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和苍术十分相近的中药,被古人同称为“二术”,是补脾益气的良药( 二 )


3.胎动不安 。 本品能健脾益气 , 脾健气旺 , 胎儿得养而自安 。 用以治疗妇女妊娠 , 牌虚气弱 , 生化无缘 , 胎动不安之症 。 若气虚兼内热者 , 当与黄苓同用 。 如《妇科玉尺》之安胎丸 , 具有益气清热以安胎 。 若气血亏虚 , 胎动不安 , 甚或堕胎 , 滑胎者 , 常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同用 , 以益气养血安胎 。 如《景岳全书)》之泰山磐石散、固胎煎等 。
4.自汗、盗汗 。 白术补脾胃 , 实肌腰 , 固表止汗 , 为补气固表之良药 。 对表虚自汗、单用即有效 。 如《千金方》之白术散 , 治疗自汗不止 。 对于表虚 , 卫阳不固而恶风自汗者 , 常与黄芪、防风同用 。 如《月溪心法》之玉屏风散 , 具有益气固表 , 止汗御风之效 。
5.治骨刺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白术项记载:牙齿日长 , 渐至难食 , 名溢病 。 白术煎汤 , 漱服取效 , 即愈也 。 “髓溢病” , 相似现今“骨质增生”病 。 这是李时珍第一次用中药治疗骨刺病的记载 。

药论与类药比较
苍术、白术均能燥湿健脾 , 但白术苦而质润 , 补多于散 , 长于补脾益气 , 止汗、固表、安胎 。 苍术性辛烈燥散有余 , 而补养之力不足 , 长于运脾燥湿祛风发汗之作用强于白术 。 若脾虚湿固 , 苔腻中满 , 欲补运兼施者 , 则二者同用 , 称“二术” 。 所以:脾弱之虚证多用白术 , 湿盛之实证多用苍术;止汗安胎用白术 , 发汗散邪用苍术 。 故前人有:白术用于“卑监之土” , 苍术用于“教之土”之语 。 (卑监:低洼不足 , 偏虚之意 。 教阜:高出来的土堆 , 指土运太过 , 多余的 , 偏实的 。 详见《素问五常政大沦》)
白术与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等均为补气药 。 然白术善补脾土之气 , 不善补肺气之力 。 中医理论认为 , 肺(气)属金 , 喜凉润而恶温噪 , 温燥之性易伤肺津 。 白术性温燥 , 尤其是苍术 , 为肺所恶 。 而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等补气药为脾、肺双补之品 , 既能够补益脾脏之气 , 又善补肺气 。 但是为何在很多本草文献中又云:“白术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之称 。 中医药理论认为 , 白术性温 , 味苦、甘 , 属温燥之品 , 入脾、胃径 , 为中州之土药 。 脾土喜温燥 , 故白术能够适合脾脏的病理性质特点 , 既能补气健脾 , 又能有效地消除脾气虚 , 脾失健运所致之湿浊内停等情形 , 这是其他补气药所不及 。 白术是一味独特的补气药 , 其固表止汗、安胎、燥湿利水等均与其补脾气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