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建筑艺术?徽州八字大门

徽州古民居的简介
居围墙一般很高 。男都在外经商 , 此墙便起着防盗、对禁锢的作用 。便单高 , 则给人阴沉压抑的感觉 , 故而在围墙上又常用黟青石双而镂空雕刻着两扇窗 , 图案往往是喜鹊登梅 , 喻寒尽春来的喜讯 , 既是在家妻子儿女的向往 , 又是对在外家人的祝福;两家如合用一扇便门 , 以利于在家的两家女子在闲时互相串门聊天解闷 , 或有什么急事时好相互帮忙 。此门开的是圆门 , 告诫两家相处要和和气气 。门面既然叫“面” , 就如人之脸面一般重要 , 它是这家人身份修养的首要印象 。普通百姓只在门上面小屋檐处雕刻上精心一点 。在古徽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 。”墙高 , 山区空间的逼仄 , 盖大檐必然为整体格局和地理条件所不允许 , 单看这小檐的用意 , 无疑是“积善”意识的延伸和格局调剂 。而官宦人家则可能利用其势力和地基的相对优裕 , 将门而修成朝外开的八字状 , 因为“门八字朝南开” 。门枕则修成石鼓状 , 击鼓升堂也 。当然也有人这样开门 , 在西递正街建于清康熙三十年的“大夫第”, 临街彩楼正处于街角 , 门就在其下 , 主人想到街角人来人往 , 担担挎篮什么的行走十分不便 , 于是便把门朝后凹进去一块 , 把墙角一人高以下砌成圆角 , 主人在门楣上这样写着:“作退一步想” 。退一步天宽地阔 , 而圆角呢 , 意即做人处处都要与人方便 , 可又不能毫无“原则” , 于是一人高以上部分便仍成直角 。大门后有三扇门 , 中门是红白喜事或来了尊贵客人才打开的;左右两门 , 左文右武 , 仿宫廷样式 。在此商家可就有讲究了 , 那时 , 商人社会地位不高 , 为了自尊 , 他们将门上横梁做成倒过来的元宝状,像现在过年将福倒过来贴之意 , 但他们决不只是要这口彩 , 因为他们有的是钱,而这样一来 , 整个门就成了个缺“口”的商字了 。不论你是什么人,只要你来到我门下 , 从我这门下过,商字就成了登堂入室的必然之道 , 而且你还成了商字一个部件,成了我这商字的一张“口”,这不正像眼下我们这个商品社会中每个人的生存处境么?

徽州宗祠的建筑布局是怎样的?
徽州宗祠是古代徽州大、最辉煌的 。
大多是三进一进为“” , 由大门和过厅组成 , 大门后是天井 , 天井中间有石板铺设的过道 , 过道两侧各植一棵柏树 , 象征宗族兴旺发达 。
第二进为“享堂” , 是宗祠的主体部分 , 作为祭祠祖先和处理本族大事的场所 , 建筑高大雄伟 , 气派壮观 , 大姓宗祠的厅堂能容纳千人 , 小姓的也可容纳数百人 。
第三进称“寝殿” , 是供奉祖先牌位之所 , 是最重要的部分 , 寝殿地基高出祠堂享堂丈余 , 表现祖先居于至高地位 。祭祖时要沿高高石阶拾级而上 , 表现尊祖敬神的虔诚 。整个祠堂从大门至寝殿 , 由低至高 , 循序渐进 , 给人们以庄严肃穆、神圣威严的感觉 。

徽州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徽州的房子墙都是粉墙黛瓦的 , 就像一幅水墨画 。
徽州的建筑艺术
【徽州的建筑艺术?徽州八字大门】 旧时徽乡住宅多为砖木结构的楼房 。明代以楼上宽敞为特清代以后 , 多为一明(厅堂)两暗右卧室)的三间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 。一屋多进 。大门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 。
徽州降水充沛 , 所有住房是“天井加合院”的徽派建筑 , 天井的屋顶总是向着自家的院内倾斜 , 雨水从四面的房檐流入 , 汇集于院落中的明堂 , 称为四水归堂 , 以图财不外流的吉利 。
门楼重檐飞角 , 各进皆开天井 , 通风透光 , 雨水通过流入阴沟 。各进之间有隔间墙 , 四周高筑防火墙(马头墙) , 远远望去 , 犹如古城堡 。一般是一个家庭之系住一进 , 中门关闭 , 各家独户过日子 。中门打开 , 一个大门进出祭奠先人 。徽州山区气候湿润 , 人们把楼上作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栖息之处 , 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遗风 。楼上厅屋一般都比较宽敞 , 有厅堂、卧室和厢房 , 沿天井还设有“美人靠” 。
朝北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 , 住屋的最佳朝向 , 当选择坐北朝南 , 但徽州明清时期所建民居 , 却大多是大门朝北 。原来古徽人的居住习惯有许多禁忌 。汉代就流行着“商家门不宜南向 , 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 。究其原因 , 据五行说法:商属金 , 南方属火 , 火克金 , 不吉利;征属火 , 北方属水 , 水克火 , 也不吉利 。徽州明清时期 , 徽商鼎盛 , 他们一旦发了财 , 就回乡做屋 , 为图吉利 , 大门自不朝南 , 皆形成朝北居 。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数以万计的朝北古民居 。
