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读书是学不成周易的

我是学中文出身,出于习惯和爱好,对读书有本能的依赖 。读书在一般人看来是优点,但是在一些时候,也构成对一个人的局限 。尤其对学习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
术数学习中就是这样 。一方面,书是必不可少的,但另一方面,也读书也容易让人进去出不来 。徜徉于书本中,忘记自己要干什么,成了为读书而读书 。常常因消灭掉一本厚厚的易学书兴奋不易,回想起来甚至都有些不可思议,“这么难这么枯燥,我竟然坚持下来了!”读书本身带有的成就感作对一个读书人来说,就已经足够让人忘乎所以 。你是否可以想象,这样读书也是可以成瘾的 。
家里有亲戚知道我学周易,想让我测,我一般都拒绝 。一个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我借鉴中医不给自家人看病的观念 。另一个实话说,我总是自认为还不够火候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刀没磨好,我想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就没有这个自信 。为了找自信,我还是不自觉地继续看书 。这个时候,我一个有些算卦经验的亲戚扔给我一句话,说“我见人家也没看你这些书,照样算的嘎巴嘎巴的 。”
对哦,这是为什么呢?

死读书是学不成周易的

文章插图
我也经常去找我们这儿有名气的人算 。大部分的文化水平并不高 。这似乎也增加了他们的神秘色彩 。神明附体?开天眼?也许是把,但看上去跟正常人也没什么不同 。
自己没有通神的本事,大概只有读书自学 。然而看看自己,读了这么多书,依旧寥寥水平 。更要命的是,书看完一本,还有一本,没完没了 。而且读多了发现,书中内容,大量存在重复的情况 。一路走来,就整个书的量来说,新意简直少得可怜 。六壬尤其如此 。时间一长,不由得不让人郁闷 。
莱辛说,一本大书就是一桩大罪 。一本书,写的时间,与看的时间,几乎是可以划等号的 。书所绵延的时间,估计能超过我的预计寿命 。想到这里,我甚至有些脊背发凉 。
我想,勤奋是不会没有错的 。错的可能是用力的地方和方法 。于是我想起研究生时候用来批判西方哲学思维的庄子的一句话:吾生也有涯,其知也无涯 。以有涯求无涯,怠矣 。书对于我个人是无限的,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限求无限,糊涂啊 。想不到,用来批判别人的话到这里却用在了自己身上 。
就在这个时候,我的六壬导师在论坛里抛出了“挂照片”的说法 。瞬间我明确了六壬的艺术基因:死读书是不行的,六壬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一种类似艺术的创作 。知识是死的,人却不可以死 。六壬研习中,人自身的修养,是一个关键的关键 。
回想那些算的很准,门庭若市的人,个个都是气场非常强,非常自信 。断起来简单明了,单刀直入,一点不犹豫 。这不是书本能给的 。问他,他会说,看的多了,时间长了 。我想这也只是一面 。他们让我想起庖丁解牛、运斤成风这些典故 。熟练只是其一,另外,他们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一种艺术境界,一种无法言说的自然而然 。连他们自己都说不出为什么 。做的人自己是忘乎所以的,所谓“坐忘” 。
他们的坐忘,也许我还未必达到,不过说到坐忘,我想我还是可以揣摩的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有过这么一个例子,就是说你写字的时候,还会在意你的手怎么拿笔,手指怎么摆放,各个关节的弯曲程度,用多大的力吗?当然不会,你想只会想你写的内容而已 。如果你还惦记这些问题,一定用笔还不熟练 。熟练地写字,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坐忘”表现 。
试想那些大画家作画的时候,会在意每一笔我用的什么笔法吗?会回想我这一笔出自谁的指点吗?绝对不会 。在他们不过是拿起笔就画的事儿 。
【死读书是学不成周易的】这个坐忘,这种忘乎所以的自信,不是书能给的 。你可以说是不断锻炼、熟练而来 。但这也是一方面而已 。它可以是锻炼来,也可能是创作锻炼之外来,之后旁通过来的,也有可能根本就是天生的禀赋来的 。关键还是在于具体的个人 。书本是一些共同的东西,永远不可能代替人本身的活动 。“坐忘”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它是一种精神气度,一种修养,是需要人自己去“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