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夫妻中的结发原来是这么回事 结发是什么意思

结发夫妻中的结发原来是这么回事 结发是什么意思

“结发夫妻”中的“结发”原来是这么回事!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将原配夫妻称为结发夫妻 。那么,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呢?
故事正文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明白“结发”的含义 。
结发是中国古代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 。上古社会的结发婚仪已不可考 。据《曲礼》云:“女子许嫁,缨 。”
“缨”是一种丝绳 。女子许配人家以后,便用它来束发,以此表示她已有了对象 。即“示有从人之端也 。”直到她成婚时,那条丝绳才由新郎亲手从她的头发上解下,这就是《仪礼·士婚礼》中说的“主人(婿)入,亲脱妇之缨 。”
可见,“缨”确是夫妻间的信物 。汉、唐诗歌中,多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汉·苏武诗)、“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重”(曹植《种葛篇》)、“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杜甫《新婚别》)之类的诗句,说的就是这种结发婚仪 。
【结发夫妻中的结发原来是这么回事 结发是什么意思】到了唐代中、后期,“结发”由婚前系缨、成婚时脱缨,演变成新婚夫妇在喝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夫妻同心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记载道:“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 。”文中写的就是这种婚仪 。后来,人们就习惯将结发夫妻作为原配夫妻的代名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