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联欣赏 海纳百川的下一句

千古名联欣赏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 曾写一联以自勉:
“有志者 , 事竟成 , 破釜沉舟 ,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 天不负 , 卧薪尝胆 , 三千越甲可吞吴 。”
他用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兵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故事 , 表达了他发奋苦读的坚定决心和豪情壮志 。
清代名臣林则徐自勉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 , 查禁鸦片时期 , 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 。上联谆谆告诫自己 , 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 , 才能把事情办好 , 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 , 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 , 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 , 挺立世间 。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 , 令人钦敬 , 为后人之鉴 。
孙中山挽秋瑾:
江户矢丹忱 , 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 , 愧我今招侠女魂 。
中 山先生对秋瑾追求真理 , 投身民主革命 , 英勇献身的历程作出高度的概括和赞扬 。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爽气西来 , 云雾扫开天地憾 ;
大江东去 , 波涛洗尽古今愁。
此联气势磅礴 , 胸襟开阔 , 足以与那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相媲美 。
〔明〕黄石斋回绝洪承畴劝降联:
史笔流芳 , 虽未成名终可法 ;
洪恩浩荡 , 不能报国反成仇。
此联为黄石斋回绝洪承畴劝降所作对联 , 联中巧妙用谐音嵌入
【千古名联欣赏 海纳百川的下一句】捐躯殉国的一代名臣史可法和变节投敌的洪承畴二人名字 。
〔明〕顾宪成题《无锡东林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 ,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 事事关心 。
此联是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 , 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 , 又关心国家大事的壮阔胸怀 , 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思想的一个反衬 。
〔明〕王守仁题于谦庙:
赤手挽银河 , 公自大名垂宇宙 ;
青山埋白骨 , 我来何处吊英贤。
王守仁:字伯安 , 又称王阳明 。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文学家、军事家 。因敬仰同朝前辈于谦的清廉忠烈 , 题联于浙江杭州于谦祠 。
【清】彭玉麟题浙江省杭州岳飞墓:
史笔炳丹书 , 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 , 
七百年壮士仁人 , 更何等悲歌感泣;
墓门凄碧草 , 是也!非也!看跪此两双顽铁 , 
亿万世奸臣贼妇 , 受几多恶报阴诛 。
岳飞墓位于杭州栖霞岭南麓 , 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 。
彭玉麟(1816-1890) , 字雪琴 , 号刚直 。湖南省衡阳人 。
素有廉直名 。1883年(光绪九年)受命赴广东督办防务 , 中法战争中 , 反对主和 , 因病开缺回籍 。彭联颇多 , 名胜楹联多有艺术价值 。此联以是、非 , 真、伪句置于联中犹显别致;且上下相对 , 忠烈者悲歌感泣与奸佞辈恶报阴诛分别跃然联中 。
【清】赵藩题成都武侯祠联:
能攻心 , 则反侧自消 , 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 , 即宽严皆误 , 后来治蜀要深思 。
赵藩(1851-1927) , 云南省剑川县向湖村人 。清·光绪元年中举 , 曾任四川臬台 , 官至川南道按察使 。“攻心”二字出于《三国志、马谡传》“用兵之道 , 攻心为上” , “反侧”在这里指不顺从 。这副对联 , 既赞扬了诸葛亮用攻心战略的正确性 , 同时也歌颂了他严以治蜀政策的正确性 , 最后告诫后人不能盲目一味用严或用宽 , 应当根据当时形势来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