屋套屋:徽州宅居很深 , 进门为前庭 , 中设天井 , 后设厅堂住人 , 厅堂用中门与后厅堂隔开 , 后厅堂设一堂二卧室 , 堂室后是一道封火墙 , 靠墙设天井 , 两旁建厢房 , 这是第一进 。第二进的结构仍为一脊分两堂 , 前后两天井 , 中有隔扇 , 有卧室四间 , 堂室两个 。牌坊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 , 是用来标榜功德 , 宣扬封建礼数的 。歙县多牌坊 , 这与徽商的发展、兴起和程朱理学的发源、影响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 。以儒学思想为精神世界主要内容的古代徽州人 , 地少不足以耕的自然条件成为他们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动力 。歙县人少小离乡背井 , 外出经商 , 足迹遍天涯 。出门少则三年五载 , 多则数十载 , 为了高堂双亲有人照应 , 行前一般都要先完婚 。在外经商 , 若不能发迹 , 则羞见家乡父老 。商人发迹了 , 钱财显赫 , 明清时期 , 徽商达到鼎盛 , 出现了无徽不成镇的盛况 , 其财力左右国家经济命脉达三百余年之久 。朝庭对徽商当然刮目相看 , 恩宠有加 , 徽商于是进入了以商重文 , 以文入仕 , 以仕保商的良性发展轨道 。浪迹天涯而发迹的徽商 , 为了光宗耀祖 , 他们奏请皇上恩准 , 荣归故里 , 兴建牌坊 , 旌表功名、义寿、贞节…… , 树碑立传 , 以求流芳百世 。黄山市现存的明清两代的牌坊甚多 。著名的如歙县棠樾牌坊群、黟县西递胡文光刺史牌坊、歙县县城的许国石坊等等 。
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 。棂星原作灵星 , 灵星即天田星 。汉高祖规定:祭天天先祭灵星 。到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 , 筑郊台(祭祀天地的建筑)外垣 , 设置灵星门 。后移置于孔庙 , 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 。后来人们认为汉代祭祀灵星 , 是为了祈求丰年 , 与孔庙无关 。又见改灵星为棂星 。宋(南宋)元年以后 , 尤其是明清 , 这种建筑不仅置于郊坛、孔庙 , 还建于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或街旁、里前、路口 。也不仅用于祭天、祀孔 , 还用于褒扬功德 , 旌表节烈等等 , 于是灵星门不仅一变成为棂星门 , 而且再变为牌坊 。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 , 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志坊;二类为功德坊;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 。徽州三雕是指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太平、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的区域内 , 具有徽派风格的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 。三雕历史悠久 , 技艺精湛 , 世代相传 , 有完整的工艺流程 , 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 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徽州三雕的内容 , 主要为民间传说、戏文故事、花鸟瑞兽、龙狮马鹿、名胜风光、民情风俗、渔樵耕读、明暗八仙和博古吉图等 。其雕刻技法 , 一般多为浮雕 , 杂有透雕、圆雕、线雕与多种技法的并用 。
徽州三雕的制作程序因材料、工具和技法的不同而有差异 。如砖雕的制作程序包括修砖、放样、打坯、出细、打磨、修补等 , 传统工具主要有木炭棒、凿、砖刨、撬、木槌、磨石、砂布、弓锯、棕刷、牵钻等;木雕的制作程序包括取料、放样、打粗坯、打中坯、打细坯、打磨、揩油上漆等环节 , 传统工具主要有小斧头、硬木锤、凿、雕刀、钢丝锯、磨石、砂布等;石雕的制作程序包括石料加工、起稿、打荒、打糙、掏挖空当、打细等环节 , 传统工具主要有錾子、楔、扁錾、刻刀、锤、斧、剁斧、哈子、剁子、磨头等 。
