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的生辰八字
萧皇后天生就是一个人间尤物,她出生当时著名的占人袁天纲曾为她的相貌奇不已,仔细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后得出了八个字的结论——“母仪天下,命带桃花 。”萧以后的人生经历似乎恰好印证了这八个字 。她自十三岁作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历经了隋场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 。千般沧桑、万种风流,全溶进了她几十岁的生命历程,使她成为一个命运奇特的女人,这也就是她命中注定的“桃花劫”吧 。
萧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儿,天保二十年二月十九日卯时出生于后梁国都江陵 。此女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那绝不是用语言可以描述的,从下面她的人生经历中,我们或许大致可以领略出她倾国倾城的风韵来 。
就在萧皇后出世的那年,北周杨坚接受静帝禅位而作了隋文帝,八年以后隋军攻入建康,统一了全国 。隋文帝的二儿子晋王杨广在平陈战争中功绩显赫,为了表彰他,文帝除了给他加官晋爵外,还下诏天下名门世家,统统将家中未出嫁女儿的生辰八字呈报朝庭,以便为年方二十一岁的杨广选一相配的王妃 。谁知挑来送去,年龄相当的姑娘们这个不合 。那个又相克,最终唯独刚满九岁的萧氏女的的八字与杨广的八字合在一起才是大吉,于是选定了她 。因为女方年纪大小,接入宫中后并未马上成婚,独孤皇后对这位稚嫩可人的小媳妇十分喜欢,把她当成是自己的女儿抚养,并为她请了许多师傅,教她读书、作文、绘画、弹筝 。聪明过人的萧氏女学什么象什么,往往一点就通,四五年下来,她不但出落成一个明艳秀丽的小美人,而且知书达礼,多才多艺 。
晋王杨广这时正驻守扬州,按朝规他每年进京朝觐一次,这一次他便能见到他将来的妻子萧氏女,见到萧氏女一年年长成,又出落得如此动人,他的心为之荡漾不已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商议决定,在开皇十三年杨广入朝时,为他和萧氏女完成了婚事 。杨广这年是二十五岁,新娘才刚满十三岁,以现在的习惯看来十三岁的新娘似乎太小了一些,但在古代,十三、四岁出嫁的女子是很普遍的 。
洞房花烛夜,杨广心花怒放地把娇羞万状的小王妃拥进怀里,也象拥抱了无穷的希望,因为替他们合婚的人,曾经私下里神秘兮兮地向杨广透露说:“萧女命中注定要入主中宫,母仪天下 。”萧氏女既然要母仪天下,那么他这个作丈夫的不就是一朝天子了么?虽然晋王此时不是太子,但他仍然觉得希望就在前方,因此他把萧妃视为自己命中的福星,对她珍爱备至 。
因为有了萧妃这颗希望之星,原本不曾对王位作妄想的杨广,开始有计划地与大哥杨勇展开储位之争了 。杨勇这时已立为太子,却因冷落了正房太子妃元妃而宠爱偏房云昭仪,引起了严治后宫的母亲独孤皇后的不满 。杨广乘虚而入,故意在母亲面前极力装出一副仁孝正派的样子,还有意作出疏远萧妃专心政务的姿态;而聪明识体的萧妃也一本正经地与他配合,还不时到独孤皇后那里哭诉杨广只顾政务冷落了自己 。他们夫妻的一唱一和终于打动了独孤皇后的心,终于废除杨勇太子之位,把杨广推上了太子宝座 。这时距离杨广与萧妃完婚已经七年了,也就是说,这对颇有心计的小夫妻,在母亲独孤皇后前面整整演了七年的苦情戏 。
杨广登太子位一年后,独孤皇后因病而死,隋文帝摆脱了妻子的严厉约束,开始沉溺于酒色,无心管理朝政,把行政大权托付给了太子杨广,事实上,从仁寿二年以后,太子杨广就开始掌有皇帝之权了 。
隋文帝暮年入花丛,哪里经得起众多佳丽蜜蜂般的轮番吸吮,很快就精力殆尽,瘫卧病榻了 。一日清晨,杨广入宫向父皇请安,恰好在回廊上与文帝的宠妃、风华绝代的宣华夫人不期而遇,好一个宣华夫人,真的是滑肤如凝脂,粉面似桃花,言语赛黄鹏,行走胜弱柳迎风,杨广不禁为之怦然心动 。
