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的传播 关于丝绸之路的小故事

一,张骞出使西域
古时候,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笼统地称为“西域” 。
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的命令使西域,想联合西域的国家共同抗击匈奴 。他带着一百多人出发,渡过黄河,进入浩瀚的沙漠 。他们依靠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日夜兼程,想躲开剽悍的匈奴骑兵 。但还是不幸被匈奴骑兵发现了 。战斗中,张骞一行人寡不敌众,死的死,伤的伤,活下来的都当了俘虏 。张骞被软禁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一举一动都受人暗中监视 。
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 。张骞学会了匈奴话,和匈奴牧人融洽相处;同时默记地形、道路、牧场、沙漠、泉水、水井的分布情况 。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他们在一个黑夜里逃走了 。张骞等人马不停蹄,专拣人迹罕至的荒原前进 。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过了富饶的西域各国 。
公元前126年,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的张骞回到了长安 。当初出发时的随从只剩下了一个人 。张骞向汉武帝介绍了西哉各国的方位、人口、兵力、风俗、物产、相互关系以及对汉朝的态度等情况 。听了他的陈述,人们才知道,西域并不是王母娘娘和众神居住的琼瑶仙境,也不是传闻中的流沙千里、草木不生的恐怖世界,那里有许多希望和汉朝友好通商的国家 。于是汉武帝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联合乌孙等国共同抗击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

造纸术的传播 关于丝绸之路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二、恺撒大帝丝绸长袍震惊全场
历史上曾经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古罗马的恺撒大帝去剧场看戏 。他身上那件绚丽夺目的长袍使所有的观众目瞪口呆 。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皇帝的新装赞不绝口,连看戏都没有心思了 。一打听,才知道那件漂亮的长袍是用中国丝绸制作的 。
从那以后,华丽的中国丝绸在欧洲各国出了名;用中国丝绸制作的衣服,成了最时髦、最讲究的服装;华丽的丝绸被誉为最珍贵的衣料,甚至和黄金等价 。人们把中国叫做“赛里斯”,就是“丝绸之国”的意思 。那时候,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汽车和飞机 。罗马位于中国西边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间隔着茫无边际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 。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 。
那么,中国丝绸究竟是怎么运到欧洲去的呢? 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 。这条道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 。历史学家称之为“丝绸之路” 。为了开辟这条道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
三、蒙古帝国与丝绸之路
在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骑兵征服北亚之后的13世纪,丝绸之路才再度得以畅通,在蒙古铁骑势如破竹的进攻下,这次西征到达德国和波兰,从而形成了包括中国西域、伊朗、俄罗斯在内的空前的大帝国 。
成吉思汗的子孙忽必烈在中国建立元朝,任用波斯人和维吾尔人作官,此时威尼斯商人马克波罗绮西域南道到达元朝都城—大都,他回国后写下了著名的《东方见闻录》,其中也介绍了“黄金之岛”日本 。在马克波罗的书中记录有“牌子”一词,这是元朝皇帝颁发的一种通行证,它可以在蒙古帝国领域内自由旅行 。因为蒙古势力抵达西亚,所以在中国与欧洲之间,持有这种牌子的商人可以直接来往进行贸易活动 。
此时天主教也传播而来,据说当时作为罗马教皇委派的使者也访问了大都,一百多人还接受了洗礼 。但是,蒙古的西征也带来了破坏性的一面,压榨中亚城邦国家,从而导致城市荒废 。
铁木尔帝国与丝绸之路: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控制着河西走廊及哈密一带,中亚一带则被控制在自称为成吉思汗后裔的铁木尔帝国手中,铁木尔一生征战,建立了一个东起中国北部边境,南抵印度北部,西至小城邦国家,北至俄国南部的大帝国 。铁木尔王朝热心于建设华丽的建筑,表现了对学识和艺术的深刻理解,首都撒马尔汗就是集东西方文化之大成之地 。但是,铁木尔帝国在远征中国途中,随着铁木尔君主之死,快速走向衰退,丝路上的游牧民族也由盛至衰,丝路贸易也趋于败落 。
四、玄奘三藏赴印度
在唐王朝建立后不久,唐三藏便起身赴印度取经 。但此时的丝路大部分控制在突厥手中,唐朝禁止出国旅行 。公元627年(一说629年)唐三藏还是悄悄地从长安出发,越过边关,绮河西走廊途径伊吾(哈密),高昌(吐鲁番)向西边进发,当时唐三藏认为伊吾、高昌为异教之地,但却意外地得到了热情的接待,特别是信仰佛教的高昌国竟有僧人三千人 。此后,唐三藏又向西绮塔缤斯、塔什干、撒马尔汗等地抵达印度 。唐三藏还留下了西行记录《大唐西域记》一书共12卷 。(后人根据他的行记写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造纸术的传播 关于丝绸之路的小故事

文章插图

五、造纸术的传播
【造纸术的传播 关于丝绸之路的小故事】在唐代有一件不能忘却的事情就是造纸术的传播 。公元751年唐与波斯在塔缤斯河展开了一场会战 。唐军大败,只好后退 。在被送往撒马尔汗和巴布缤的战俘中有一名造纸工匠 。这名造纸工传播了了造纸术 。唐朝对西方文化十分宽容,在长安建有罗亚斯德教寺院、伊斯兰教寺院,宫廷中也使用被叫做色国人的西方人才 。据说倍受唐玄宗、杨贵妃宠爱的安禄山就是伊朗血统的混血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