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及典故 亡羊补牢的意思和道理


出处及典故 亡羊补牢的意思和道理

文章插图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羊丢了以后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认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意思是出现问题及时补救不算太晚,但仍然有更多的人认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并且把这个成语用在了一种无可挽救的情况下 。
再看看俗语出处及典故
成语“亡羊补牢”的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见兔而顾犬,为时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大意是看到兔子,再回头顾上狗,还不算太晚了,羊逃跑后才修补没还不算太迟 。

出处及典故 亡羊补牢的意思和道理

文章插图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出自《庄辛论幸臣》原文节选:“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 。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此文讲述战国时期楚国的事情,有一个大臣叫庄辛,他见楚襄王不理朝政,终日只顾享乐,多次劝谏未果便辞去了官职,后来秦国攻打楚国,襄王被迫流亡时,才想起了庄辛的话,派人去把庄辛找回来,问他如何补救,庄辛诚恳的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才想起来去寻找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才补羊圈也不迟,过去听闻汤王、武王起初只有百来多里的地方,后来用心治国也兴盛起来了,而桀王、纣王虽然有了天下,由于荒废朝政,也免不了灭亡 。”襄王听后,才又重新振作了起来,在庄辛的帮助下,最终夺回了被楚国抢走的国土 。

出处及典故 亡羊补牢的意思和道理

文章插图

通过亡羊补牢的故事分析是晚还是不晚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群羊,一天他发现羊少了一只,仔细查看发现原来羊圈破了,羊被狼叼了,街坊领居劝他将羊圈修补一下,以免损失更大,那个人却无动于衷,直到第二天发现羊又少了,才后悔没有听邻居的劝告,才立马将羊圈修补好 。

出处及典故 亡羊补牢的意思和道理

文章插图

成语和俗语这个东西不是永远不变,这是要看当时的语境和意境,羊圈修补好避免更大的损失发生,就是“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就像学习考试的时候,通过平时的考试,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为的是在期末考试能够考好 。这也告诉我们,不要被一时的失意所打击、一蹶不振,需要站起来,继续努力弥补,总是会有希望的 。

出处及典故 亡羊补牢的意思和道理

文章插图

【出处及典故 亡羊补牢的意思和道理】并不否认“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羊圈虽然修补好了,但损失已然发生了,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就像我们生小病的时候不管不顾,等到生大病需要去医院就医才去医治,最终虽然治好了,但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财力 。这提醒我们,珍惜眼前,认真对待一切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