心动归心动,一想到名分攸关,宫中又耳目众多,杨广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第二天杨广借口就近照顾卧病仁寿宫的父皇,而住进了近旁的太宝殿,他寻机趁着宣华夫人独自入厕之际,蹑手蹑脚地跟随在后,一把抱住心中向往的丽人;宣华夫人是陈后主叔宝的妹妹,虽然国破家亡,却仍然保持着一份金枝三叶的高洁与矜待,岂肯让杨广随意胡来,她大声叱责,奋力争脱,没让这个好色之徒占到便宜 。
病塌上奄奄一息的隋文帝,看见宣华夫人衣皱发乱、神色惊慌地跑回来,心想一定出了什么事,经一再追问,宣华夫人无奈地说出;“太子无礼!”隋文帝一听,不禁火冒三丈,怒骂道:“畜生!何足以托付大事,是独孤皇后耽误了我啊!”说完,又一选连声地命令身边的近臣柳述、元严道:“速召我儿来见!”并补充说:“是杨勇,不是杨广!” 。
深为独孤皇后生前所看重而偏心于杨广的尚书右仆射杨素听到了消息,急忙把情况告知了太子杨广,两人合谋,召来了将去给杨勇传信的柳述和元严,篡改了他们手中的诏书,并暗地里把他们两人逮捕入狱 。然后又派左庶子张衡到仁寿宫侍侯病中的文帝,在杨广的授意下,张衡在文帝的汤药中投下了毒药,毒死了隋文帝 。
宣华夫人听到隋文帝驾崩的消息顿时战栗失色,心想:自己的保护伞已倒;曾被自己得罪的杨广一定不会放过我 。当天薄暮时分,杨广派人送来一只锦盒,宣华夫人以为是让她自尽的鸩毒,迟迟不敢打开;经不住使者的一再催请,她双手颤抖地打开锦盒,里面竟是盛着一个五彩丝线编成的“同心结”,宣华夫人明白了杨广的心意,宫人们纷纷向她道喜,她自己的心情却杂乱如麻 。
正说着,太子杨广已经在腥红宫灯的引导下,悄悄前来会宣华夫人,宫女们连扶带拽地把她簇拥到太子面前,一个是色迷迷地急不可待,一个则愤恨、羞怯交集于心,但迫于时势,宣华夫人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又能如何反抗呢?她无奈地俯伏在地,低声唤了一声:“万岁” 。当天夜里,父皇新丧的杨广就在宣华夫人宫中度过了消魂的一宿 。
第二天举哀发丧,丧事完毕,太子杨广换上冕服即位而为隋场帝,萧妃自然也就升为了皇后,印证了袁天纲说她将“母仪天下”的预言 。这时杨广是三十六岁,萧皇后才二十四岁 。隋场帝觊觎已久的皇位终于到手,再也没有谁能约束他了,因此就彻底露出他贪欢好色的本来面目 。萧皇后已与他做了十余年夫妻,新鲜感已消失,而费尽心机才到手的宣华夫人则更能刺激他的胃口,因此,他每日下朝以后,便泡在宣华宫中寻欢作乐,把个同舟共渡十余年的萧皇后冷落一旁 。萧皇后当然咽不下这口气,她利用皇后的权力逼迫宣华夫人迁往偏僻的仙都宫,断绝她与陪场帝的来往 。
自从宣华夫人远离后,为她所迷的隋炀帝惘然若失,郁郁寡欢,脾气也越来越暴躁,根本不理睬萧皇后 。萧皇后见此情景,知道采取这种强行隔离政策并不能换回场帝的心,不如索性成全他们,自己也能讨得炀帝的欢心,反正自己的皇后宝座是谁也占不去的 。于是,她诚恳地对炀帝说:“妾因笃念夫妻之情,才劝陛下遣去宣华夫人;不料陛下如此眷恋,倒把妾看作是妒妇而不可理喻,是妾求亲而反疏也 。不如传旨,召宣华夫人入宫,朝夕以尉圣怀,妾也能分享陛下之欢颜 。”
隋炀帝听后大喜,派快飞马前往仙都宫宣召宣华夫人 。使者回来时,没召来宣华夫人,却带回夫人所写“长相思”词一阕:
红已稀,绿已稀,多谢春风著地吹,残花离上技 。得宠疑,失宠疑,想象为欢能几时,怕添新别离 。
隋场帝看了以后,明白宣华夫人是心中顾忌萧皇后,同时也想乘机绝断与自己的关系,以明旧志 。他当然不会就此罢手,当即依韵和词一阕:
雨不稀,露不稀,愿化春风日夕吹,种成千万枝 。思何疑,爱何疑,一日为欢十二时,谁能生死离 。
他的垂施雨露、图慕恩爱之情跃然纸上,又遣快马送往仙都宫 。
难辞炀帝的执着之情,宣华夫人只得重施脂粉,再画娥眉,乘坐炀帝派来的七香车再入宫来 。说不尽的朝欢暮乐,道不完的男欢女爱,可惜美景不长,半年之后,宣华夫人一病不起,炀帝伤心欲绝,整天长吁短叹,再也打不起精神 。萧皇后见状劝解道:“宣华虽死,何不更选佳者,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国色天香的丽人么?”
