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的感觉没文化 | 为什么八字算命术、手相面相、风水不能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看面相能看出此人有无文化?
有丰富经验的人 , 基本可以看出来 。不过也不是绝对的 , 有人善于伪装 。有文化修养的人 , 眼神比较有“深度” 。
前两天上了一个点津文化面相培训课!其中叫邓共荣的大师讲的特别好 , 非常准 。各位大神 , 学面相难么?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天分 , 其实学面相不难 。
为什么会有夫妻相这一说?两个人在一起久了真的会越来越像对方吗?
前听说夫妻相这一说 , 好像吻亲多了 , 什么元素互相交换 , 所以两个人会越来 , 真不真实我也知道 。
我们经常看到共同生活多年的夫妻 , 在眉目神色间显得神似 , 我们就说他们有“夫妻相” 。
我觉得夫妻相 , 主要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久了 , 一个人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另一个人说话办事的脸部表情和动作 , 慢慢的潜移默化 , 两个人就很像了 。
像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 , 已经摸清了对方的“套路”说话方式 , 生活习惯 , 慢慢的自己也就会感染了 , 才会越来越象吧 。
可能我现在的年纪还小 , 我还没发现特别有夫妻相的情侣 , 不过我的父母我感觉一点也不像啊 , 很疑惑 , 我觉得这个还是值得推敲的 。

为什么八字算命术、手相面相、风水不能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小的时候学政治书上说这些都是封建迷信 , 是不提倡要打压的 , 所以不能变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跪求保罗·艾克曼《心理学家的面相术:解读情绪的密码》、《解密脸部 , 从脸部线索识别情绪的指导》、《说
学家的面相术:解读情绪的密码
第一章 跨越文化的情绪
这本书涵盖我过去四十年对情绪的研究 , 我相信有助於改善人的情感生活 。我写的内容大部分根据自己的科学实验 , 或是其他研究情绪的科学家 。我自己的研究专长是发展专门技术 , 以解读和测量情绪的脸部表情 , 在这个前提下 , 我能看见陌生人、朋友和家人脸上细微到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忽略的差别 , 藉此我学到许多事情 , 因为个人时间有限 , 有些还没有得到实验的证明 。当我所写的内容只是根据自己的观察时 , 会加入下述之类的话 , 「我观察到」、「我相信」、「我觉得似乎是…」 。如果我写的内容是根据科学实验 , 则会在书末的附录具体注明相关的研究 。
本书的内容大部分和我对跨文化脸部表情的研究有关 , 我对心理学的整体看法(特别是关於情绪的部分) , 因为出现新证据而彻底改变 。这些发现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美国、日本、巴西、阿根廷、印尼和前苏联 , 我因此发展出自己对情绪本质的看法 。
我在一九五○年代末期开始做研究时 , 对脸部表情并没有兴趣 , 当时引起我兴趣的是手部动作 。我为手部动作分类的方法 , 可以分辨忧郁的病人属於精神官能症还是精神病 , 并显示病人接受治疗后进步的情形1 。到一九六○年代初期 , 还没有发展出任何工具 , 可以直接精确地测量忧郁的病人复杂而快速变化的脸部动作 。我不知道该如何进行 , 所以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 。二十五年后 , 我发展出一种测量脸部动作的工具 , 於是重新观看那些病人的记录影片 , 找出重要的发现 , 我会在第五章讨论 。
