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原因 腊月和正月是几月


形成原因 腊月和正月是几月

文章插图


形成原因 腊月和正月是几月

文章插图

(一)为什么把农历一月称为“正月”?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里来是新春”……
为什么把农历一月称为“正月”,这个“正(zhēng)”表示什么意思呢?
在我国上古时期,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尽相同 。据说,夏朝把一月作为每年第一个月,而商朝、周朝、秦朝却分别把十二月、十一月、十月作为每年的第一个月 。这些朝代每更改月份次序,都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 。

形成原因 腊月和正月是几月

文章插图

所谓“正”就是改正的意思 。据此可推知:“正月”的“正”应读为“zhèng” 。
周朝时,国家大事都安排在每年开头的正月处理,所以“正月”又名“政月” 。秦始皇(嬴政)正月出生,取名为“政” 。他觉得“正月”的“正(zhèng)”和自己名字同音犯忌,就下令把“正月”的zhèng改读为zhēng 。后来,正月也称“新正zhēng”,正月初一称为“正zhēng旦” 。这种读法一直沿用至今 。

形成原因 腊月和正月是几月

文章插图

(二)为什么把农历十二月称之为“腊月”呢?
汉朝应劭《风俗通义》载:“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又载:“阴历十二月也,以是月腊祭百神,故谓之腊月 。”意思是:阴历十二月,在这农闲的岁末,打猎获取禽兽,以祭祀祖宗和神灵,辞旧迎新,所以称为“腊月” 。
古人非常重视祭祀,认为祭祀乃是“国之大事” 。把岁终祀祖先、祭众神的祭奠仪式称为“腊” 。商朝时,每年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规模浩大,礼仪隆重 。后将冬祀称为“腊祭”,就是在腊月合祭众神 。

形成原因 腊月和正月是几月

文章插图

古时年终十二月属于“祭祀之月”,这个月份以祭祀为中心内容 。究其形成原因:一、年岁交替,须祭祖祀神;二、天寒农闲,劳力充裕;三、野兽冬眠,狩猎良机 。
古代历法,把阴历十二月称为“腊月”,把举行冬祭这天称为“腊日” 。最初“腊日”并不固定,可灵活掌握 。到了汉朝,规定冬至后第三个戍日为“腊日”,祭祀诸神 。在旧时,腊月也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时机 。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动物类食品,一律称为“腊味”,如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腊肠等 。

形成原因 腊月和正月是几月

文章插图

【形成原因 腊月和正月是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