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简介 信息 单雯

单雯个人资料单雯,江苏省昆剧院女演员,工昆曲闺门旦和正旦 。10岁开始学习昆曲 ,1999年进入江苏省戏曲学校,成为了建国后继承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人。
2005年出演田沁鑫导演的《1699桃花扇》中,16岁单雯演绎16岁李香君 ,一戏成名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五个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称号等奖项 。
2007年在国家文化部的安排下拜师"昆曲皇后"张继青 。
2009年获"中国戏曲红梅金花"称号、第四届中国昆曲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被选入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被列为"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 。还出演了江苏省演艺集团和台湾建国工程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制作的传奇昆曲《南柯梦》饰演瑶芳公主 、改编自莎翁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昆剧《醉心花》饰演"朱丽叶"嬴令 。
2019年4月24日,单雯演出的昆曲《牡丹亭》入选第七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戏曲类获奖公示名单 。

个人资料 简介 信息 单雯

文章插图
单雯早年经历单雯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到她这里已经是第四代 。祖单雯童年 上最早是唱京剧的,到了她父亲那一辈才改唱昆曲 。纵然如此,单雯小时候并没有接受过任何与昆曲有关的训练,"有时候我爸爸去排戏,我可能会跟着去,在旁边看看,或者就是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一些戏曲节目" 。但耳濡目染让她对昆曲艺术拥有了非同寻常的敏锐与领悟力,因此10岁那年进入科班专业学习这门艺术的时候,这丝毫没有阻碍她曲艺天赋的发挥,可以说是进步神速(当时她在全班年龄最小) 。两年之后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她与另外44位同学则成为了继承这一遗产的建国后昆曲第四代传人 。抓住江苏省戏曲学校昆曲班20年才招一批学生及补录的机会,1999年,10岁的单雯正式步入昆曲这一行 。
在戏校,每天5点多就要起床练早功 。但那时的她,从没觉得单雯剧照 苦 。5年的戏校生活,她逐渐成长、蜕变 。又过了两年,她又在首届红梅杯戏剧大赛少儿组的比赛中获得金奖 。让单雯真正一夜成名的,是她于2005年出演了田沁鑫导演的《1699桃花扇》 。"当时正好碰上集团改革,这出大戏就落到了年轻人的身上 。而单雯,就很幸运担任了主角--李香君 。这也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起点 。"单雯很感慨,如果正常论资排辈,她至少要等十几年才能获得这样的机会 。
单雯演艺经历16岁的单雯,演16岁的李香君 。看过田沁鑫执导的昆曲《1699《南柯梦》瑶芳公主 桃花扇》的人,一定会记得戏中李香君的扮演者当年年仅16岁的单雯 。单雯在不久前恭王府开园后的首部昆曲大戏《浮生六梦》中,又一次露面,又一次以婉转的水磨腔情动四座 。
对于当时小有名气的单雯来说,田沁鑫的《1699·桃花扇》真正的使得她一夜成名 。自认为生活当中较为传统的她在这部戏里出神入化地刻画了李香君这个青楼女子的角色 。"有人觉得演员要是能把一个角色演好,是因为性格和要演的原型很像,但事实上真正的好演员什么都能演 。在昆曲这个行当里,除了要学会把握人物性格之外,还有一个外在条件,就是化装之后在外形上要和剧中原型有最基本的吻合 。我在表演这个角色之前,读了很多与她和那时期文化相关的书,这对于把握角色性格也有些帮助 。" 虽然田沁鑫是国家话剧院的导演,但由于有着学京剧出身的基础,因此导演这部戏的时候,并不是外行看热闹 。"京剧本身就是吸收昆曲等地方戏曲元素之后才形成的新剧种,当时田导能把昆曲传统当中的成分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些昆曲细节处理上也会尊重我们演员的意见" 。
