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屯的由来历史 皇姑屯是现在的哪

1928年6月 , 日军在沈阳皇姑屯车站一带炸死奉系首领张作霖 , 史称“皇姑屯事件” 。这让皇姑屯这个地名名扬海内 。其实 , 在今天的河北省承德市境内也有一个皇姑屯 。不过河北的皇姑屯和张作霖没有任何联系 , 这里是因康熙皇帝的姑姑而得名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姑屯的由来历史 皇姑屯是现在的哪

文章插图

皇姑屯事件旧影
【阿图在12岁时下嫁索尔哈】
清军入关后 , 对宗室成员的管理因循了明朝旧制 。皇后所生女儿受封为固伦公主 , 嫔妃所生女儿一般受封为和硕公主 。清朝前期 , 皇室会主动和蒙古诸部贵族联姻 , 这种“娘舅亲”维系了西部边疆的稳定 。不过 , 和汉初屈辱的和亲不同 , 清朝前期的联姻是皇室的政治“恩赐” , 能娶到尊贵的公主 , 在当时部族之中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 。
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有三个女儿 , 大女儿雅图嫁蒙古科尔沁部亲王吴克善 , 二女儿阿图嫁廓尔喀蒙古部的索尔哈 , 三女儿是淑哲公主 。

皇姑屯的由来历史 皇姑屯是现在的哪

文章插图

孝庄文皇后画像
这三人中 , 三女儿在结婚三年后即撒手人寰 , 年仅16岁 。吴克善在结婚前犯罪 , 后来他入朝请罪 , 皇太极才勉强同意维持婚约 。这三人中 , 最长寿、最得宠的要数二女儿爱新觉罗.阿图 。
阿图12岁时初嫁廓尔喀蒙古部博尔济吉特氏索尔哈 。不幸的是 , 在顺治初年 , 索尔哈去世 。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 , 阿图开始了第二段婚姻 , 嫁给了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 。

皇姑屯的由来历史 皇姑屯是现在的哪

文章插图

这位“二婚公主”给色布腾带来了福气 , 婚后当年 , 他就被晋封为辅国公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 , 他就被晋封为巴林郡王 。“巴林公主”也成了阿图的别称 。
阿图二婚后日子过得不错 , 公主带去的三百匠户教给本地百姓建房、烧砖 , 传授农业生产技术 , 促进了草原文明的发展 。这两口子感情甚笃 , 在当地修桥建庙 , 做了不少好事 。时至今日 , 当地人口中还有“公主桥”的故事流传 。
【顺治帝送给姐姐500顷“胭脂地”】
第二次结婚时 , 顺治帝下令将位于波罗河屯一带的500顷土地赐给阿图做“胭脂地” 。说是胭脂地 , 其实和朝廷给功臣的封地差不多 。因为是亲姐姐远嫁赐地 , 所以这500顷土地近似于娘家给的“嫁妆地” 。耕地所得财物 , 自然就收入了阿图和丈夫的私人腰包 。
蒙古巴林部的放牧地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一带 , 距离京城有千里之遥 。当时交通条件落后 , 阿图回娘家非常不便 。不过 , 这片位于今天承德市隆化县的胭脂地位置适中 , 恰好是皇太后见女儿、康熙皇帝见姑姑的好地方 。
公主夫妇会定期来“胭脂地”休闲 , 而康熙也会时不时来热河巡边 。双方在波罗河屯一带相见 。细心的康熙皇帝还会带上宫廷出产的江米面、冰糖、核桃仁这类吃食 , 让她感受一下“儿时的味道” 。

