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如何开光 怎么样给佛珠开光

佛珠如何开光
佛珠 。。。的确是用来数念佛数的,并不有开光之意,开光貌似是道教传至佛教的 。
开光
百科名片
开光有多种,一般分为佛教开光、道教开光、阴阳师开光、堂口开光等,常见的为佛教开光和道教开光 。开光和加持实际是有区别的,现在统一叫开光,是一种混淆和随波逐流的说法 。开光是特指佛像或神像的开光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的佛像或神像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 。使其具有特别的灵力 。
起源
“开光”的正式启用来自道教,开光即为道教科仪之一 。佛教本来没有开光,但佛教有佛像加持的仪式,跟开光类似 。流传到现,就都统一叫开光了 。佛教的开光仪轨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 。从宗教意义上讲,吉祥物在未开光前,如同世间的芸芸众生一样,真正的灵光被无明尘垢所污染,而不能激发出真实的能量 。开光就是修行者与道心相应,与宇宙中的强大能量相合,以自身的修行力、愿力、咒力祈请诸佛菩萨、护法龙天加持,荡涤掉开光物品自性中的尘垢,激发其原有的能量内涵,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
佛珠
百科名片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 。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 。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
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 。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 。菩提子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 。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 。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
所以说,您觉得,这佛珠是不是你自己就能了?当然,不放心的话,可以给他们 。
佛珠需要开光吗 怎么给佛珠开光
拿给别人看,就是开光哈
如何自己给佛珠开光?
常拿着佛珠念佛就是开光
佛珠怎么开光
开光是加持法物的仪式,需要戒律清净之人而为,也有仪轨,有咒语 。
平常如果没有修持,是开不了光的,建议给戒行清净之僧而为 。
佛珠怎么开光
因为佛珠本身就是佛具有能量的物品 。所以无所谓开光与不开光,它都有一定的作用的 。开光的佛珠只是在于精神的满足和需求,所以更让人信服而已 。开光的佛珠一般都具有保平安的作用,有时,还能够起到辟邪作用,所以这就是开光的佛珠很受大家的喜欢的原因了吧 。把开光佛珠送给家人和朋友,都是一番心意,想让家人朋友平安幸福 。所以看到寺庙里那么多的开光过的佛珠出售,不是迷信,有时候就是为了一种心理安慰,这样以来,这是开光佛珠的真正价值所在了 。很多人在请购佛珠时,都会问这个问题:你的佛珠是不是开光的?我要开光的佛珠,来保佑我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开光,开光就是按照一定的仪轨,高僧大德或者有修为的人为佛珠、佛像等物品,诵经、持咒、观想等,使这些物品具有一定的灵力,从而让佩戴者获得趋吉避凶的效果 。因为趋吉避凶、吉祥如意,是每一个人的向往,所以,基本上大家都希望自己请购的这类物品是开过光的 。但稍微具备分析能力的人,都可以发现这个命题是有问题的,可以用反证法:如果这一命题是正确的,那很多坏人一定会请一大堆的开光佛珠来,请最大的方丈来开光 。但事实是这个坏人可能很快就出事了 。请了开光佛珠、开光佛像或者什么开光法器的人,很多时候也并没有趋吉避凶 。那这个是怎么回事呢?古往今来,真正的高僧大德说到开光时,都说:我们哪有资格给佛像、给法器开光呢?但为什么还要开光,什么开光典礼、法物开光,他们的回答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个是做个样子给人看的 。因为一般的人有这种盲从的心理,这个样子做出以后,请购的人、佩戴的人,心就安了,遇到事时,就会好一些,就会坦然一些,镇定一些 。窍门就出来了,真正起作用的就是这个心境——坦然、镇定 。比如说身体健康,很多慢性病包括癌症,除了正常的医学治疗外,有一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情绪、精神状态 。如果癌症患者情绪稳定、坦然、不急不燥,有信心,积极做一些配合的工作,那他的抵抗力、免疫力就会大大提高 。治疗效果就会比情绪低落、遇事激动的人,会好很多 。再比如说办事、处理问题,你气定神安,专注从容,那你的办事效率、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比其他的人,提高很多 。人际关系也是一样的,一个情绪好的人、心态好的人,一般更愿意关注别人,聆听别人,比烦燥的人,比情绪低落或者狂妄的人,更受欢迎,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所以,趋吉避凶是自己的心境、自己的能力导致的,不是开光佛珠或者佛像带来的 。但是,这么一说,佛珠佛像是不是无所谓了呢?不是,恰恰相反,非常重要 。因为它们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戴上佛珠,看到佛像,我们就要提醒自己,心态要圆融,不急不燥,不卑不亢,坦然镇定 。特别是对于信佛的人或者对佛教有一些了解的人来说,戴着佛珠,看到佛像,就会觉得佛菩萨就在身边,那就不能放纵自己的不良心理和不良情绪,要及时调整,调整到佛菩萨教导的那样:真诚、柔和、专注、精进 。能经常保持这种健康的心境,那真的是可以趋吉避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