机缘下 , 发现新大陆
若非两次幸运的机缘 , 我不会在一九六五年把研究焦点转到脸部表情和情绪 。先是国防部研究计划推展局出乎意料之外拨给我一笔经费 , 用来研究跨文化的非口语行为 。我并没有主动申请这笔经费 , 而是因为一桩丑闻(一项研究计划被用来掩饰镇暴活动) , 使得一项重要的研究被取消 , 而该项计划的预算必须在那个会计年度用於某个没有争议的海外研究 , 而我恰好走进必须消化这笔预算的人的办公室 , 他的妻子是泰国人 , 对彼此非口语沟通的差异感到惊讶 , 希望我找出非口语沟通中 , 什么是普世皆然的 , 而什么又是有文化差异的 。我起初很不情愿 , 却又不想回避这个挑战 。
计划之初 , 我相信表情和姿势都是从社交学来的 , 具有文化差异 。我一开始徵询意见的人 , 也都抱持相同的看法 , 包括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葛瑞格利.贝特森(Gregory Bateson)、艾德华.霍尔(Edward Hall)、雷.博怀斯特尔(Ray Birdwhistell)和查理斯.欧斯古德(Charles Osgood) 。达尔文(Charles Darwin)曾提出不同的看法 , 但我深信他是错的 , 没有详细阅读他的著作 。
第二件幸运的机缘是见到席尔旺.汤金斯 , 他刚写完两本关於情绪的书 , 主张脸部表情是与生俱来的 , 不同种族有共通性 , 可是缺少支持的证据 。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同时把非语言行为的文章交给同一本期刊(他的文章是关於脸部的研究 , 我的文章是身体动作的研究)2 , 我恐怕不会阅读他的书 , 也不会认识他 。
我对席尔旺想法的深度和广度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 但我认为他的想法可能是错的 , 就像达尔文一样 。我很高兴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论据 , 不是只有一百年前的达尔文才反对米德、贝特森、博怀斯特尔和霍尔 , 表示这个议题还有讨论的空间 。在著名科学家和前辈政治家之间有不同的说法 , 年方三十的我竟然有机会又有经费尝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表情是普世共通的吗?还是像语言一样 , 在各个文化中有独特的表现?我难以抵抗这个诱惑!虽然我不在意谁对谁错 , 但心里并不认为席尔旺是正确的 。【原注1】(【原注1】研究结果和我的预期刚好相反 , 这样很好 , 行为科学的研究结果如果违反科学家的预期 , 反而更加可靠 。大部分科学领域的情形刚好相反 , 如果结果和事前的预期相同的话 , 比较受人相信 , 因为偏见或错误的可能性会一再受到科学家重覆实验的传统所检证 , 以确定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不幸的是 , 这个传统并不存在行为科学界 , 实验很少被自己或别的科学家重覆检证 。少了这种屏障 , 行为科学家比较容易在不知不觉中 , 找出自己想要的结果 。)
我在第一个研究中 , 向五种不同文化的人(智利、阿根廷、巴西、日本和美国)展示照片 , 请他们判断各个脸部表情所显示的情绪 , 不同文化的人对大部分情绪都有共识 , 表示脸部表情可能是普世共通的3 。另一位曾向席尔旺请益的心理学家卡罗.以撒德(Carrol Izard) , 对不同文化的人进行相同的实验 , 并得到相同的结果4 。席尔旺并没有让我们知道对方的存在 , 当我们知道并不是只有自己在做这项工作时 , 原本心怀不满 , 但就科学而言 , 有两组独立的研究者得到相同的结果 , 是比较好的 。看来达尔文是正确的 。
