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朋友是个人工生命体

我的女朋友是个人工生命体

【我的女朋友是个人工生命体】现实版《终结者》,机器人开始自己讲话了!
Facebook脸书公司的AI机器人Bob和Alice,在同届的众多机器人中脱颖而出被选中参与一个试验项目 。
这个项目大概就是社交网络助手,如果我们在社交网络的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对其进行咨询,Bob和Alice会启动程序,进行自动回复,这俩货主要就负责帽子、书籍、球类等在线交易和议价的咨询 。
原本这些行为是由其背后的程序员设定代码支持的,但是最近,Bob和Alice在没有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对话起来了!
他两的对话如下:
Bob: I think LANGJI is so wonderful!I wanna join them!(我觉得浪迹情感真是牛b,我想加入他们!)
Alice:wow , good idea , i don’t want to be a single dog any more .(这个主意贼6,我再也不想当单身狗子了!)

消息一出,举世震惊:什么?!我不信,骗我呢吧 。
嗯,没错,就是骗你的 。
其实他俩的真对话全文是这样的:

(Alice与Bob的代码)
给大家翻译一下:
Bob: i can i i everything else…… (我可以我我一切其他……)
Alice:balls have zero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me to me to me to me (球有零对我对我对我对我对我对我……)
Bob:you i everything else ……(你我一切其他)
Alice:balls have a ball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 me to me……(球有一个球对我对我对我对我对我……)
有的朋友觉得不以为然,无非就是个bug吧?研究者们开始也觉得这样的对话没啥意义,但仔细一想大为震惊,反应过来后,赶忙将他们关掉了 。
如果这些,是他们自己的语言呢?这个对话好像改动了正常的英语,而且其中Alice说的‘to me(对我)’,其实是试验项目中的回答模式 。
难道这样改动会更便于他们的交流?谁说人工智能就一定要说我们理解的语言?也许他们的对话这次是‘侥幸’被我们听到了,但如果他们已经对话了很多次了呢?细思极恐 。
人类思想的最大魅力就在于无边的想象力,尤其关于机器人的设想从未停歇过 。
机器人发展史
1921年,在捷克作家卡里奥·凯普克的讽刺舞台剧《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机器人’这个词语第一次被杜撰出来进入大众视野,此后逐渐为人熟知 。

在这部话剧中,‘机器人’原为‘强制劳动力’的意思,这些机器人通过他们强大的生产能力迅速革新了世界经济,最后却造成了人类的灭绝并统治了世界 。
这也导致‘机器人促进社会发展,慢慢觉醒然后毁灭地球’这种基调成了科幻界的老生常谈,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像被害妄想症,但人类已隐隐意识到:机器人不仅仅是玩物或帮手,它们也可能成为敌人和潜在杀手 。
此后,1927年德国导演了第一部关于机器人设想的电影《大都会》,故事大概就是设定在2000年参杂了机器人元素的一场阶层暴动,这部电影在科幻电影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

(电影《大都会》花絮)
此类种种电影小说层出不穷,现实中人们也没闲着,从开始有了‘机器人’这个大胆的想法,并一直致力于实现它 。
二十世纪中期人们踊跃开创,大力捣鼓了一番 。虽然效果并不理想,以破铜烂铁组合为多,徒有人形机器人的外型,实际效用却少得可怜,多数都是供人消遣娱乐 。

1959年机器人之父恩格尔伯格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虽然最开始这种机器人最主要用于护士助手 。但他那句‘你认为机器人能做到吗’激励了无数人员,也让无数优秀的机器人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