一语惊醒了沉醉于旧梦中的隋炀帝,他对宣华夫人的怀念反正是在色不在情,只要另有美人填补,他便可以忘却伤心 。于是他一面下诏广征天下美女,一面派遣匠作大将宇文消总管营建东都洛阳,先建显仁宫,后修西苑,广泛搜罗海内外奇材异石,佳木珍草充实其中,准备安置好美女后,他便可以在那里尽享人间乐趣了 。
俗话说:“家花不如野花香,”萧皇后纵然有天仙般的美貌,但隋炀帝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了,所以一心征选新的美女入宫 。而萧皇后深知这个风流的皇帝丈夫,不会象他父亲那样容易就范,自己也不具备独孤皇后那样的专制本事,皇帝拥有三宫六院、成群嫔妃又素有古制;因此只好放宽心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随机识趣了 。其实,不能不说萧皇后这是明智的举措,位极至尊的皇帝反正也管不了,不去惹他反而保全了自己 。正因为萧皇后的忍让大度,所以沉缅于酒色的隋炀帝对她一直十分礼敬,自己享乐也不忘了萧皇后 。
西苑的十六院已建成,但尚且缺少美女主持其中;于是隋炀帝与萧皇后一道,从应征而来的天下美女中,选出品端貌妍的十六人,封作四品夫人,分别主持各院,这十六院分别是:景明院、迎晖院、栖鸾院、晨光院、明霞院、翠华院、文安院、积珍院、影纹院、仪凤院、仁智院、清修院、宝林院、和明院、绮阴院和降阳院;接着又选出三百二十名美女学习吹弹歌舞;次一等的则分为十人一组,分配到各处亭台楼榭充当职役 。
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在西苑的湖面上泛舟,在亭谢里赏花,在海山殿上饮宴并欢赏歌舞,在嫩草如茵的草坪上驰马追逐嬉戏,其乐融融,惹人羡熬 。然而,待到华灯初上时,十六院的女主人,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由宫女簇拥着站在院门前由炀帝挑选,炀帝与萧皇后同辇流览,炀帝看到中意的便下辇到该院留宿,与该院主人欢度良宵;这时,萧皇后就独自乘辇知趣地走开,回到海山殿独守空帏 。
玩腻了十六院,隋场帝又命人建造了一座精巧别致的“迷楼”,楼内分为四阁,分别为“散春愁”、“醉忘归”、“夜酣香”、“追秋月”;更选三千童贞女子轮番入阁值夜,隋炀帝任意寝宿,真可谓是日日新婚、夜夜洞房,乐不可支,把一切军国大事,尽抛脑后 。萧皇后对此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就作了一篇“述志赋”,婉转地劝规皇夫有所节制、用心国政,然而一点效果也没有产生 。
在隋炀帝左拥右抱,放荡酒色之际,萧皇后却冷冷清清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寞的长夜 。这时萧皇后方才三十来岁,绵绣春心并没泯灭,虽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她那充满激情的心仍觉得空荡荡的 。不久,海山殿的护卫校尉宇文化及年轻英俊的身影深深映入了她的眼帘,也逐渐印入她孤寂的心底,于是她不时对他递送秋波,施以恩爱;宇文化及其实也早就被这位美丽而孤独的皇后迷住了,他好多次都想冲上去把她拥进怀里抚慰一番,但碍于她的身份,他不敢妄动 。一个风狂雨骤的午夜,宫女们都已歇息,因心情躁动而不能入眠的萧皇后起身踱步来到大厅,正好遇上值夜的宇文化及,四目相撞,霎时撞出了闪亮的火花,一股热流冲击着两个期望已久的人心,他们不顾一切地拥抱在一起,不久,宇文化及又把萧皇后抱进了她的卧室,在那张锦绣大床上,两人共作了一场鸳鸯梦 。从此,两人借宇文化及职责之便,乘隋炀帝梦醉迷宫时,他们就悄悄共度春宵 。
