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海南岛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 海南的由来


【历史上海南岛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 海南的由来】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内地联接,大概在人类出现的第四纪,因为地球内部破裂才与世界分离出来,建立15~30千米宽琼州海峡,此岛孤悬南中国海域中,因此而出名“海南岛” 。在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旧称:珠崖、儋耳、琼台 。据参考文献,“珠崖”来源于“郡在海洋崖岸之边,出天然珍珠”,故称“珠崖”;“儋耳”来源于海南岛古部族的绣面风俗习惯,在门面上刻上纹路,涂以色调,耳后戴有装饰设计使用的耳饰而松驰,因此而出名;“琼台”来源于“地区百石有琼山,土石方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里琼州置琼管抚慰都监台,遂称之为琼台 。但根据考古工作已出现的河姆渡文化的200处遗迹和史籍来推论,至少在6000年之前就会有海南岛,且有人类活动 。据《琼州府志》记述,秦代海南属其遥领的范畴,没有建制 。汉朝年间(公元前110年)始设儋耳,珠崖2个郡 。到元帝初元三年(三元前46年)撤郡仅设一个县叫“朱卢县” 。汉朝梁武帝时,没置为州,称“崖州” 。元朝时设临振、珠崖两郡,唐朝设崖州、琼州、振州、儋州市、江津五个州 。到宋朝,设一州和三个军,琼州领五县,南宁市军领3县,万安军领2县,吉阳军领3镇 。在元朝,海南建制多仿宋朝,没有大变动 。明朝海南设琼州府,领儋、万、崖三州10个县 。清朝海南建制仍承袭明朝 。民国初期,海南废道设公署,后经改行政部门督寨区、特别行政区 。解放以后,海南改成行政区域,设行政区域公署,1988年建省,称之为海南省 。海南建制的演化,自汉初在琼崖置府县到1988年建省,历经2098年 。伴随着时期变动,地名大全也常有更改,故海南地名大全有称“崖州”、“琼州”、“琼崖” 。在诗词和题字中,有称“国外”、“南极洲”、“天崖”、“天涯海角”、“南天”等 。“海南”一名在宋朝才经常出现发生,民国时期以后广泛使用,其宣布做为海南地区政区的称呼是解放以后的1951年,称“海南行政公署”,1988年建制升为为省,称“海南省”,通称“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