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白鹇 (学名:Lophura nycthemera):是雉科鹇属大型鸡类 。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 。头顶具冠 。嘴粗短而强壮,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钩;鼻孔不为羽毛所掩盖着 。翅稍短圆 。尾长 。跗蹠裸出,雄性都有,但有时雌雄也有;趾完全裸出,后趾位置较高于他趾 。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栖息于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 。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 。通常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性机警,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 。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雄鸟头上羽冠及下体蓝黑色;脸裸露,赤红色 。上体和两翅白色,自后颈或上背起密布近似‘V’字形的黑纹;黑纹的多寡,粗细以及显著与否随亚种而不同 。尾甚上,白色,尾的长短、其上有无黑纹、黑纹的多少,亦随亚种而不同,是亚种的另一鉴别特征之一 。雄鸟羽色不同于其他雉类的绚丽华美,而是一身银装素裹 。它的头上具有长而厚密,状如发丝的黑色羽冠,并披于头后;脸部裸出,呈鲜红色;整个下体都是乌黑色;上体和身体后面长长的尾羽,都是洁白的衬底上密布着细细的“V”字形黑纹 。尤为别致的是,尾羽上的黑纹越向后越小,逐渐消失 。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在中国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则主要栖于海拔1600-2700米的山地阔叶林 。尤以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较为常见,亦出现于针阔叶混交林和竹林内 。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白鹇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集群个体多达16-17只 。由一只强壮的雄鸟和若干成年雌鸟、不太强壮或年龄不大的雄鸟以及幼鸟组成,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关系 。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黄昏时,它们在林中树枝上栖息,首先伸长脖颈,四下张望,然后扑动翅膀,飞到树杈上停稳 。有时一个群体栖于同一树枝上,相互靠拢,排成一条直线,次日清晨再一一飞到下地活动 。性机警,胆小怕人,受惊时多由山下往山上奔跑 。一般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 。通常在亮天后即从夜栖树上飞到地面活动,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活动高潮 。活动多在巢域内,每日活动路线、范围、地点都较固定,多数时间都用于觅食 。食饱后通常原地站立休息或理羽,偶尔也有飞到树上休息的 。晚上成群栖于高树上,一般在天黑时才开始上树栖息 。通常雌先雄后,或雌雄一起一边发出叫声,一边飞上一定高度的树枝,然后逐步登高,藏于高大乔木密集的树冠下,距地高度多为6-8米 。活动时较为安静无声,有时可听到行走时踩踏的‘沙沙’声 。通常仅在有危险时雄鸟才发出尖利的‘ji-go-go-go’的警戒声 。[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白鹇为杂食性,主要以锥栗、悬钩子、百香果等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种子,以及根和苔藓等为食,其中最常吃的是南亚锥栗的坚果、崖豆 、蕨叶、芭蕉芋等植物 。也吃金针虫、蝗虫、蚂蚁、蚯蚓、鳞翅目昆虫和幼虫、甲虫、蚂蚁、蜗牛等动物性食物 。食物种类已经记录到的就有66种植物,以及30多种动物 。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每年3月中下旬雄鸟即开始发情,一雄多雌制,雄鸟之间常为争夺配偶而争斗 。雄鸟的求偶炫耀为侧面型,通常自雌鸟右后方向前左侧绕圈,并展示自己的漂亮的羽毛,以此来赢得雌鸟的注意与芳心 。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营巢于林下灌丛间地面凹处或草丛中 。巢较简陋,主要由枯草、树叶、松针和羽毛构成 。每窝产卵4-8枚,卵淡至棕褐色、被有白色石灰质斑点,通常每隔1日产1枚卵,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24-25天 。雏鸟早成性,孵出的当日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 。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

分布于柬埔寨、中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泰国、越南
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海南等地
白鹇翎毛华丽、体色洁白,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即是名贵的观赏鸟,被誉为“林中仙子”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还是哈尼族的吉祥物 。

白鹇资料简介 白鹇的养殖技术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