但有一个问题:虽然发现不同文化的人对脸部表情流露的情绪有共识 ,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聪明的人抱持相反的看法呢?并不是只有旅游者才认为日本、中国或其他文化中人的表情 , 具有非常不同的意义 。玛格丽特.米德的门生博怀斯特尔是倍受尊重的人类学家 , 专精於表情和姿势的研究 , 在著作中谈到许多文化中的人会在不高兴时微笑 , 所以不接受达尔文的看法5 。博怀斯特尔的主张符合文化人类学和大部分心理学的主流观点:任何在社交上重要的事 , 比如情绪的表达 , 都必然是学习的产物 , 所以在各个文化中是不同的 。
我提出「表露的规则」【译注】(【译注】display rules , 在动物学中译为「展示的规则」 , 但译者认为在本文译为「表露的规则」较贴切) , 以解释我的研究发现和博怀斯特尔的观察之间有何差异 。我认为表露的规则是在社交中学来的 , 常常有文化差异 , 这些与表情有关的规则 , 会说明某人可以向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表现某种情绪 ,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公开的运动竞赛中 , 输家不会表现心里的难过和失望 。表露的规则具体呈现於父母的告诫:「不要得意忘形」 。这些规则会支配真实感受的情绪表达 , 或是减轻 , 或是夸大 , 或是完全隐藏 , 或是加以掩饰 。6
我用一系列研究检验这个构想 , 结果显示日本人和美国人在独处时 , 看见手术和意外事件的影片时 , 会表现相同的脸部表情 , 可是当科学家和他们一起观看影片时 , 日本人比美国人更会以微笑来掩饰负面的表情 。在独处时会表现与生俱来的表情 , 在公开的场合则会控制表情7 。由於人类学家和大部分旅游者都是观察公开的行为 , 所以得到与我不同的结果 。相反地 , 具有象徵意义的姿势 , 比如点头称是、摇头拒绝、一切顺利的姿势 , 其实是有文化特性的8 。就这一点而言 , 博怀斯特尔、米德和大部分其他行为科学家都是正确的 , 可是他们对情绪的脸部表情的看法 , 却是错误的 。
我当时没有看出这种观点有一个漏洞 , 想尽办法反驳我研究结果的人也没有发现(比如博怀斯特尔和米德) 。这个漏洞就是我们研究的对象可能从电影和电视中的卓别林与约翰.韦恩学得西方世界脸部表情的意义;来自媒体的学习 , 或是接触其他文化的人 , 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同文化的人对我展示的白种人图片的情绪有相同的看法 。我需要未受视觉干扰的文化 , 生活其中的人没有看过电影、电视、杂志 , 很少见过外来者 , 甚至不曾看过 。如果他们对我展示的图片所代表的情绪 , 和前述受试者有相同看法的话 , 我才能证明自己的论点 。
表情可有地域之别
带我进入石器时代文化的人是神经学家卡列顿.葛吉谢克(Carleton Gajdusek) , 他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与世隔绝的高地工作了十几年 , 试图找出一种名为「库鲁病」(kuru)的原因 , 这种病杀死了新几内亚某个文化中半数的人 , 当地人相信是巫术造成的 。我抵达时 , 葛吉谢克已经知道这种病是一种慢性病毒造成的 , 这种病毒会在出现症状前 , 在人体内蛰伏多年(爱滋病毒也是这类病毒) , 但还不知道这种病毒如何传染 。(后来知道是经由食人的习俗传染 , 当地人并不吃敌人 , 死於战斗的敌人其实比较健康 。他们只吃死亡的朋友 , 而这些人多半死於库鲁病 。他们没有经过烹煮就食用 , 使疾病很容易散布 。几年后 , 葛吉谢克因为发现慢性病毒 , 获得诺贝尔奖 。)
幸运的是 , 葛吉谢克知道石器时代的文明不久就会消失 , 所以录下十几万尺的影片 , 记录两种文化的日常生活 。他自己不曾看过这些影片 , 因为光是看一次就要花费大约六周的时间 。
他很高兴有人基於科学的理由想检视影片 , 乐於借我 。我和同事卫理.弗瑞生(Wally Friesen)花了六个月仔细检视影片 。影片包括两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 , 可以说明情绪的脸部表情具有共通性 。首先 , 完全找不到我们所不熟悉的表情 , 如果脸部表情是学习而得的 , 与世隔绝的人就应该表现出新奇的表情 , 可是影片中没有我们不曾见过的表情 。