为了饱览江南秀色,隋炀帝下令凿通了连及苏杭的大运河,然后带领萧皇后及众多佳丽浩浩荡荡幸游江都 。炀帝下江南时,只见运河中舢舻相接绵延二百余里;骑兵沿岸护卫,旌旗敝野;龙船摇橹拉纤的都是年轻的宫女,柳腰款摆,姿态曼妙,让隋炀帝大饱眼福,谓之“秀色可餐’;而宫女们梳妆洗下的脂粉流满了运河,香气数月都不散尽 。大业六年,扬州壮丽的离宫落成,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再次游幸江都,炀帝还写下了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一诗;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
然而,这种艳丽奢侈的享受,不知耗费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引得民愤四起 。因而,大业十二年秋天,隋炀帝准备偕萧皇后第三次游江都时,众大臣苦苦劝谏:“若再纵情游乐,天下恐生变故!”隋炀帝却心不在焉在说:“人生自古谁无死,年过半百不为天 。”他觉得只需自己享尽了繁华,即使国破人亡也不足惜 。
第三次来到江都,可惜江都的繁花已开尽,隋炀帝又想东游会稽,命人开凿通会稽的江南河 。谁料运河尚未凿成,天下已经大乱 。太原留守李渊攻下长安;宇文化及与兄长宇文智及在扬州起兵造反,率兵进入离宫,刚满五十岁的炀帝在寝殿西阁被乱臣缢杀 。
这时宇文化及已经升为右屯卫将军了,好几年不曾单独与萧皇后相处,这次速速杀死隋炀帝,也大半出于迫不及待地要与萧皇后重叙旧好的心愿 。萧皇后万万没有想到领兵作乱的贼子是自己昔日的情人,她责备他的恩将仇报,愤怒地要求他为隋炀帝按天子之制举行厚葬;宇文化及满足了她的要求,在一切妥当之后,萧皇后无可奈何地成为了宇文化及的偏房 。
宇文化及醉心于美人萧皇后的缠绵之中,暂时忘了自己的政治扩张 。这时,在中原一带起兵的窦建德,节节胜利,直通江都,宇文化及抵挡不及,一败再败,最后带着萧皇后退守魏县,并自立为许帝,改称萧皇后为淑妃 。不久,魏县又被攻破,仓皇退往聊城,窦建德率军一路追击,最后攻下聊城,杀死了宇文化及 。这次距隋炀帝的死,还不到一年时间 。
取得暂时胜利的窦建德又被萧皇后的美艳姿容和高贵气质迷住了,收她为妾,在乐寿地方纵情于声色之娱,几乎忘记了自己逐鹿中原的初衷 。无奈窦建德的原配妻子曹氏是一个醋意颇重又十分厉害的女人,她对窦建德迷恋萧皇后一事横加干涉,常在他们两人沉浸于温柔乡中时不期而至,撒泼发怒,弄得窦建德大失情趣 。这时北方突厥人的势力迅猛地发展起来,大有直逼中原之势 。原来远嫁给突厥可汗和亲的隋炀帝的妹妹、萧皇后的小姑义成公主,听到李渊已在长安称帝,又打听到萧皇后的下落,就派使者来到乐寿迎接萧皇后,窦建德不敢与突厥人正面对抗,只好乖乖地把萧皇后及皇族的人交给来使 。
中原频频的战混已吓破了萧皇后的胆,丈夫及情人的相继惨死更伤透了她的心;她也愿意远走大漠,离开伤心地,而来平复自己的情绪,更希望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
天生美质难自弃,突厥可汗见到萧皇后的风采,顿感天下之美都集于此女一身,当天夜里蒙古包中春情洋溢,无可奈何中,萧氏便由隋天子的皇后变成了番王的爱妃 。时势至此,命运已经不能由她自己掌握,反正当初袁天纲就预言她命带桃花,在劫难逃,那也就只有听天由命吧!
