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种方式 315打假是什么意思

“3·15”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真的了解吗? 消费者享受哪些权利? 又如何维权?
一年一度的“3·15”再次到来!
对于“3·15”你真的了解吗?
消费者享受哪些权利?
又如何维权?
这些你都清楚吗?
那请跟上小编步伐~
了解一下
“3月15日”
“3.15”等于打假日?
“3.15”的全名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现称国际消费者协会)于1983年设立的 。
“3.15”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4年 。那年12月,中国消费者协会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
它的宗旨可不是简单的打假,而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
“3.15”的内涵这么多,你还认为它只是打假日吗?
消费者还有什么权利?
安全权
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
知情权
法律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
自主选择权
法律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
公平交易权
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
求偿权
法律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
结社权
法律规定,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 。
获得知识权
法律规定,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
受尊重权
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种方式 315打假是什么意思】监督权
法律规定,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
小编碎碎念: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真的对自己的权利了解了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九项权利,无论哪一项权利被侵犯了,都可维权,而打假只涉及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几项 。我们的权利还有更多 。
警惕网络钓鱼
支付账户密码应另设
支付账户的登录密码、支付密码,应与登录网站的常用密码有所区别 。同时,最好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习惯 。
不要轻易扫描二维码
“无现金”消费应尽量选择信誉度高的正规商户,谨防“山寨”应用软件 。不要轻信扫码送礼品、打折、优惠促销等活动 。
慎用公共WiFi
在连接公共免费WiFi前,最好与工作人员确定一下哪个才是商户提供的WiFi 。不要打开WiFi自动连接功能,以减少连接上“钓鱼”WiFi的风险 。切勿在连接公共WiFi时输入重要个人及账号信息 。
警惕“钓鱼网站”
不要轻信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到的“低价”网站和来历不明的网站 。支付前一定要确认登录的购物网站或网上银行的网址是否正确 。不要轻信收到的链接、压缩包、图片和二维码等信息 。
好消息!这几个热线电话要统一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制定下发《关于整合建设12315行政执法体系更好服务市场监管执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求2019年12月底前,整合原有投诉举报五条热线(12315、12365、12331、12358、12330),统一使用12315热线号码,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统一使用全国12315平台 。
3·15特别提醒您
遇到过这种情况
“先签收后验货”
“禁止自带酒水”
“特价、促销商品概不退换”…
这些其实都是霸王条款
我们可以通过合法渠道给商家适当的建议哦~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种方式 315打假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种方式 315打假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种方式 315打假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种方式 315打假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种方式 315打假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种方式 315打假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种方式 315打假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列举出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几种方式
请收下
一、明白自己的权利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权、获得知识权、人格尊严权和监督举报权 。
二、不忘索要发票 。
发票不仅是购物的凭证,更是消费者维权的基本证据 。因此,消费者在购物时千万不要忘记索要发票并予以妥善保管 。除此之外,还有保修卡、信誉卡、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警示标志等凭据,都要保管好,以备急用 。
三、牢记维权时限 。
根据国家《部分商品维修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国家对部分商品维修更换退货时间做了如下规定:
(1)“7日”规定 。产品自售出之时起7日内发生性能故障,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
(2)“15日”规定 。产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换货或修理;
(3)“三包有效期”规定 。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 。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实施三包的18种商品,如彩电、冰箱、自行车、空调、手表等的三包有效期,整机分别为半年至1年,主要部件为1至3年 。三包有效期应扣除因修理占用的时间,换货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换发之日起重新计算 。
(4)“30日”和“5年”的规定 。修理者应保证修理后的产品能正常使用30日以上 。生产者应保证在产品停产后5年内继续提供符合技术要求的零配件 。
四、运用维权渠道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4条明确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五种途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请记住
以后遇到各种被侵权的情况
请直接拨打12315投诉电话!
对于产品造假、质量伪劣、欺骗消费者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