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

01、海地
海地全称海地共和国 , 法语:République d’Ha?ti;克里奥尔语:Repiblik Ayiti , 印第安语意为“多山的地方” 。
海地是西印度群岛中的一个岛国 , 位于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的西半部 , 首都太子港 。

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

文章插图

海地地图
海地总面积约27797平方公里 , 近似于2个大连市的大小 。
海地的海岸线长1080多公里 , 东接多米尼加共和国 , 南临加勒比海 , 北濒大西洋 , 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 。
02、贫穷的海地
海地人口约为1150万人口 , 95%为黑人 , 主要信奉天主教 、基督新教 、伏都教 。首都太子港人口约276万 。
海地全境75%为山地 , 仅沿海和沿河有狭窄平原 , 海地一词就是印第安语中“多山之国”的意思 。
海地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 , 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
海地主要矿藏有铝矾土、金、银、铜、铁等 , 其中铝矾土储量较大 , 约1200万吨 。
由于长年砍伐 , 海地的植被都是次生植物 , 包括热带稀树草原、热带旱生林、半荒漠热带旱生灌丛、热带落叶林、半常绿季雨林、热带雨林、山地常绿林等植物 。

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

文章插图

海地山林
海地经济以农业为主 , 全国近2/3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 但海地耕地缺乏 , 可耕地面积55.5万公顷 , 其中12.5万公顷为可灌溉地(只有半数有灌溉系统) , 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 耕作技术十分落后 。
加上海地自然灾害频繁 , 因此 , 海地农业产量很低粮食不能自给 , 每年耗费2亿多美元外汇进口粮食自然灾害频繁 , 严重依赖外援 。接受援助超80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2020年海地GDP83.5 亿美元 , 也就是说海地一年的收入基本和外援相等 。
海地人均854美元 , 人均日收入仅为2.34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2% , 通货膨胀率为23.8% , 失业率为23.9% , 全国有2/3人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 。
2009年 , 海地加入加勒比共同体 。
2010年 , 由于地震的严重破坏 , 经济负增长7% 。
2011年以来 , 政府以灾后重建为工作中心 ,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经济有所恢复 , 但灾后重建进展未达预期目标 。
因此 , 海地成为拉美地区文盲和失业率最高、人均寿命最低、经济最落后的国家 。
海地人民真的穷到“吃土” , 饥饿的海地人民会在泥土里 , 加入盐和植物油 , 像捏面团一样捏出泥团 , 做成“泥土饼干”果腹 。

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

文章插图

海地人民吃的土饼
03、最早独立
海地原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族居住地 , 伊斯帕尼奥拉岛被发现时 , 岛上居住着约100万印第安人 , 主要为泰诺人 , 岛的西北部居住着少许西沃内人 。
1492年 , 在哥伦布的首次航行中 , 哥伦布发现了海地 。
1493年 , 哥伦布在伊斯帕尼奥拉岛北海岸建立了伊莎贝拉殖民地 , 海地岛的殖民统治就此开始 。

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

文章插图

哥伦布
1502年 , 伊斯帕尼奥拉岛正式沦为西班牙美洲殖民地 , 岛上印第安人的军事反抗被粉碎 。
不久 , 海地岛的印第安人几乎全部被灭绝 。
自此之后 , 海地开始出现少量白人奴隶主和大量黑人奴隶 。
1790年10月 , 海地北部发生由自由黑人和混血人发动的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 。
海地国父杜桑·卢维杜尔领导了这次起义 。1801年7月1日 , 杜桑颁布第一部宪法 , 宣布永远废除奴隶制度 , 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私人财产不可侵犯 , 提倡贸易自由 。
这天成为海地国庆日 。
杜桑任终身总统并有权选择继承人 , 杜桑因此被称为海地国父 。
1802年 , 杜桑领导海地军民抗击拿破仑·波拿巴派来的远征军 , 后因军事失利被迫议和 。
6月7日 , 与法军会谈时 , 因上当受骗被法军逮捕 , 后被押送法国 , 1803年4月7日病逝于狱中 , 享年60岁 。

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

文章插图

海地国父杜桑
但杜桑领导的武装起义 , 为海地赢得了独立 。
1803年11月29日 , 海地正式公布《独立宣言》 。
1804年1月1日 , 杜桑部下下让-雅克·德萨林将军海地的第一位统治者和第一位皇帝 , 并宣布成立海地国 , 海地正式独立 , 这一年是中国清朝嘉庆九年 。
海地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早获得独立的黑人国家 。

