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肫衣的功效 鸭肫怎么读

鸭肫读音是yā zhūn
鸭肫即鸭胃、鸭胗,形状扁圆,肉质紧密,紧韧耐嚼,滋味悠长,无油腻感,是老少皆喜爱的佳肴珍品 。鸭肫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烟酸、维生素和钙、镁等矿物质 。中医认为:一般人皆可食用 。上腹饱胀、消化不良者,可多吃鸭肫 。尤其是胃病患者,食用鸭肫可帮助促进消化,增强脾胃功能 。
鸭肫衣
拼音Yā Zhūn Yī
别名鸭肫内皮(《本草求原》),鸭肫皮(《药材资料汇编》),鸭内金(《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
出处《纲目》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砂囊的角质内壁 。将鸭杀死后,取出鸭肫,剖开,剥取内壁,洗净晒干 。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
性状干燥砂囊内壁,呈类圆形盘片状,如鸡内金而较厚,表面呈黑绿色或紫黑色,稍有皱纹 。质松,断面角质 。气腥,味微苦 。
【鸭肫衣的功效 鸭肫怎么读】功能主治治诸骨鲠,噎膈翻胃 。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1钱 。
复方①治诸骨鲠:鸭肫衣炙研,水服一钱,取其消导 。(《纲目》)
②治噎膈翻胃:鸭肫衣数十个 。晒干微炒,为末,每早烧酒送下六分,频服 。(《经验广集》鸭肫散)
备注本品在四川、云南及湖南等地,与鸡内金同等使用 。参见”鸡内金”条 。
摘录《中药大辞典》

鸭肫衣的功效 鸭肫怎么读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