但我们熟悉的表情也可能表示截然不同的情绪 , 虽然影片并没有显示每一个表情的前因后果 , 可是当看得出前因后果时 , 都能证实我们的解释 。如果同样的表情在各个文化代表不同的情绪 , 不熟悉此文化的外来者就无法正确解读他们的表情 。
我试著想像博怀斯特尔和米德会怎么反驳我的主张 , 他们可能说:「没有新的表情并没有关系 , 你看见的表情其实有不同的意义 。你猜对意思是因为当地社会背景向你透露出迹象 , 你并未看见一个没有前因后果和当时背景的表情 , 如果有的话 , 你一定猜不到那个表情的意义 。」为了解决这个漏洞 , 我们把席尔旺从东岸请来我的实验室 , 和我们共度一周 。
在他抵达之前 , 我们先剪接影片 , 使他只能看见脸部特写镜头下的表情 , 却不知道当时的社交背景 。席尔旺的解读完全无误 , 他虽然没有看见社交背景 , 但对表情都提出正确的解释 , 他甚至能精确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出判断 。卫理和我虽然能了解每一个表情所传递的情绪讯息 , 却只是根据直觉来判断 , 除了微笑以外 , 通常无法具体精确地说出脸部传递的讯息 。席尔旺却能走到萤幕前 , 准确指出哪一个特定的肌肉动作代表该种情绪 。
我们还请他对两种文化提出整体的印象 , 他说其种一个似乎非常友善 , 另一个则容易爆发愤怒 , 如果没有达到偏执程度的话 , 也非常多疑 , 而且有同性恋的情形 。他所说的是安加文化(Anga) , 他的描述符合葛吉谢克的说法 , 这个文化会不断攻击试图建立官方机构的澳洲官员 , 邻族都知道他们极度多疑 , 男性在婚前都过著同性恋的生活 。几年后 , 生态学家伊瑞纳斯.艾伯-亚贝费特(Irenaus Eibl-Eibesfeldt)试图与他们共处 , 结果却不得不逃走以保住性命 。
之后 , 我决定投入脸部表情的研究 , 去新几内亚找出证据 , 支持我已知道是正确的事:至少某些脸部表情的情绪是有共通性的 。我要找出测量脸部动作的客观方法 , 让每一个科学家都能客观认识席尔旺敏锐看出的脸部动作 。
看相片说故事
一九六七年 , 我前往东南高地研究福尔人 , 他们住在海拔两千多公尺的小村庄 。我不会说当地方言 , 但靠著几位在传教士办的学校学过简单英语的小男孩帮忙 , 可以把英语译成福尔语 , 再把福尔语译成英语 。我带著几幅脸部表情的照片 , 大部分是原先研究已开发文化时 , 席尔旺给我的照片(第九页的附图是其中三张) 。因为担心他们无法判读白种人的表情 , 我还带了几张从记录片选出的福尔人照片 。我甚至担心他们可能因为以前没见过照片 , 而完全无法了解照片是什么东西 。曾有几位人类学家宣称 , 没有见过照片的人 , 必须经过学习才能看懂照片 。不过福尔人没有这种问题 , 也不认为福尔人和美国人的照片有什么不同 。问题在於我该怎么要求他们回应 。
福尔人没有文字 , 所以无法要他们从清单中选出符合照片情绪的字 。如果我念出关於情绪的字 , 又担心他们记不住 , 念出来的顺序也可能影响他们的选择 。於是我请他们把每一种脸部表情编成一个故事:「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 照片中的人显现这种表情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 之后又发生什么事 。」可是没有用 , 我不知道问题出在翻译的过程 , 还是他们根本不懂我想要听什么 , 也可能是他们不了解我为什么要他们这么做 , 也说不定福尔人只是不愿意向陌生人说故事 。
我花了很多时间才得到我要的故事 , 但每次会谈都弄得我和他们筋疲力竭 。我猜我的要求对他们并不容易 , 可是仍不缺自愿者 , 他们有强烈的动机来看照片:我给每一位帮助我的人一块肥皂或一包香菸 。他们没有肥皂 , 所以肥皂很重要;他们自己会种菸草 , 用烟斗来吸 , 可是比较喜欢我带来的香烟 。
