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性风俗习惯是什么?_

哈尼族性风俗习惯是什么?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 , 依山势建立村寨 。红河、元阳、绿春等地住的是土墙草顶楼房 , 以石 , 以木为柱 , 土基砌墙 , 屋顶铺茅草 , 少数用瓦 。楼房有上、中、下三层 , 下层关牲畜 , 中层住人和存放粮食 , 上层堆放瓜菜等杂物 。墨江一带多是土基楼房 , 平面屋顶 , 间间相连 。西双版纳住的是竹木结构的楼房 , 旁设凉台 , 别具一格 。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 。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 , 用黑布或白布裹头 。西双版纳地区穿右襟上衣 , 沿大襟镶两行大银片做装饰 , 以黑布裹头 。妇女多穿右襟无领上衣 , 下穿长裤 , 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和裤脚镶上彩色花边 。西双版纳及澜沧一带的妇女 , 下穿短裙 , 裹护腿;胸前挂成串的银饰 , 头戴镶有小银泡的圆帽 。墨江、元江一带的妇女 , 有的穿长筒裙或皱折长裙 , 有的穿稍过膝盖的长裤 , 系绣花腰带和围腰 。妇女在服装和装饰上区别是否已经结婚 , 有的以单、双辫区分 , 有的以垂辫和盘辫区分 , 有的以围腰和腰带的花色区分等等 。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 , 这在西双版纳比较严格 。一般认为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习俗 , 如果婚后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则被允许 。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恋爱 , 但结婚要征得父母同意 , 也有一些地区实行包办婚姻 。墨江碧约人有“踩路”订婚的习惯 , 就是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后 , 由双方老人同走一段路 , 如果在路上没有遇到兔子等野兽 , 就算订婚了 。
哈尼族仍然保留着古羌戎父子连名制的传统 , 即父亲名字后头的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起头字 , 世世代代连续下来 。丧葬主要实行火葬 。
彝族 , 哈尼族有哪些节日风俗?
哈盛大的传统节苦扎扎节(即农历六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 , 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 。届时 , 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 , 热闹异常 。每逢新春佳节 , 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 , 饭桌相连成长龙 , 进行长街宴 , 同喝街心酒 , 共庆新春佳节 , 表现了哈尼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哈尼族的民族的节日习俗
哈尼族 ,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 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 。
节日习俗:
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 , 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 。届时 , 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 , 热闹异常 。每逢新春佳节 , 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 , 饭桌相连成长龙 , 进行长街宴 , 同喝街心酒 , 共庆新春佳节 , 表现了哈尼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
1、苦扎扎节:
哈尼族的民族节叫“苦扎扎” , 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 , 因此又叫“六月年” 。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 , 红河地区称“苦扎扎” , 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 , 节期三至六天 。节日里 , 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 , 牛肉各户分回祭祖 , 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 , 尽情欢乐 。
2、十月年:
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 , 前后历时六天 , 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 。在农历十月间过 , 哈尼人称它为“扎乐特” 。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 , 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 。节日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 , 叫作“姿八奇” 。
3、喝新谷酒:
红河一带哈尼族 , 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 , 有“吃新谷”的习俗 。吃新谷这一天 , 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 , 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 , 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 。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 , 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 , 否则以为不吉 。
参考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3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