这部戏在当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仅吸引上了岁数的老观众,也让年轻观《1699桃花扇》李香君 众在时尚的布景当中领略到昆曲的细腻表演魅力 。曲高不和寡 虽说昆曲比京剧有着更为源远流长的传统,但这么多年来,昆曲受重视程度远低于京剧 。直到最近几年,才突然冒出来,成为了一个有些时尚味道的符号 。"我想这和昆曲界一些老先生和领导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再有一点可能要归功于现在的潮流 。好像每个领域都在琢磨着复古,于是在这个潮流的带动下,也成就了今天昆曲的复兴 。" 在早些时候,单雯的演出环境并不是很好,台下没什么观众不说,还有的观众会在台下骂骂咧咧,说什么的都有 。"但这些年好多了,不仅是座无虚席,而且非常安静,给台上的演员创造了良好环境,甚至有谁照相机快门一闪,别人都会向他抛去无数双白眼儿 。" 纵然如此,这些年的昆曲演出还是没有将这种戏曲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牡丹亭》还是《桃花扇》,或者今天的《浮生六梦》,你都会发现当中缺乏武戏,全是文绉绉的悲欢离合 。"其实昆曲的武戏非常精彩,京剧里的武戏就是从昆曲里搬过来的,可能是因为昆曲刚刚复兴,所以导演或剧团都更想突出它的独特之处,因此在演出中把武戏略过了,但你要有机会去南京可以看看更原汁原味的昆曲,武戏不比京剧里差 。" 如果说京剧是现代音乐领域当中的摇滚,那么昆曲就有点儿像古典音乐 。当中的唱念做表更加细腻,相对通俗的京剧,它更为强调戏曲当中的文学性 。也许这样的艺术形式限制了自身发展,但昆曲的高雅终究还不是曲高和寡 。当人们真正了解单雯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和认识这门传统艺术的时候,它应该会随之流行 。
《桃花扇》中的李香君,玲珑秀美,遇侯方域时方二八年华 。而被导演田沁鑫形容为"唇红齿白,长得澄澈"的这位李香君的扮演者单雯,同样年仅16岁 。《1699桃花扇》青春版在北大百年讲堂再次拉开帷幕 。舞台上《南都繁华会》的背景轻纱透亮,时光流转,似有梦回南明之感 。"这春愁怎替/那新词且记",吴侬软语的唱腔悠悠传出,风韵脱俗的举止耳目一新 。"走在长廊上,我好像又走进了媚香楼(香君故居),今晚,我是盛装的李香君 。"单雯在她的博客中写道 。
"年龄可能是我演李香君的优势,也可能是舞台经验不足的缺陷 。不过不管那么多,迎难而上了 。"单雯找了大量评点《桃花扇》和秦淮文化的书籍来读,揣摩香君的种种内心体验 。《李姬传》中"亦侠而慧"这几个字渐渐融入她塑造的香君中 。
首演前三个月,江苏省昆剧院还特意请来老师进行文化集训,教他们学书法,读历史,重新认识秦淮文化,为的是培养剧中角色的气质 。单雯从小喜欢书法,学习古筝,梦想成为古典文学中描绘的"精通琴棋书画"的女子,因此排练得空仍旧"笔耕不辍" 。"好多人戏结束了也就把书法丢了,而我到现在都在继续练,开始恋上这门艺术了 。" 她还拜"雅集"(古代文人聚集吟诗作赋之处)中结识的一些画家朋友为师,开始学习传统国画 。按她的话说,内外兼修,是个积累的过程 。
【个人资料 简介 信息 单雯】说起如此年轻可以担纲主要角色,单雯也颇为感慨,"以前的传统是论资排辈,像我们这种年龄都是跑龙套的 。刚毕业就排大戏是很少见的,能演主角在原先更是难以想象 。"
现任江苏省昆剧院院长的柯军表达了将小演员推上前台的另一重想法,"这一代人现在面临的诱惑实在太多了,他们年纪轻,就像关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面,什么都看不到,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个窗户早点打开,让他们看到身上穿的都是宝贝,拿的都是宝贝,我想《桃花扇》应该说是一个具体的体现,就是打开第一扇《醉心花》 窗户,让孩子感觉到干昆曲是有希望的,干昆曲是有前途的,干昆曲是能够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 。"
"的确和很多职业相比,我们待遇不高 。来北京这种大型演出也不过100元一场 。不过我想我会一直唱下去,歌尽桃花扇底风,因为我从内心喜欢昆曲唱腔的优美,表演的细腻 。"单雯的语气平和而坚定 。
