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鸡施粥

1、光绪三年 , 淮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济源偏北有一铁牛镇也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 。这铁牛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悭吝,比铁公鸡还抠 , 大伙儿私下里称铁牛镇为“铁公鸡镇” 。
2、灾民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 。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周家忽然传出消息:周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铁牛镇!要知道 , 在众多铁公鸡中 , 周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 。周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铁牛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周老爷子吝啬持家,周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 。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 , 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菜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 。
3、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 。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 。很快,周家放出规矩:“领粥时,必须说‘周老爷真慷慨,周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周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 。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 。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周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人很不满 , 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 。“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人做了官 , 赢得了好名声 。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周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 。灾民们感谢周家做善事 , 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用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婆婆地蹲在一边喝 。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然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 , 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使铁牛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
4、周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周老爷子做了件蠢事 。周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周家做一天活 。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周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周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 , 这些人聚拢起来朝周老爷子讨说法,周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 。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 。”周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 。小儿子豁然开朗 , 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铁牛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
5、水灾过后,铁牛镇又恢复了原样 。但是,周老爷子的名声在这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有时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
6、这年周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 , 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 。我原来也讨过饭 , 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大家惊奇地听着 。“因为他运气好 , 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 , 讨饭被狗咬,被人打 , 所以我恨透了讨饭 。”周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 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 。钱花好了能帮人 , 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铁牛镇增加一批乞丐……”
【铁公鸡施粥】7、说罢 , 溘然长逝 。周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周家孩子不孝,但周家人不在意 。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 , 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相继败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