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登记档案您了解多长 婚姻登记档案治理办法

关于婚姻登记档案您了解多长 婚姻登记档案治理办法

为做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工作,我市正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工作 。16日,采访人员走进我市率先开展这项工作的西工区民政局,探访婚姻登记处档案室,为您揭开婚姻登记档案的神秘面纱 。
结婚登记“跨省通办”有了时间表
目前,西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档案室保存婚姻登记档案13万余份 。
“去年,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率先对保管的历史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拍照、扫描,制作婚姻登记电子档案,截至目前已完成8万余份 。”西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温茜说,预计今年8月全部完成 。
“婚姻登记档案是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撤销婚姻、离婚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证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凭证作用的各种记录 。”温茜说,囿于历史原因,相关婚姻登记档案一直由各地民政部门单独治理 。
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到推动婚姻登记档案电子化是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前提条件,还给出了相关工作的详细时间表 。
结婚登记:申请人可在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不受户籍地限制 。2020年至2022年10月进行“省内通办”试点,2022年10月至2024年年底进行“跨省通办”试点,力争2025年年底前在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全面实行全国“跨省通办” 。
离婚登记:申请人可在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不受户籍地限制 。在开展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基础上,条件成熟时实施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 。
婚姻登记档案的保管期为100年
新人结婚时,亲朋挚友都会祝福他们“百年好合”,很少人知道,婚姻登记档案的保管期恰为100年 。
“《婚姻登记档案治理办法》规定,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及时将办理完毕的婚姻登记材料收集、整理、归档;使用计算机办理婚姻登记所形成的电子文件,应当与纸质文件一并归档 。”温茜说,根据规定,婚姻登记档案的保管期为100年,对有继承保存价值的可以延长保管期直至永久 。
以结婚登记为例,《婚姻登记档案治理办法》规定,居民办理结婚登记(含复婚、补办结婚登记)形成的材料应当归档,包括结婚登记审查处理表、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或申请补办结婚登记声明书,还有当事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及其他有关材料 。
温茜介绍,在2004年及以前,市民办理结婚登记,当事人要提供双方工作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介绍信 。2004年以后,市民办理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提供介绍信,男女双方持本人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即可办理结婚登记 。
1986年前后结婚证上开始贴新人合照
据了解,西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档案室存档的婚姻登记档案,最早的年份为1968年 。
为何没有更早的婚姻登记档案?温茜表示,1987年9月,我国出台档案法,以法律形式要求加强档案治理,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 。早期的婚姻登记档案散落在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及一些大型厂矿企业,各种历史原因使得婚姻登记档案没有全部移交给婚姻登记机关 。
【关于婚姻登记档案您了解多长 婚姻登记档案治理办法】西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提供的1968年12月31日的一份婚姻登记档案显示,结婚申请书为繁体字印制,男女双方同龄,均为23岁,没有贴照片,也没有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
采访人员看到,该结婚申请书上有“我俩自愿结为夫妻,并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请准予结婚登记,发给结婚证”字样,下方是申请人签名和指印 。申请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籍贯、民族、曾否结(离)过婚、现在住址和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