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饬:爱美的古代女子是如何捯饬自己的? ?

“捯饬”这个词很有意思倒饬,呵呵 。

倒饬:爱美的古代女子是如何捯饬自己的? ?

文章插图
从大的方面讲,古代女子捯饬自己的方式和现代女子差不多,大体是从衣物鞋袜、首饰和化妆几个方面入手 。
倒饬:爱美的古代女子是如何捯饬自己的? ?

文章插图
古代物质匮乏,生产能力低下,普通百姓的衣物很少,女子也是一样 。而且古代衣物的样式比较单一,材质和颜色的变化也非常少,女子想要在衣物、鞋袜上修饰自己,让自己独特一点,难度非常大,无法讲究什么色彩搭配,什么款式的变化 。但是,心思巧妙的女子仍然可以给自己弄一个新鲜的鞋样,一个好看的花边,或者把衣裙裁剪得更得体更好看 。
同样,首饰一般价格昂贵,普通女子戴不起,能有一副手镯、耳环,有几件钗梳,就很不错了 。
所以,古代的女子一般会在自己的妆容上、发式上下工夫,既省钱,效果也很好 。
这其中,发式、眉形的变化最多,自由度最大,也最容易引起异性的关注 。下面简单从发髻、描眉等方面谈一谈 。
女子梳髻的历史相当悠久,据说周文王时代就有一种“凤髻”,特点是梳得很高 。另一种可以随着女子的步子轻轻摇晃,称为“步摇” 。
不同时代流行不同的发髻,比如秦始皇时代的神仙髻,汉代的迎春髻、垂云髻、同心髻,隋代九真髻,唐代半翻髻、乐游髻、望仙髻、回鹘髻等 。
发式的变化需要梳、钗、笄、篦、簪等饰物,帮助头发定型,这类首饰可以是金、银或者玉质的,也可以是象牙、玳瑁或者翡翠,都非常昂贵,普通人家当然用不起,只能用廉价的铜,或者干脆拿枝条来用 。
整理发式是很费力气的一件事,后来一些聪明的女子借用假发,事先做好发型,像现在的假发套一样,可以随时取来,直接戴到头上,也可以很方便地取下来,可以重复使用,称为“假髻”或者“假头” 。
女子画眉的历史同样悠久 。
《格致镜原》中称:“黛,代也 。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 。”
也就是说,古代女子是把天生的眉毛除去,再人工把眉描画出来 。
提起画眉,最有名气的一个人物竟然是个男子,时代也很早,是西汉宣帝时的张敞 。张敞担任过京兆尹,政绩不错 。张敞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喜欢为他的妻子画眉 。
画眉的时候,眉的形状最重要,变化虽然多种多样,归结起来其实很有限,不外两种:要么纤长,要么窄阔 。
东汉的都市里时兴一种宽眉,流传到外地之后,因为地域的隔绝,被民间误解和夸大,最后画成了宽阔的四边形 。当时在长安城中流传着一个谚语:“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黛眉画得很宽,竟然占去半个额头的面积,非常夸张 。
【倒饬:爱美的古代女子是如何捯饬自己的? ?】与阔眉不同的是纤眉和长眉 。
历史上,女子的眉式相当多,据说唐玄宗很懂得欣赏女子的眉式,曾经命令画工精选眉式,绘制成《十眉图》,带着一点皇家标准的意味,分别是: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眉,分稍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 。
眉型之外,还有眉的颜色 。
文献中多有“粉白黛黑”的说法,说明用螺黛描成的眉,为黑色 。唐代的韩愈最早使用“粉白黛绿”,后来诗文中也有“翠眉红妆”的搭配 。其中缘故,可能与不同时代使用的画眉材料有关 。
画眉的同时,古代某些阶段,女子还要把额头涂上颜色 。
岁月长久,“蛾眉”逐渐成为女性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