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

文章插图

海地国旗
04、政变最多
海地独立后 , 政局非常动乱 , 截止目前 , 海地独立217年 , 政变多达30多次 , 平均两年不到发生一次政变 , 海地成为世界上政变最多的国家 , 没有之一!
1806年 , 在海地正式独立的第二年 , 海地皇帝德萨林就被暗杀 。拉开了海地最高统治者频繁遇害的序幕 。
德萨林死后 , 海地结束帝制 , 成为总统共和国 , 亨利·克里斯多夫成为总统 , 但他很快就在1811年自立为王 。
他的倒行逆施激起海地人民的反对 , 1820年 , 克里斯多夫在一次政变中吞枪自尽 。
此后 , 海地在帝制、共和制两种模式不断切换 , 每一次切换都是鲜血淋漓、杀戮不断 。
此后 , 海地逐渐确立了总统共和制 , 但是依旧没有结束混乱局面 。
仅在1908年到1915年 , 海地发生了6次政变 , 更换了8位总统 。
1957年9月 , 弗朗索瓦·杜瓦利埃博士发动军事政变 , 成为海地总统 , 从而开始了杜瓦利埃家族对海地29年的统治 。
1988年 , 海地举行首次民主选举 。
1990年 , 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被选举为总统 , 但他的任期被军事政变破坏 , 两次流亡海外 。

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

文章插图

海地总统
因此 , 总统被暗杀 , 在海地不算什么新鲜事 , 海地有着悠久的总统遇害传统 。
2021年7月7日 , 被暗杀的海地总统若弗内尔·莫伊兹远不是结束 。
05、罪魁祸首
海地之所以贫穷、混乱 , 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国内的种种问题 ,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 。
海地距离美国只有1 200 km , 这样的距离 , 注定海地深受美国影响 。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 美国通过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引申”而扩大了门罗主义的范围 , 获得了波多黎各和古巴 , 为美国在加勒比海国家发生内乱或“欧洲人占领”时实行干涉作了辩护 。
1914年11月 , 海地政变时 , 美国海军就派了一艘巡洋舰到太子港 。
1915年7月 ,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子港登陆 , 正式入侵海地 , 很快控制了局面 , 遴选出一个亲美的傀儡总统 。
海地经济、政治、军事全部被被美国监管 。美国占领海地一直到了1934年 , 时间长达19年 。

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

文章插图

太子港
此后 , 美国虽然从海地撤军 , 但对海地影响无处不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海地就是因为美国的关系 , 对法西斯轴心国宣战 , 海地也是反法西斯联盟的一员 。
二战后 , 美国屡次干涉海地内政 , 实施经济封锁 , 使海地愈发贫困 。
据路透社消息 , 这次莫伊兹被暗杀 , 袭击者就自称是“美国缉毒局特工” 。
美国第一时间否定此说 , 至于是不是只有天知道 。

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

文章插图

海地国徽
06、与中国
1954年 , 海地和蒋介石政府建立所谓的”邦交” , 目前仍和台当局保持“邦交”关系 。
2018年 , 前台“友邦”布基纳法索宣布与台当局“断交” , 台当局为“维稳邦交” , 在当年5月29日 , 邀请各“邦交国”元首访台 。
最先“打前阵”赴台的正是海地总统莫伊兹 。当然 , 他的目的就是钱!
台当局立即砸1.5亿美元(约45亿新台币)贷款给海地 。
因此 , 海地至今没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
但是 , 我们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 世界影响逐渐扩大 。
海地不可能和中国断绝联系 。
1996年 , 当时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和时任海地外交部长郎尚签订了互贸协议 。
1997年 , 中国驻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在太子港设立 。
2004年10月 , 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员赴海地维和 , 这是我国第一次派成建制的防暴警察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维和部队 , 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一个分支机构) 。
中国国旗在太子港迎风飘扬 , 为海地人民带来和平和稳定 , 为维护海地和平、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维和部队也做出了伟大牺牲 。
海地时间 , 2010年1月12日下午 , 海地发生7.3级强烈地震 。
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和驻海地维和警察部队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等8名英雄同志被埋在废墟下 , 于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6分许 , 壮烈牺牲!

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

文章插图

牺牲在海地的中国维和警察
结语、
【资源气候植被 海地是哪里】写了这么多 , 食堂只想说 , 活在中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