后来,老番王死了,由颉利可汗继位,按突厥人的风俗,老番王的妻妾——义成公主与萧皇后姑嫂两人又被新任番玉接手 。虽说萧皇后要年长于义成公主,但由于她那卓卓迷人的风韵,颉利可汗更中情于她 。
十年后,也就是唐太宗贞观四年,唐朝大将李靖大破突厥,索回了萧皇后 。这时萧皇后已是四十八岁的半老徐娘了,而唐太宗李世民才三十三岁,但萧皇后入朝时,李世民见她云髻高耸,雾鬓低垂,腰似杨柳,脸似牡丹,美眸流盼,仪态万千,完全没有按年龄而应有的老态,比一般的少女又多一份独到的成熟果实般诱人的风韵,才华盖世的李世民不禁为之心旌摇曳;再加上萧氏饱经离乱而孕育出来的楚楚可怜的情态,更加令人由悯惜而生爱怜 。
顾不得年龄的悬殊,更不在乎外人的品评,大唐天子李世民在萧皇后身上体会到一种成熟女人的风韵,更感受到一种类似姐姐与小母亲般的温馨,使他为繁重国事所累的心得到抚慰 。这就样,萧皇后被唐太宗封为昭容,成了大唐天子的爱姬 。
李世民作皇帝后,为了避免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在宫中励精图治,崇尚俭节 。萧皇后来到宫中时,他破格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宴会来欢迎她,四处张挂着华丽的宫灯,歌舞姬们献上轻歌曼舞,桌上堆满山珍海味,唐太宗以为这种场面已够豪奢了,因此问身旁的萧昭容:“卿以为眼前场面与隋宫相比如何?” 。
其实,眼下这点排场距离隋宫的豪奢情形还差得远呢!隋宫夜宴时并不点灯,而在廊下悬挂一百二十颗直径数寸的夜明珠,再在殿前设火焰山数十座,焚烧檀香及香料,既可使殿中光耀如白昼,又有异香绕梁,如入仙境,每晚烧掉的檀香就有二百多车 。对此,萧昭容不便明说,只是平静地说道:“陛下乃开基立业的君王,何必要与亡国之君相比呢!”
唐太宗立即明白了她话中的含义,深为她的明晓事理和言语得体而折服,对她愈加敬重和疼爱了 。
萧皇后在唐宫中度过了十八年平静的岁月,六十七岁时嗑然而逝 。在她的一生中享尽了荣华富贵,但也历尽了沧桑桃花劫 。
皇后的职责是什么
皇后作为古代一种特殊的职业,其职责复杂.
首先,作为人她要教子,恪尽内人之责;
其次,她要以身作则,统率后宫,为皇帝处理好后院;
最后,作为第一夫人,母仪天下者,还要辅佐皇帝,把握好国事与家事之间的微妙平衡.
1.汉高祖皇后——吕雉
吕雉,今山东单县人 。汉高祖刘邦之妻,前205年,刘邦于彭城为项羽所败,吕雉被俘,直至前203年放还,逐渐参与政事 。前202年,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 。汉初年,吕雉助刘邦铲除韩彭等异姓王,巩固刘家江山 。前195年,刘邦因楚汉战争时的箭伤复发而死,刘盈继立为惠帝,尊吕雉为太后 。惠帝仁弱,由吕后掌权 。前188年,惠帝死,少帝继立,因少帝怨吕后杀其生母,故被吕后所杀,另立常山王为帝 。吕后先后掌政达十六年 。
吕后是个很有野心的女人,她当政时,大封诸吕,压制刘氏宗族 。并迫害了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及赵王如意 。其手段极其残忍 。个人生生活方面,他与辟阳侯审食其私通 。尽管吕后史无好评,但她确实可称得上是个政治家 。
2.汉和帝皇后——邓绥
邓绥,今河南人 。她是东汉名将邓禹的孙女 。她六岁开始读书,十二岁已通《诗经》《论语》等书 。家人戏称为“女诸生” 。
公元96年,邓绥入宫,时年十六岁 。因身材苗条,姿颜惊艳而得到和帝临幸,封为贵人 。后因巫蛊案发,阴皇后被废,立邓绥为皇后 。
公元105年,和帝死,殇帝刘隆出生百天即位,邓绥以皇太后临朝 。当时24岁,年青寡妇不便于大臣一起论事,遂起邓绥之兄邓骘为车骑将军 。殇帝在位9月而死 。邓太后立刘祜为安帝 。安帝时年13岁,仍由太后临朝 。
邓太后和吕后不同,她总体是遵汉朝法度的 。在位时禁外戚弄权 。并告诫其兄不得乱政 。但公元121年,邓太后死,时年41岁 。邓骘违背太后前言,弄权乱政,为安帝所败,自杀而死 。邓太后生前立两个小皇帝,都是为了便于“称制终身,号令自出” 。说明她还是有野心的 。
3.北魏文成帝皇后——冯氏
冯氏,今河北冀县人 。她是汉族人,其姑母是魏太武帝的昭仪,她入宫随姑母生活 。公元452年,拓跋浚继位为文成帝,冯氏被封为贵人,不久,立为皇后 。
公元465年,文成帝死,拓跋弘继位为献文帝,尊冯氏为皇太后 。时献文帝年12岁,丞相乙浑揽权,被冯太后设计诛杀 。从此,她开始临朝听政 。
冯太后锐意改革,与献文帝和政治分歧,417年,献文帝禅位,4岁的元宏继为孝文帝 。仍由冯太后执朝政 。她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使北魏强大起来 。冯太后生活也简朴,不好华饰 。但冯太后24岁守寡,不免有和男人私通的事,她还毒杀了献文帝,受到史家非议 。
总体说来,冯太后是个成功的政治家 。史称她“多智谋,能行大事”,“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
公元490年,冯太后死,谥曰:文明太皇太后 。史称“文明皇后” 。
4.辽景宗皇后——萧燕燕
萧燕燕,辽国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女儿 。公元969年,辽景宗即位,立萧燕燕为贵妃 。971年,她生了皇长子耶律隆绪,册立为皇后 。由于辽圣宗仁弱,即位后,辽国刑赏,政务,用兵等,一决于萧皇后 。公元983年,景宗死,耶律隆绪继为圣宗,年仅11岁,尊萧燕燕为承天太后,临朝执政 。
萧太后政治上重用汉人,加强统治力量;经济上推行赋税制,发展农业,保护商业,使辽国进一步封建化 。外交上拉拢西夏,对抗北宋 。宋太宗曾趁辽景宗之死征辽 。萧太后沉着不惊,击退宋军 。1004年,辽宋订立“澶渊之盟”,恢复和平关系 。从此,双方获得一百年的休养生息的机会 。
萧太后是辽国著名的政汉家,史称她“赏罚分明,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 。
1009年,承天太后死,时年57岁 。谥曰:睿智皇后 。
5.清太宗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清孝端文皇后的侄女 。1625年,她嫁给皇太极为妾 。1638年,皇太极称帝,立她为西宫庄妃,后来,她生了皇子福临(即顺治帝) 。
