多分,而学医会越来越难,越到后面,淘汰率越高,有日本学者专门考证了鲁迅看幻灯片一说,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鲁迅看到的那张幻灯片,而鲁迅提出幻灯片的说法,已是他离开仙台一年后的事了 。
所以,不妨做这样的假设:鲁迅放弃学医,可能既有看到幻灯片,受刺激的因素,也有对学医前景不太有自信的因素 。
图片说明:鲁迅(左二)在日本留学时的照片,此时的外号是“富士山”,因为他将头上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称为“富士山”,所以大家反过来以此为外号,跟他开玩笑 。鲁迅回国后,不得不配上假辫子,因此又得到一个外号,叫“假辫子” 。
鲁迅离开仙台后,并不是马上转向文艺,而是观望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选择文艺 。
鲁迅、周作人在日本的好处在于他们没有专业,属于游学,二人又非常刻苦,特别是周作人,学会了德语、希腊语等,所以他们对世界文艺作品有比较广泛的涉猎,特别是鲁迅受到了俄罗斯文学的很大影响,俄罗斯小说是当时世界上公认最好的,取法乎上,自然是国内那些只有概念、没有阅读的创作者所无法比的 。
图片说明: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时,因为鲁迅脾气暴躁,曾当众殴打周作人,所以周作人的性格中有畏惧、胆怯的一面 。回国后不久,他很快成名,却又生了一场大病,差点病死,整整休息了一年,在鲁迅的帮助下才痊愈,这更让周作人的性格转向消极 。
周作人虽然也参与了东欧小说的翻译,但他涉猎更广泛,从修养、眼界来说,他胜过鲁迅,但从专精来说,不如鲁迅 。
其三,周作人与鲁迅为何文坛地位这么高
鲁迅写小说,一炮走红,这就不必说了 。
周作人成名更早,因为他眼界宽,所以扶持了很多作家,到相当时期,只要经过周作人认可的作家,不仅出版容易,且能迅速成名,所以周作人成为文坛当路之人,况且他有文学研究会、北大、《语丝》主编(《新青年》转向后,《语丝》与《新月》成为文青成功的不多的通路)的三重身份 。
图片说明:《语丝》曾是无数文青心中的圣地,能在上面能发表文章,是个人成功的重要路径 。
周作人本人擅长写小品文,当时中国文学虽开始引入西方小说,但在传统上,依然以诗歌、散文为尊,周作人的小品文继承了这个传统,自然被同时代的人所钦佩 。
周作人也写过白话诗,但说实话,写的不算太好,和鲁迅一样,都有点放不下架子 。
周作人的小品文恬淡、幽静,有一种特别的风度,直追明代风骨,非常有味道,但也有缺点:一是散文毕竟好写,二是过于追求淡味,有时比较松散、随意 。
图片说明:作家高长虹,他与鲁迅曾合作了近一年,鲁迅对他极为信任,但后来鲁迅受霍邱帮的蛊惑,对高长虹产生了怀疑,加上高长虹又撰文攻击鲁迅,导致二人交情破裂 。鲁迅对高长虹的转向长期感到困惑,霍邱帮作家便欺骗鲁迅说,高长虹看上了许广平 。鲁迅在《飞天》的结尾还特意讽刺了一下高长虹 。
鲁迅也很注意培养后人,他主要的舞台是《语丝》,后来又和高长虹搞了《莽原》,想另立门户,但没成功,更麻烦的是,高长虹与鲁迅身边的霍邱作家群(李霁野、台静农等,他们都是安徽霍邱人,因为懂英语,补足了鲁迅只懂日语、德语的短板,足以和新月派抗衡)产生了冲突,这个冲突最终搞得鲁迅很狼狈 。
其四,周作人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一脉
中国现代文学一直是向西方学习,但也出现了低仿的问题,很多小说最终成了革命文学,只有口号,没有内容,失去了文学性 。鲁迅虽然批评了这种倾向,但在左联的辖制下,他到后期也不是太明确地表达态度,最终也走上了为革命而艺术的道路 。
而另一派为艺术而艺术,涌现出凌叔华等得到国际认可的作家,但整体上看,他们写作的民族性不够,基本就是外国小说的翻版 。
倒是周作人主张的为人生而艺术得到比较大的发展,以后形成了京派,其中作家有废名、沈从文、李健吾、萧乾、林徽因等,沈从文还差点获得了诺奖,这种保持中国文化特有的抒情态度的文学,往往能打动世界 。
图片说明:京派作家第二代掌门废名,他的创作极富个性,可惜因疾病等原因,创作量较少,他是周门四学士之一,周作人晚年对他十分关注 。可惜以废名之怪、个性之强,怎么可能逃过特殊时代?他被当成牛鬼蛇神关在宿舍中,别人问里面有人吗,他回答说没人,别人奇怪,你不是人吗?他回答说,我是牛 。
当然,周作人本人不写小说,他只是“作家中的作家”,他的主张最终开枝散叶,成为主流,这也说明他眼光独到、腹笥甚宽 。
当然,周作人后来成了汉奸(对此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这是不能赞成的,但人与文最好分开来看,周作人的行为值得商榷,但他的文章是不错的,不读是个人的损失,可惜目前找不到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