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牛马,唐朝人说“马牛而襟裾”是何意?牛马为何会穿上人的衣服?

“马牛而襟裾”这句话很有名什么是牛马,毛泽东曾经对此进行过深入的阐述 。并非指马和牛穿了人的衣服,而是比喻有的人和牛马一样,只不过穿了衣服而已 。什么样的人和牛马一样呢?

什么是牛马,唐朝人说“马牛而襟裾”是何意?牛马为何会穿上人的衣服?

文章插图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什么是牛马,唐朝人说“马牛而襟裾”是何意?牛马为何会穿上人的衣服?

文章插图
专指不通古今的人 。
什么是牛马,唐朝人说“马牛而襟裾”是何意?牛马为何会穿上人的衣服?

文章插图
“古’”就是历史,从自盘古开天辟地到现在,这个中间过程就叫“古” 。“今”就是现在 。不仅要对当今世界深入了解,还应当熟知人类历史,人的思维才能足够全面,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
什么是牛马,唐朝人说“马牛而襟裾”是何意?牛马为何会穿上人的衣服?

文章插图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的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
“古人讲过:‘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就是说:人不知道古今,等于牛马穿了衣裳一样 。什么叫‘古’?‘古’就是‘历史’,过去的都叫‘古’,自盘古开天地,一直到如今,这个中间过程就叫‘古’ 。‘今’就是现在 。我们单通现在是不够的,还须通过去 。延安的人要通古今,全国的人要通古今,全世界的人也要通古今……通古今就要学习,不但我们要学习,后人也要学习 。”这句话出自唐朝的韩愈《符读书城南》: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意思就是:雨后的一滩水,因为它没有源头,早晨还是满的,到了晚上就干涸了 。人如果不学习不了解历史,就好像牛马穿了人的衣服一样,不明事理,为人处世也会陷于不仁不义,如何还能指望得到名声和赞誉呢?
有个反面的例子:
西汉大将军霍光 。他的三个儿子不学无术,不通古今,整天吃喝玩乐调戏妇女,霍光直到后不仅不训责儿子,还说:“自己小时候吃尽了苦,发誓不让儿孙再吃苦 。反正自己家中什么都有,随他们去吧!” 。霍光去世后全家被灭族 。
而毛泽东一贯孜孜不倦地学习历史典籍,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研究,并且教育自己的子女也要学习历史 。
1941年,他给毛岸英、毛岸青寄去了《三国志》《高中外国史》《高中本国史》《中国历史教程》等历史书籍,供他们学习 。
1947年9月,他给毛岸英写信说:
“你要看历史小说,明清两朝人写的笔记小说 。”毛泽东认为:只要是人,不愿意去做牛马,就要学习,就要懂得一些历史知识 。如果一个人对人类历史完全不了解,其实就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 。
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个人藏书近十万册 。
毛泽东熟读历史典籍 。不仅在他的书屋里有大量的图书,甚至他睡觉的床上,专门有一侧堆放了大量的图书,可以在床上随时翻看 。
在井冈山时,毛泽东经常在口袋装书,一有空就看,后勤部门专门在他衣服上做了两个大口袋放书 。
战争时期,部队攻打茶陵,到了谭延闿的老家 。谭延闿曾是清末进士,后任湖南都督、湘军总司令等职务 。从他家的藏书楼发现了《三国演义》等藏书 。
毛泽东大喜过望:“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了,快乐不可言!”
对于年纪相对比较大的人,毛泽东认为:人到五十五,才是出山虎 。
“我们干部中间,有一些年纪比较大一点的,他们以为年纪大了学习没有希望,我以为这个想法是不对的 。年纪大一点谁说不行呢?有句古话:‘人到五十五,才是出山虎’ 。那末,你若是五十四岁的话,还是青年呢!”他批评有的同志:
【什么是牛马,唐朝人说“马牛而襟裾”是何意?牛马为何会穿上人的衣服?】宁可挑大粪,不愿学理论 。真可谓一针见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