1643年,清太宗死,顺治继位,时年只有6岁 。尊她为皇太后,由多尔衮辅政,掌握实权 。太后与多尔衮暗地通奸,通过范文程出面,说多尔衮功高,宜尊为皇父,所以顺治尊他为皇父摄政王 。太后为了维护儿子的皇位,下嫁摄政王,打消他夺皇位的念头 。
1661年,顺治帝死,康熙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她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政治手腕也很厉害,虽然在太后位时不是大权独揽,但可以说是一个对清朝有贡献的太后 。
公元1688年,太后病死,时年75岁,谥曰:孝庄文皇后 。
6.清文宗皇后——叶赫那拉·兰儿
叶赫那拉·兰儿,满洲正黄旗人 。1851年,她以秀女选入皇宫,时年17岁 。那拉氏有艳色,能唱小曲 。因此得到咸丰皇帝临幸 。封为贵人 。1854年晋为懿妃,一年后,她生了皇子载淳,即后来的同治帝,因此晋封为懿贵妃 。
那拉氏在咸丰帝左右,常干预政事 。咸丰帝死于热河后,同治帝即位,她发动了祺祥政变,诛杀了顾命大臣肃顺,载垣,端华等 。开始垂帘听政 。同治帝死后,她又册立五岁的载恬为光绪帝,继续听政 。1881年,她毒死东宫太后,从此开始了她统治中国的漫长岁月 。
那拉氏是个狠毒的女人,也是个很懂政治时局的人 。她执政时,缴灭了义和团,戊戌变法等起义活动 。也签定了许多卖国的条约 。她实际上统治中国长达半个世纪 。
1908年,西太后死,时年74岁,谥曰:孝钦慈禧显皇后 。她死后的陪葬用了两亿两白银 。
以唐太宗的长孙皇后为例:
唐太宗任用贤臣,虚心纳谏,开创贞观盛世,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后是隋朝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母亲是隋朝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 。长孙皇后小时就喜欢读书,生长在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一整套正统的教育,形成了知书达礼、贤淑温柔、正直善良的品性 。长孙氏十三岁时便嫁给了当时太原留守李渊的次子、年方十七岁的李世民为妻 。她有时回到娘家,她舅舅高士廉看到有两丈高的马立在屋子后面,感到很害怕,便让算卦的人占卜,算卦的人为她测
生辰八字时就说她"坤载万物,德合无疆,履中居顺,贵不可言" 。
李世民少年有为,文武双全,十八岁时就单枪匹马突入敌人阵营之中,救出身陷重围的父亲;二十岁时便有王者之风,能折节下士,疏财广招天下豪杰;二十一岁随父亲李渊在太原起兵,亲率大军攻下隋都长安,使李渊登上天子宝座,成为大唐王朝的开国之主--唐高祖 。
李渊称帝后,封李世民为秦王,负责节制关东兵马,数年之内,李世民就挥兵扫平了中原一带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大唐统一大业;唐高祖因之加封他为天策上将,位置在其他诸王公之上 。在李世民征战南北期间,长孙王妃紧紧追随着丈夫四处奔波,为他照料生活起居,使李世民在繁忙的战事之余能得到一种清泉般温柔的抚慰,从而使他在作战中更加精神抖擞,所向无敌 。
李世民功勋卓著,李渊也曾想过立他为太子,可是上面却有长子建成,依照封建宗法制度,立太子一定要立嫡长子,李渊便立建成为太子,又觉得对李世民不起,便封他为天策府上将军,自己开府,设置官属,还拥有自己的兵将,并且允诺他和建成把国家分成两半,各自为帝 。正是这些紊乱的措施直接导致了后来的玄武门兵变 。
太子李建成看到李世民势力过大,已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便联合弟弟李元吉一同谋害李世民 。据历史记载,建成既昏庸又贪酒好色,还秽乱宫廷,不过这些话可信度不高,唐朝的史臣自然为李世民说好话,为他的弑兄自立找借口,便栽给建成种种罪名 。后代的史臣因为李世民的英明伟大,也都讳言此事 。但太子和亲王势均力敌情况必然会导致一场火并 。
长孙王妃孝顺高祖李渊,和各后妃的关系也很好,她还弥缝妯娌间的关系,希望借助妯娌间的密切关系缓和李世民兄弟间的紧张气氛 。可是她做的这些努力固定不会有结果 。在权势面前,亲情和道德便显得微不足道 。
李建成和李元吉屡次暗害李世民都没有得手,便采取釜底抽薪之策,依仗自己太子的地位,把秦王府中李世民的左右亲信和大将调出秦王府 。李世民看到自己有被架空的危险,而他的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心腹大将尉迟敬德等人连劝带逼,让他除掉太子和元吉 。李世民也明白除此别无他途,便召集将士,准备伏兵玄武门,趁太子和元吉入朝时杀掉 。当夜出发时,长孙王妃虽然不愿看到这种场面,但为丈夫着想,也只好赞成 。她亲自到军前,勉励将士,将士们越发感激发奋 。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兵变后,顺利除掉了太子和李元吉,受到兵变威胁的李渊只好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命令李世民掌管军国大事,实际上已经把权力交给了李世民 。一年过后,李渊以年事已高为由禅位给太子李世民,自己退居太上皇 。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 。
李世民称帝后,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应验了卜卦先生说她"坤载万物"的预言 。作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 。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象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力尽孝道 。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在历代都是极少有的 。当初隋文帝的独孤皇后虽然也曾把后宫治理得井然有序,但她靠的是专制的政策和手腕;而长孙皇后只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就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使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能专心致志料理军国大事,难怪唐太宗对她十分敬服呢!