他们的故事大多符合照片中的情绪 , 例如 , 看到一张已开发文化会判断为哀伤的照片 , 他们大多会说这个人的小孩死了 。棘手的是 , 在说故事的过程中 , 要证明不同的故事都符合一个特别的情绪 , 并不容易 。我知道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 , 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
我还录下许多自发的表情 , 例如邻村的人见到朋友时愉快的样子 。我会安排一些情境来诱发情绪 。我录下两个男人玩乐器的声音 , 拍到他们第一次从录音机听到自己的声音和音乐时的惊讶和喜悦 。我还用橡皮刀戳一位小男孩 , 拍下他和朋友的反应 , 他们觉得我在开玩笑 。(我还算聪明 , 没有拿这个把戏用在成年男子身上 。)这些片段的影片不足以成为我的证据 , 因为抱持相反看法的人 , 可以辩称我只是选择出现共通表情的少数场合 。
几个月后 , 我离开新几内亚 , 心中并没有不舍 , 因为我渴望与人谈话 , 在那里没有人可以和我聊天 , 我也渴望吃点不一样的东西 , 我先前误以为自己会喜欢当地的食物 , 结果不然 , 我对芋头和芦荀已经感到厌烦 。那是我一生最刺激的一次冒险 , 可是我仍担心自己并没有找出确切的证据 。我知道福尔文化不久就会受到外界影响 , 而世上其他像福尔文化一样孤立的文化已经不多了 。
返乡后 , 我偶然发现心理学家约翰.戴胥尔(John Dashiel)在一九三○年代用来研究小小孩如何解读脸部表情的方法 , 太小的孩子还不会阅读 , 无法从许多字中做选择 , 戴胥尔并没有要他们编故事(像我在新几内亚所用的方法) , 他的方法比较好 , 向小孩读一个故事 , 然后请小孩从许多照片中选出一张符合故事的照片 , 我也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我重温新几内亚人编的故事 , 选出最常用来代表各种情绪的故事 , 这些故事很简单:「他的朋友来访 , 他很快乐;他很生气 , 快要吵起来了;他的小孩死了 , 非常伤心;他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 或是看到很难闻的东西;他看见新奇而出乎意料之外的东西 。」
但最常用来描述害怕的故事有个问题 , 原来的故事是一只野猪造成的危险 , 为了避免有人想成惊讶或生气 , 我必须修改成:「他独自坐在家中 , 村庄空无一人 , 家里没有刀子、斧头或弓箭 , 一只野猪突然站在门口 , 他非常害怕地看著野猪 , 野猪在门口站了几分钟 , 不肯离开 , 他害怕野猪会来咬他 。」
我安排几组照片 , 每组三张(下图为其中一例) , 请他们听完故事后从一组照片中选出一张 , 只需要指出照片即可 。我做了好几组照片 , 以避免重复出现同一张照片时 , 他们会用消去法来选择:「喔 , 这张照片是小孩死掉时的照片 , 那张是准备吵架时的照片 , 答案当然是剩下的那一张 。」
一九六八年底 , 我带著故事和照片回到新几内亚 , 还多了一组同仁帮忙收集资料9 , 以及许多罐头食品 。我们的再度来临引起轰动 , 因为除了葛吉谢克和他的摄影师理查.苏连生(Richard Sorenson)(他在前一年帮了我很多忙) , 很少有外地人来访 , 更少有人会重游此地 。我们去了几个村庄 , 当他们知道这次的要求很简单 , 各地的人就自动前来 , 他们喜欢这个工作 , 也很高兴能拿到肥皂和香烟 。
我非常小心 , 确定团队里的人不会在无意中透露出正确的照片是哪一张 , 照片裱贴在纸上 , 背后有编号 , 只有从后面才看得见号码 。展示照片的人不知道配合各个表情的照片编号是几号 , 负责记下答案的人也不知道前面的照片是什么 。读完故事后 , 受试者指出照片 , 由一位工作人员写下那张照片的编号【原注2】 。(【原注2】虽然我们非常谨慎 , 可是有一位坚持表情是学习而来、不是天生的人 , 却在十五年后说我们可能以某种方式暗示受试者应该选哪一张照片 , 他没有指出我们怎么透露答案 , 只是认定我们一定有透露 , 只因坚持表情必然有文化差异 , 就认定我们泄露答案 。)