皇姑屯的由来历史 皇姑屯是现在的哪

文章插图

康熙皇帝画像
色布腾去世于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 , 这年恰逢孝庄文皇后有疾 , 阿图回京亲侍汤药伺候老太太 。孝庄文皇后不免做做“思想工作” , 缓解女儿的丧夫之痛 。之后的阿图没有再嫁 , 她曾多次回京居住 。公元1700年 , 阿图在京城因病去世 , 享年69岁 , 这在医疗条件并不发达的古代 , 已经算是难得的高寿 。
《清史稿》中关于雅图的生平记录近似于“流水账” , 很少见她和母亲、弟弟的互动交流 。史实记录证明 , 阿图和母亲、弟弟的关系更为亲密 , 康熙皇帝对自己的姑姑也是尊崇有加 。
【“皇姑屯”的由来历史超300年】
公主受赏后就在每720亩地设一个“皇粮庄头” , 由他带领庄丁们进行耕种 , 所得租税按年份定期交给公主 。久而久之 , 这片地域就被大家称为“皇姑庄” 。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 , 朝廷又在波罗河屯建行宫 , 于是 , 庄和屯混用 , 也就另外衍生出了“皇姑屯”的地名 。
阿图是康熙皇帝的亲姑姑 , 故有“皇姑”之说 。“屯”字则可以看作居民聚落的代称 , 意同于电视剧中提到的蘑菇屯和春晚小品中说到的靠山屯 。

皇姑屯的由来历史 皇姑屯是现在的哪

文章插图

在公元1703年 , 曾跟随康熙皇帝在塞外避暑的大臣汪灏就曾以日记形式记录了皇姑屯(庄)的地名 。原文是:“博洛河屯(波罗河屯) , 一名皇姑庄 , 乃今上(康熙皇帝)之姑 , 太宗文皇帝下嫁巴陵(巴林) , 往来居停地也 。”
由此可见 , 皇姑庄(屯)的地名在康熙时期就已经存在 , 历史超过了300年 。

皇姑屯的由来历史 皇姑屯是现在的哪

文章插图

阿图和巴林亲王家族对皇姑屯一带的租税权利一直持续到了民国初年 。1915年 , 热河都统公署发布了《热河售放庄地规则》 , 原来的公主嫁妆地被公开售卖 。自公元1648年起算 , 阿图和她的后代们享受的267年“特权” , 从土地卖出的那一刻起戛然而止 。
【皇姑屯在近代成为隆化县城】
皇姑屯一带曾属于承德府丰宁县(今丰宁满族自治县)管辖 。到了清朝晚期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 , 在光绪二十九年四月 , 热河都统锡良奏请将原来的朝阳县改为朝阳府 , 增设阜新、建平和隆化三县 , 得到了朝廷允许 。
宣统二年二月 , 时任热河都统诚勋再度奏请将原属丰宁县的郭家屯、黄姑屯(皇姑屯)两巡检司所辖土地改归属到了隆化县 , 而县治最初设在了唐三营镇 。

皇姑屯的由来历史 皇姑屯是现在的哪

文章插图

隆化县的大致轮廓
隆化县成立了才五年时间 , 县长就像走马灯一般换了六任 。一直到了1915年6月 , 隆化才迎来了一位实心用事的县长罗则逖 , 他上任后清剿土匪 , 修桥铺路 , 兴办学校 , 干了很多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 。
罗则逖深感唐三营位置过于靠北 , 百姓办事不便 , 他撰写了一份《请迁县署书》 , 历陈县城设在唐三营的弊端 , 提出了将县城南移到皇姑屯的建议 。在各方努力下 , 新的县署于1916年竣工 , 皇姑屯也成了隆化的新县城 。
不过 , 可惜的是 , 距离胭脂地不远的波罗河屯行宫在后世屡遭战争破坏 , 原来的砖石木料也被国民党军队拿来修碉堡 , 这座帝王下榻的行宫最终难逃毁灭的命运 。
【皇姑屯的由来历史 皇姑屯是现在的哪】后世 , 皇姑屯改称为了隆化镇 , 而在今天的隆化县城还有皇姑屯社区的地名留存 。在老隆化人的口中 , 依然有“皇姑屯”的地名称谓 。江山易改 , 美人迟暮 , 这也算是对“皇姑”胭脂地往事的某种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