长孙皇后生性简朴,即使当上皇后后,依然保持着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求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恰好为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因为长孙皇后的所作所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对她十分器重,回到后宫,常与她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鉴于历朝历代皇后干权乱政引起的恶劣后果,不愿意过问国家大事 。她对太宗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 。"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干脆不予回答 。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最为人称道的就是虚心纳谏一事 。唐太宗深受其益,因而也执行得尤为到家,他常对左右说:"人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须借助于明镜;君王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直言的谏臣 。"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 。魏征常对唐太宗的一些不当的行为和政策,直接了当地当面指出,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颇为敬畏,常称他是"忠谏之臣" 。但有时在一些小事上魏征也不放过,让唐太宗常觉得面子上过不去 。一次,唐大宗兴致突发,带了一大群护卫近臣,要到郊外狩猎 。正待出宫门时,迎面遇上了魏征,魏征问明了情况,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 。"唐太宗当时兴趣正浓,心想:"我一个富拥天下的堂堂天子,好不容易抽时间出去消遣一次,就是打些哺幼的禽兽又怎么样呢?"于是请魏征让到一旁,自己仍坚持这一次出游 。魏征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坚决拦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马气冲冲地返回宫中,左右的人见了都替魏征捏一把汗 。
唐太宗回宫后,一边脱衣服,一边怒气冲冲地骂道:"我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长孙皇后知道原由后,便回去穿上只有在祭祀宗庙等正式场合才穿的皇后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她这一举措弄得唐太宗满头雾水,不知她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因而吃惊地问:"何事如此慎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妾闻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见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 。"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的甚是在理,于是满天阴云随之而消,魏征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 。由此可见,长孙皇后不但气度宽宏,而且还有过人的机智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所生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日常用度 。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宫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紧凑 。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嘀咕,说什么"太子贵为未来君王,理应受天下之供养,然而现在用度捉襟见肘,一应器物都很寒酸" 。因而屡次要求增加费用 。但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贞观盛世的形成,与太宗和皇后力持节俭政策是分不开的,在这方面,长孙皇后为天下人作出了表率 。
长孙皇后还借鉴两汉时期外戚势力过大,危害国家的经验教训,坚持不让自己的亲族在朝中任高官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文武双全,早年即与李世民是至交,并辅佐李世民赢取天下,立下了卓卓功勋,本应位居高官,但因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处处避嫌,以免给别人留下话柄 。唐太宗原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霍光宗族覆灭,可作切骨教训 。万望圣明,不要以妾兄为宰相!"唐太宗却认为自己任命长孙无忌任宰相,是因为他的功勋与才干,和他的外戚地位无关,完全可以"任人不避亲疏,唯才是用" 。便硬是任命长孙无忌做了宰相 。长孙皇后暗地里派人告诉哥哥辞官,长孙无忌苦求辞官,不愿意位极人臣 。唐太宗无奈,只好让他作开府仪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理由是:"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下为私 。"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 。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虽仇不避,魏征是例子 。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 。"长孙无忌这才答应下来 。长孙皇后看到哥哥不慕权势,也很高兴 。