不出几个星期 , 我们已测试三百多人 , 占了该文化百分之三的人口 , 足够进行统计分析 。快乐、生气、嫌恶和哀伤的结果都非常明确 , 害怕和惊讶则无法区分 , 很多人听了害怕的故事后 , 会把惊讶的相片当成害怕的表情 , 同样地 , 听了惊讶的故事后 , 常常选出害怕的相片 。可是 , 害怕和惊讶都不会与生气、嫌恶、伤心和快乐混淆 。直到今天 , 我还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无法区分害怕和惊讶 , 问题可能出在故事 , 或是这两种情绪在这些人的生活中常常交织在一起 , 无法区分 。在已开发的文化中 , 害怕和惊讶是可分辨的 。10
在所有受试者中 , 除了二十三个人 , 其余都没有看过电影、电视或相片 , 也不会说英语 , 不曾住过任何西方殖民地或城镇 , 更没有为白种人工作过 。这二十三个例外的人都看过电影、会说英语 , 曾就读传教士办的学校一年以上 。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外界的受试者 , 和这些少数例外的人 , 在判断情绪时 , 并没有差别 , 男性和女性之间也没有差别 。
我们又做了一个受试者觉得很难的实验 , 由当地会说英语的人读一个故事 , 请受试者假设自己是故事的主角 , 然后表现出故事中人可能有的表情 。我录下九个人的反应 , 他们都没有参与前述实验 , 然后把未经剪接的录影带放给美国大学生看 , 如果表情有文化差异 , 这些大学生就无法正确解读他们的表情 , 可是不然 , 他们能正确区分各个情绪 , 只是无法分辨害怕和惊讶 , 就像新几内亚人一样 。在此列出新几内亚人摆出四种情绪的照片 。
算命为什么准 , 是迷信还是科学?
算命一直是我认为的科的迷信 。你说它不准吧 , 他其实也挺准的 , 但是你就是看不到它的科学依据 。总是会觉得他神乎其神的 , 像是江湖骗子 。
但其实 , 根据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有关的一些著作 , 真正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人 , 其实也可以算出一些东西的 。毕竟这个社会实在不断的循环的 , 当然 , 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 。
最让我觉得惊奇的就是 , 我们班上有一个女生 , 她和我是同月同日生 , 相差只隔1年 。我们两个人的脾气是真的特别的像 , 有很多的观点非常的一致 , 但是表面上的性格不太像 。
这个现象让我认为 , 算命先生在算命的时候 , 每次都会问别人的生辰 。不是没有道理的 , 一个人的出生时间是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 , 以及他的很多方面 。
但是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性 , 算命算得上是一个简单的预测 , 但并不是他说什么 , 你以后就一定会是什么 。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 大家不相信算命 。这个算命也不太可能发展起来 , 而且现在的算命越来越商业化 。大多都是往好的方面说 , 好像随便夸一夸就能赚钱 。
我不是唯物主义者 ,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 , 所以我认为算命并不是迷信 , 虽然他也算不上真正的科学 。
【为什么人的感觉没文化 | 为什么八字算命术、手相面相、风水不能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如果要把它归类的话 , 我认为它是属于一种文化 。世界有无限的可能性 , 我们要努力地接受和适应文化的无限可能性 。



为什么文化越高的人面相越好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