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转变观念,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转变观念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 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且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
2、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实现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也要教育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根据现代教育学的观点 , 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是“教师与课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本——交互作用的结果” 。教学和课程是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对话性的,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传递知识,而且还具有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意义 。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这样才能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 。在学习中 , 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
3、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不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必须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这也就是说学生要学到扎实的知识,首先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 ,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而学生的参与意识绝不是与生俱来的 , 这就需要教师精心的培养 。
4、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所必备的各种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因此,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注意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素质,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 。在这些能力中,自学能力是关键的,它关系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成败 。除此之外 , 还应该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 。
5、要培养自我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调整自己学习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动机,做自主学习的主人 。
6、要指导学生主动确定学习目的,制订具体的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 。
7、要培养自我识别能力 。如指导学生通过章节测验、学业考试了解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个性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风格,找到最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 。
8、要培养自我选择能力 。教育学生要善于选择学习工具 , 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学习内容,灵活选择学习材料,如要学会在网上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
9、要培养自我组织规划能力 。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因此,学生科学、合理地自我组织、制订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
10、要培养自我培养能力 。教育学生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 不仅要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 , 提高对知识的思维和运用能力 。要加强自律能力的培养,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行为、情感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
11、要培养自我监控能力 , 即培养学生控制整个自我学习过程:识别—规划—管理—评价—修改的能力 。在学习中要尝试自我识别、自我组织、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要学会自我评价 ,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进度和方法 , 积极探索构建适合自己特点、最佳的自主学习模式的能力 。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2、要培养协作学习能力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 , 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互动 。