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形成三要素 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每逢中秋佳节前后
八方宾客就会蜂拥而至
争睹钱塘江大潮奇观
今日小编就带你了解下
刷爆网络的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大潮形成三要素 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图片源自Dong视界

大潮形成三要素 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大潮形成三要素
??????
天时: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 , 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 , 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 。
地利:大潮形成的原因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 。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像半岛似的挡住江口 , 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公里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 , 潮水易进难退 。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 , 由于江面迅速缩小 , 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 , 就只好后浪推前浪 , 层层相叠 。此外 , 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 , 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 , 使潮水前坡变陡 , 速度减缓 , 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 , 一浪叠一浪涌 。
风势: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 , 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 , 助长了潮势 。
??????

大潮形成三要素 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不同潮景形成原因
??????
交叉潮
最佳观潮点: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大缺口

大潮形成三要素 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视频源自Dong视界
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 , 在江中形成一个沙洲 , 将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分成两股 , 即东潮和南潮 , 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 , 就像两兄弟一样交叉相抱 。两股潮在相碰的瞬间 , 激起一股水柱 , 高达数丈 。待到水柱落回江面 , 两股潮头已经呈十字形出现在江面上 , 并迅速向西奔驰 。同时交叉点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转移 , 撞在顺直的海塘上 , 激起一团巨大的水花 , 跌落在塘顶上 。
一线潮
最佳观潮点: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

大潮形成三要素 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视频源自杭州发生
一线潮并非只有盐官镇才有 。凡江道顺直 , 没有沙洲的地方 , 潮头均呈一线 , 但都不如盐官好看 。原因是盐官位于河槽宽度向上游急剧收缩之后的不远处 , 东、南两股潮交会后刚好成一直线 , 潮能集中 , 潮头特别高 , 通常为1~2米 , 有时可达3米以上 。
回头潮
最佳观潮点:浙江省海宁市老盐仓

大潮形成三要素 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视频源自杭州发生
老盐仓的河道上 , 出于围垦和保护海塘的需要 , 建有一条长达660米的拦河丁坝 , 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将被反射折回 , 在那里它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 , 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 , 落到西进的急流上 , 形成一排“雪山” , 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 , 形成了回头潮 。
鱼鳞潮
最佳观潮点:浙江省嘉绍大桥附近

大潮形成三要素 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

文章插图

视频源自央视新闻x中国国家地理
鱼鳞潮是钱塘江全江段涌潮科考中发现的新潮景 , 可谓新晋“网红” 。在鱼鳞潮产生之前 , 北南两股一线潮平行推进 , 南快北慢 , 后北潮斜向西南 , 并演变成波纹潮 , 速度加快 , 再与南潮交叉 , 在波纹潮的波峰 , 因水深大 , 南潮白色破碎潮头短暂消失 , 故而产生鱼鳞状 , 潮头后面一段似鱼鳞片状 。
看完钱塘江大潮不同类别的形成原因
大家已经忍不住
【大潮形成三要素 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想去现场看实景了吧
不过小编提醒大家
观潮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
??????
观潮小贴士
观潮前要关注天气预报和钱塘江潮汐预报 , 了解潮汛时间、观潮指数、安全观潮点等信息 , 打好出行提前量 。
观潮时服从现场管理和疫情防控要求 , 时刻关注周围环境 , 注意避让行人和车辆 , 以免发生踩踏等次生伤害;不要翻越挡墙到江滩、丁坝、护坦等危险区域观潮或玩耍 , 不要在江中游泳、戏水 , 更不要在夜间潮汛期下堤下江 , 做到安全、文明、有序观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