徽州三雕的代表作 , 木雕为黟县的承志堂和木雕楼 , 尤其是承志堂里的雕梁木雕“百子闹元宵“;石雕为歙县的棠樾牌坊群和黟县西递的“松石”、“竹梅”姐妹石雕漏窗 , 尤其是姐妹石雕漏窗 , 左右各一 , 成成对 , 更达到了无字诗、画意对的艺术佳境;砖雕则为屯溪滨江长廊里的“五百里黄山图”大型砖雕 , 无论从入画景点之多、画幅面积之大、透视层次之众和雕刻手法之全来看 , 都是登峰造极的绝世佳作 。徽州三雕与建筑整体配合得极为严密稳妥 , 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内涵之深 , 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是木雕、砖雕还是石雕 , 都将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并用 , 从中可看出汉唐以来我国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传承脉络 , 同时也反映出徽州文化中其他艺术门类如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州砚雕、墨模雕刻等艺术样式对徽州建筑装饰雕刻风格的影响 。【徽安古道】古道名 。由徽州府城至安庆府城 。全程210公里 。
【徽昌古道】古道名 。由徽州古城至浙江昌化县 。歙城至昱岭关62公里 。这条古道1932年改建为公路 。(右图为著名港头渔粱坝一带风光 。)
【徽浮古道】古道名 。由徽州府城至江西浮梁县 。全程200公里 。这条路的大部分路段为慈张公路所利用 。
【徽泾古道】古道名 。由徽州府城至泾县 。全程94公里 。歙绩段30公里 , 道路平坦 , 路宽6至9尺 , 修建慈张公路时被利用 。
【徽开古道】古道名 。由徽州府城至浙江省开化县 。屯溪至开化段为石板路面 , 现绝大部分为兴建芜屯公路所利用 。
【徽宁古道】古道名 。由徽州府城至宁国县 。此道古代设有驿铺 , 是官员往来徽州的官道之一 。此道现为慈张公路所利用 。
【徽青古道】古道名 。由徽州府城至青阳县 。此路多为石板道 , 石面光滑 , 路宽3至6尺 。
【徽婺古道】古道名 。由徽州府城至婺源县 。休宁西南部的茶叶及其它土产 , 也大部分由此道运至屯溪交流 。
【徽饶古道】 徽州府城至饶州府 , 始建于唐代 ,  全程15公里左右 , 由于年久失修 , 尚未完全开发 , 沿途断崖峭壁林立 , 崇山峻岭 , 自然风光秀丽 , 适合初级户外爱好者的穿越体验 。
【江南第一关】关隘名 。又名逍遥岩 。乃徽州至杭州古道要隘 , 位于绩溪县伏岭乡东部 。海拔424米 。。关名为明胡宗宪所取 。【徽州园林】区域园林名称 。作为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要求而兴建的徽州园林 , 有文献可稽者 , 从北宋开始 。宋政和年间绩溪许润构乐山书院 , 建有天月亭、南楼等小筑 , 常登览其上 。婆源朱氏园有池 , 有亭 , 朱韦斋写有方塘荫瓦影 , 净见鲸鲤行的诗句 。宋至元代 , 徽州私家园林营筑较多 , 其中著名的有:宋绩溪乐山书院 , 婆源朱氏园 , 歙县醉园、先月楼 , 休宁竹洲吴氏园亭、首村朱氏园亭、东野山房、璜原吴氏园亭、龙源赵氏园亭 , 黔县培筠园;元代休宁有林泉风月亭、醉经堂、月潭朱氏园亭、秋江钓月楼等 。明清时期 , 徽商将大量的金钱投入园林建设 , 使徽州园林达到极盛 。徽州区西溪南村老屋阁右侧的私家花园 , 面积仅400多平方米 , 营构极精 , 花园内遍植花木 。左侧为一方池塘 , 称渔翁塘 , 养荷放鱼 , 供人观赏垂钓 。池畔建绿绕亭 , 老屋阁住宅拱立池、园之中 , 意境清新恬适 。岩寺镇有八大名园:娑罗园、菜园、檀山苑、西墅、会心园、茂林修竹、香雪窝、方氏园 。村落水口原为风水而建 , 通过人们的经营 , 楼、台、亭、阁、塔、桥隐现于古树绿荫丛中 , 成为普通村民休憩娱乐的场所 , 是中国最早的公园形式 。
【潜口水口】水口名 。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村 。紫霞峰为黄山山脉南侧起点 , 有黄山第一峰之称 , 此峰位于潜口村南侧 , 山下溪水婉蜒而过 , 石板大道直通村中心 , 水口即设于此 。紫霞峰高不到50米 , 呈环抱状 。山顶古树茂密 , 以甜丘树和枫树为主 。石板道两旁遍植紫荆花 。山拗处原建有观音大殿 , 观音塑像后有泉水流出 , 甘甜清凉 。寺院除大殿外 , 二厢有附房供僧人住宿 。院内地面全用石板铺筑 。顺溪水 , 过小桥 , 迎面筑有灵官殿 。石级迂回而上 , 有览胜亭 。
【松潭水口林】位于黄山市祁门县祁红乡 , 是安徽省现存面积最大的古水口树林之一 , 面积达140多亩 , 宛如一道绿色屏障 , 庇护着松潭村村世世代代 。2010年7月 , 松潭水口林被黄山市列为“百佳摄影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