2004年单雯刚开始学《惊梦》(15岁),就有幸得到了张继青的指单雯与师傅张继青 点 。张继青被誉为"昆曲皇后",也是世界第一流女演员之一;张曾在柏林海拉尔剧场谢幕多达15次、在肯尼迪艺术中心获得"华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她的昆曲清音唱遍美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 。
2007年2月,江苏省文化厅希望张老师在南京也选定一个学生,张老师想一想说:"那就单雯吧,这孩子不错 。"就这样,18岁单雯成了张老师的弟子 。
2007年2月7日和2012年6月30日,张继青在江苏省文化厅和国家文化部的安排下,两次接受了沈丰英和单雯的拜师仪式 。
传统版《牡丹亭》是江苏省昆剧院最具代表性的剧目,堪称最正宗的南昆艺术,全剧由《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等五个经典折子戏串演而成,单雯扮演"杜长生殿丽娘" 。
平常在剧院里,单雯演出更多的是《玉簪记》《奇双会》《牡丹亭》这些经典剧目 。与台湾导演王嘉明合作《南柯梦》,给了她再度去理解创作这一角色的机会 。她说:"这个戏的难度更大,要从16岁的少女一直演到当了母亲 。瑶芳公主不像杜丽娘那么纯真 。"她说:"曲牌名称是一样的,但人物的心境却完全不同 。杜丽娘是死前对重生的一种向往,她是带着对爱的憧憬离开的 。瑶芳公主是不想离开人世,不像杜丽娘觉得是重生,她担心驸马在朝廷的地位受到影响,告诫他为什么不能再娶,是带着对生活的恋恋不舍死去的,她脑子里想的是子女的终身大事没有解决,在表演力度和声腔上跟杜丽娘有很大区别 。"
在单雯看来,《南柯梦》中的瑶芳公主遇到了生活中的不少困惑,而这些困惑有的也是现代女性能够碰到的 。"从淳于棼身上也能看到这一点,他在梦里二十年,展现了人的七情六欲,既有对情爱的欲望,也有对权力的欲望,最后顿悟 。如果说《牡丹亭》体现的是情字,《南柯梦》体现的则是一个空字,结局让人有顿悟的感觉 。"、
个人生活清晨,单雯会骑着一辆电瓶车上班,从自己的家到朝天宫省昆 大院不是很远 。许多年来,每天会重复"练功、排戏、演出、回家"四点一线的生活,她很乐意别人称她为宅女 。有一次,单雯在父母的鼓励下,去了一次家门口的网吧,结果很快就逃了出来 。夫子庙是单雯童年经常去的地方,在省戏校读书的时候,也和小姐妹一起去夫子庙吃小吃,看元宵灯会 。当然,她也会站在文德桥上,看桥下的浆声灯影的秦淮河 。
生活中的单雯会面对许多诱惑,比如湖南卫视邀请她去做节目,国内某个大牌导演让她演某电影,单雯都婉言谢绝了 。她的道理很简单:认定了昆曲这个行当,就要坚持走下去 。单雯每天睡觉前,喜欢靠在"靠枕"上看书,这是她一天下来最幸福的时光 。看完《程砚秋》,又读钱文忠的《玄奘西游记》 。单雯还喜欢逛街、淘宝、看热播剧 。
主要作品《1699桃花扇》 《牡丹亭》 《南柯梦》 《醉心花》 单雯 《牡丹亭·惊梦》剧照
《幽闺记-踏伞》《凤凰山-赠剑》《长生殿-小宴》《玉簪记-琴挑偷诗》《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写真离魂》 。
获奖经历2003年获首届全国戏曲"红梅杯"大赛金奖 。
2004年4月获全国"蚁力神"杯戏曲大赛一等奖 。《凤凰山·赠剑》百花公主
2004年4月获华东六省一市专业院校"梨园杯"一等奖
2004年,2006年,2007年被江苏省演艺集团评为"突出贡献"奖 。
2006年3月开始《1699桃花扇》主演李香君,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
2006年参加全省"文化代表大会",成为最年轻的代表 。
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参加全省团拜会 。
2008年参加全省文化艺术界会议,发言,并演出 。
2009年获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 。
2009年获中宣部"五个一批高层次优秀人才"称号 。
2009年获首届"江苏省优秀青年戏曲人才"称号 。
2019年4月24日,单雯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梅花奖 。
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