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端午」祁门:片片面姜寄托浓浓乡愁

本文转自:黄山在线
「网络中国节·端午」祁门:片片面姜寄托浓浓乡愁
文章图片
「网络中国节·端午」祁门:片片面姜寄托浓浓乡愁
文章图片
「网络中国节·端午」祁门:片片面姜寄托浓浓乡愁
文章图片
「网络中国节·端午」祁门:片片面姜寄托浓浓乡愁
文章图片
端午临近 , 祁门县当地人喜欢吃一种传统美食——面姜 。 祁门面姜可不是生姜类的蔬菜 , 而是一种油炸面点 。 这个习俗流传下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 薄脆香甜的面姜也成了在外祁门人“儿时的记忆” , 承载着满满的端午思乡之情 。
「网络中国节·端午」祁门:片片面姜寄托浓浓乡愁
文章图片
“面姜就是我们俗称的‘猫耳朵’ , 因为它形状像猫的耳朵 , 是端午节祁门百姓家家户户必备的一道传统点心 。 据说 , 最早是起源于中原地区 , 随着先民的不断南迁 , 也带到了我们江南一带 。 因为它的味道甘甜 , 酥脆可口 , 得到祁门百姓广泛喜爱 。 ”黄山市非遗研究会常务理事章四海说 。
「网络中国节·端午」祁门:片片面姜寄托浓浓乡愁
文章图片
面姜制作工艺并不复杂 , 近年来 , 祁门一些食品加工企业采用机械设备加工 , 让面姜制作变得更加简单 。 在祁门县徽乡缘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品生产车间 , 只见面点师傅们正在和面、压面、卷边、切片、油炸 , 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 “制作面姜的手艺都是师傅传徒弟 , 徒弟再传徒弟 , 一代代传下来的 , 其中卷边工序还是师傅手工操作 。 猫耳朵主要的配料是面粉、白糖 , 再加点色拉油 , 它的比例一般正常情况下是五斤面粉 , 一斤白糖 , 半斤色拉油 , 再加适量的泡打粉 , 加泡打粉是为了更酥脆 。 ”面姜师傅蔡海翔说 。
「网络中国节·端午」祁门:片片面姜寄托浓浓乡愁
文章图片
「网络中国节·端午」祁门:片片面姜寄托浓浓乡愁】又是一年端午时 , 亲人齐聚 , 阖家团圆 , 品尝传统特色美食 , 不仅是欢度传统佳节 , 更是体味着浓浓的家的味道 。
「网络中国节·端午」祁门:片片面姜寄托浓浓乡愁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