长孙皇后虽然以不重用娘家人为原则,也有例外的时候 。她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长孙安业,酗酒无赖,长孙皇后父亲死的时候,长孙皇后和哥哥长孙无忌还很小,安业竟然把兄妹两人撵回舅舅家,不让两人回家 。长孙皇后当上皇后后,并不记恨,反而求太宗照顾他 。太宗便任命安业为监门将军 。后来安业参与了刘德裕造反的事,太宗要杀安业 。长孙皇后在太宗面前叩头流泪为安业求情,她说:"安业的罪过当然该死,不在赦免之列 。可是天下人都知道他对我不好,陛下要杀他,众人还以为是我借陛下的手杀害自己的兄长,对陛下的名誉有损 。"太宗无奈,只得法外施恩,把安业免去死罪 。
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大女儿,最受太宗宠爱 。她要出嫁时,便向太宗撒娇提出,所配嫁妆要比永嘉公主加倍 。永嘉公主是唐太宗的姐姐,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出嫁,嫁妆因而比较简朴;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要求增添些嫁妆也不算过份 。太宗答应了,并命令有关部门按长乐公主的要求准备嫁妆 。魏征听说此事后,上朝时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 。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把他这番话回后宫后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却对此十分重视,她称赞道:"常闻陛下礼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言,实乃引礼义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 。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深意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陛下不可不从啊 。"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 。长孙皇后不仅是口头上称赞魏征,而且还派中使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 。"魏征得到长孙皇后的支持和鼓励,更加尽忠尽力,经常在朝廷上犯颜直谏,丝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 。也正因为有他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说到底,这中间实际上还有长孙皇后的一份功劳呢!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一天夜里出现了紧急状况,有人报告说侍卫中发生了兵变,太宗自己手持武器,出来巡视,长孙皇后害怕太宗遇到危险,自己挡在太宗面前 。虽然有惊无险,但她身体本来不好,受了惊吓,又感染风寒,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 。太子承乾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 。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众人听了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 。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罢 。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时间,终于在贞观十年盛暑中崩逝于立政殿,享年仅三十六岁 。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 。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心顺圣皇后" 。
跪求 如何用生辰八字给孩了取名字?
甲申庚午壬申庚子
木金金火水金金水
五行缺土
子午相冲小心婚姻
陈宥圻字五行火土土高评分
- 身上长红痣是什么原因:皇帝算命,相士你能活80岁,结果皇帝40岁就死了,临死前真准
- “八卦镜不用了怎么处理“开光后的八卦镜不用可贮存吗
- 年龄生肖计算器:中国有个小县城,算命先生看了一眼,预言将出现一大批皇帝贵族
- 华夏风水研究:在北京,谁知道北京皇家福地聚福堂请貔貅的地址,银联单上是华夏风水研究会。可是地图都搜不到。
- 算命说儿子聪明!年羹尧的儿子年熙为什么会被雍正皇帝过继给隆科多?
- 出轨之后带来的这4种结局 出轨后的婚姻
- 八字看以后的婚姻和运气真的可以算出来吗? | 时柱看另一半对你
- 八字看嫁小老公-八字看以后的婚姻和运气真的可以算出来吗?
- 米歇尔八字_电影里一个人物叫金吊桶,一个乞丐和皇上八字一样,那叫什么电影名??9?3
- 汽车号牌吉凶查询:崇祯皇帝找人测字,连写了三个,算命先生都说大明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