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和苍术十分相近的中药,被古人同称为“二术”,是补脾益气的良药

白术|和苍术十分相近的中药,被古人同称为“二术”,是补脾益气的良药

文章图片

白术|和苍术十分相近的中药,被古人同称为“二术”,是补脾益气的良药

白术一菊科 。 白术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 。 菊科苍术属植物全世界8种 , 我国产5种 , 其中苍术4种 , 白术一种 。 《中国药典》收载白术 , 即为本品 。 在张仲景《伤寒论)方中开始使用白术以来 , 自今有2000多年一直延续至今基原品种一直未变 。
白术一药 ,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 而白术一名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 。 亦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 , 张仲景开始应用白术 。 古代本草文献中苍术、白术不分 , 统称为“术” 。 又因苍术、白术来源同科同属植物 , 古人在论述其功用时 , 两者皆可 。 传统中医认为其性味、功能有别:苍术辛苦温 , 性烈 , 为运脾要药 , 功能芳香化浊 , 燥湿止痛;白术辛苦甘温 , 性缓 , 为补脾要药 , 功能健脾燥湿 , 固表出汗 。 在实际临床应用上 , 由脾虚而生湿者用白术 , 因湿盛而发生脾虚者则用苍术 。 以病证之虚实而言:虚者用白术 , 实者用苍术 。 临证处审慎之 。

基原: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 。
别名:术、于术、冬术、浙术、贡术、山姜、山精、削术、山养、山连等 。
【白术|和苍术十分相近的中药,被古人同称为“二术”,是补脾益气的良药】性味归经:性温 , 味苦、甘 。 归牌、胃经 。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 , 湿利水 , 止汗 , 安胎 。 治疗牌胃虚弱 , 不思饮食 , 神倦乏力 , 虚脱 , 大便溏薄;水饮内停 , 痰饮眩晕 , 水肿 , 黄疸 , 湿痹 , 肢体酸痛 , 小便不利 , 头晕 , 气虚自汗 , 胎气不安等
1.利尿作用 。 白术煎剂和流浸膏均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 , 并能促进钠的排除 , 它不影响垂体后叶素的抗利尿作用 , 而是通过减少电解质的再吸收和氨的排除 , 提高PH值产生利尿 。
2.抗癌作用 。 白术挥发油、苍术酮、白术内酯B能抑制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腹水型及人109食管癌 , 可使细胞脱落 , 核固缩 , 染色质浓缩 , 细胞不分裂或分裂少 。 白术挥发油能增强癌细胞的抗原性及抗体的特异性主动免疫 。 目前广泛用于肝硬化腹水及癌症病人 。
3.抗胃溃疡 。 白术对胃肠道系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 白术挥发油、丙酮提取物和苍术酮能抑制大鼠应激性胃溃疡 。
4.保肝作用 。 白术煎剂口服对小鼠因四氧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 可减少肝细胞变性坏死 , 促进肝的增长 , 使升高谷丙转氨酶下降 , 防止肝糖原的减少 , 促进脱氧核糖核酸的恢复 。 苍术酮能显著抑制CCl4 , 所致过氧化脂质的生成 , 此抗氧化作用在其抑制CC肝损害的效果上起重要作用 。

现代应用
1.补脾益气 。 白术甘温入脾留经 , 能益脾胃之清阳 , 苦燥能燥化脾之寒湿 , 有良好的补气健牌作用;既能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而以助运化功能 , 又能止呕止泻 。 用于脾胃气虚 , 运化失常引起的气短倦息 , 面色菱黄 , 食少腹胀 , 饮食不化等症 , 单用本品即可见效 。 如《本草纲目》白术膏 。
2.脾虚湿盛 , 痰饮水肿 , 泄泻、带下 。 “牌为尘痰之源” , 脾虚水湿停滞 , 聚为内尘痰饮 。 白术气芳香烈 , 补气健脾绝其源 , 燥湿利气开其流 , 故为治痰饮水肿之良药 。 治脾阳不足 , 痰饮内盛 , 眩晕心悸 , 胸肋支满 , 咳而气短者 , 常配伍茯苓、肉桂、甘草健牌利湿 , 温化痰饮 。 如《金匮要略》之茯菱桂术甘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