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窑遗址公园在哪里 薛仁贵与王宝钏的故事

提及“寒窑”,大家首先就会想到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的戏曲故事,以及在今天西安的很多人都会打卡的寒窑遗址公园 。

寒窑遗址公园在哪里 薛仁贵与王宝钏的故事

文章插图

(曲江寒窑遗址公园)
但是,在历史上王宝钏与薛平贵并未真实存在,二者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是经过戏曲艺人的不断,慢慢形成我们今天的认识 。
一、《五典坡》中王宝钏的人物形象
王宝钏是剧目《五典坡》中的典型人物之一,该剧主要以唐朝后期为背景,当时丞相王允举行抛绣球为女儿宝钏招亲,最后绣球砸中了乞丐薛平贵 。王允不愿意女儿嫁给乞丐,试图背信弃义 。但王宝钏认为信义比爱情更为重要,决定嫁给薛平贵 。王允百般阻挠,最终父女二人“三击掌”后断绝父女之情,王宝钏放弃了荣华富贵的生活,毅然决然地与薛平贵回到了贫穷的五典坡居住 。在西凉攻打唐朝时,王宝钏的父亲和姐夫举荐薛平贵,其参与到讨伐西凉的战役中,在得胜后被招为西凉驸马,与王宝钏分离十八年 。王宝钏在与薛平贵分离后仍然坚守在贫困的五典坡中,拒绝相门帮助,最后通过鸿雁传血书,终于联系到了薛平贵,薛平贵也回到了五典坡,夫妻终于获得团聚 。

寒窑遗址公园在哪里 薛仁贵与王宝钏的故事

文章插图

《五典坡》王宝钏形象
在戏剧中,王宝钏的人物形象十分突出且复杂,她不仅敢于打破传统社会父母包办婚姻的世俗规定,勇敢为爱跨越阶级,同时她身上又透露出女性对爱情的坚贞 。
1.思想独立
在戏剧中,王宝钏宁愿与父亲击掌断亲也不想随波逐流,被命运安排,由此可以看出王宝钏的思想非常独立,不受当时封建环境的影响,敢于跳出“舒适圈”,找寻真正自由的灵魂 。

寒窑遗址公园在哪里 薛仁贵与王宝钏的故事

文章插图

《薛平贵与王宝钏》剧照
2.敢爱敢恨
在剧中,王宝钏敢于抛弃自己已有的一切,单凭信念和爱情投入对富家千金来说是另一个世界的寒窑 。在她的一生中,可能也有过对自己的恨,仅靠最初单纯的爱意,使王宝钏失去了亲情、流逝了青春,但其坚决反抗命运和对爱情与贞洁的坚守,使其最终获得圆满的结局,也为观众展现出一个形象灵动、情感丰富的人物 。

寒窑遗址公园在哪里 薛仁贵与王宝钏的故事

文章插图

《薛平贵与王宝钏》剧照
3.安于清贫
王宝钏对于金钱和物质的享受并不看重,否则不可能嫁给贫民薛平贵,王孙公子中也未必没有品质高洁、饱读诗书的人,只是选择薛平贵后,便坚持始终如一,遵守古代封建社会要求的“妇德”,成为“贤女子” 。

寒窑遗址公园在哪里 薛仁贵与王宝钏的故事

文章插图

《薛平贵与王宝钏》剧照
二、结语
【寒窑遗址公园在哪里 薛仁贵与王宝钏的故事】目前很多人都在调侃王宝钏人物形象,称她堂堂宰相千金,十八年挖野菜苦守寒窑,换来十八天皇后的生活,妥妥的恋爱脑形象 。《五典坡》中的王宝钏并不是单一的为爱抗争的封建妇女形象,其整体的形象是复杂的,在富贵时,能够透过物质表象看到薛平贵的能力和学识,愿意放弃一切选择爱情;在贫穷时,能够坚守品质,不为世俗与权贵折腰 。为了家庭和谐愿意忍让、成全,三人共同生活,王宝钏不仅敢爱敢恨,还拥有孝顺和宽容的品格,符合古代社会对女子品德的期望 。剧中薛、王十八年分离重逢后“老了老了实老了,十八年老了王宝钏”的唱词,饱含着两人情感的多少辛酸、愤恨、爱恋与无奈,诚然爱情很可贵,但也别忘记多爱自己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